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年初一,拜年啦,拜年啦

大年初一,拜年啦,拜年啦

對於過年的印象,我記憶最深的還是十幾歲的時候。

除夕要守歲,無論睡得多晚,第二天都要早早起來,名曰「起五更(jing)」。大人們先起來煮餃子——餃子是三十下午就包好了的,初一整天都要吃餃子,只是那餃子都是素餡兒的,對一個愛吃肉的孩子來說頗為遺憾。

大年初一早晨的餃子都是家裡的爸爸們煮,是為了給圍著鍋台轉了一年的媽媽們放一個小小的假。

這邊爸爸煮著餃子,那邊媽媽就開始督促孩子們起床。我常常是還在做著夢就被媽媽叫醒,不過還是會很高興,因為感受到了濃濃的年的氛圍——外邊鞭炮聲已經響成一片;還因為終於可以穿過年的新衣;更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了。

起床,洗漱,看爸爸和弟弟們放鞭炮,又胡亂地吃幾個餃子,就到了初一的重頭戲——拜年。

奶奶的屋裡已經掃得乾乾淨淨,柜子上擺著祖宗牌位——這是昨天「請」回來的。牌位前面的地上鋪著麻袋片,是給跪拜的人的膝蓋準備的。

奶奶吃過飯就會坐在炕頭上,爸爸、媽媽和兩個弟弟依次給她老人家磕頭拜年。那時候是真的磕頭,雙膝跪地,額頭觸地,真正的五體投地啊。雖然奶奶會說:「別磕了,起來吧。」可是卻並不用手加以阻攔,因為接受兒孫的跪拜,是作為一個家庭的長輩必有的權利和尊嚴。

未出嫁的女孩不用拜年,這是規矩。雖然這個規矩可能有點重男輕女,但我還是頗感滿意,那時候覺得磕頭是件不太高級的事情。

女孩子雖然不用跪拜,但紅包還是會給的。等都拜完了,奶奶就會拿出自己準備的壓歲錢來,那錢用手帕包著,我和弟弟們屏著呼吸,看奶奶一層層打開手帕,露出三張嶄新的大團結——那時候幾毛錢就可以買一本小人書,對一個孩子來說十元錢無疑是一筆巨款啊——奶奶把那三張大鈔分給我和弟弟。我小心翼翼的把鈔票放進自己新衣服的口袋中,這可是我以後幾個月的零花錢啊。

家裡的事忙清了,接著就可以打開大門,迎接村裡的親戚本家來拜年了。爸爸媽媽和兩個弟弟這時候也走出家門,去親朋和鄉鄰家拜年,家裡只剩下我和奶奶。

奶奶讓我把地上的麻袋片鋪整齊,她依然端坐在炕頭,旁邊擺上盛滿花生、瓜子和糖果的盤子。我就守在她旁邊,看同族的男人、女人和男孩子們三三兩兩地進門來,跪在麻袋片上先給祖宗牌位磕頭,邊磕邊說:"給老爺老奶奶們磕頭」,然後扭過身來再給奶奶磕。奶奶依然邊說「別磕了」,邊坦然接受著。

過年拜年這一儀式,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會說是陋習。那時候卻是大年初一不可或缺的一項活動,人們通過拜年表達對長輩的尊敬,利用拜年的機會把一年中難得走動的同族親戚之情又連續起來,有的趁此機會帶過門不久的新媳婦認識認識鄉里鄉親,還有的是帶著剛懂事的孩子,告訴他們都有哪些長輩。

依舊黑暗迷濛的大街上拜年的人們絡繹不絕,互相之間打著招呼,相約著拜完年去誰家打撲克。大家都開開心心地說笑著,喜悅充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和心頭。

等年拜完了,奶奶確信再沒人來的時候,她就會去找隔壁的二奶奶拉家長。我也就解放了,跑出去找夥伴玩。我們那條街道上只有兩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女孩子——英子和小慧。

我們三個在家裡嗑會瓜子,沒意思了就走到大街上。這時已是晨光微露,街道上到處是鞭炮的碎屑以及三十晚上「請」家裡祖先時燒的紙錢和稻草的灰燼。拜完年的人們都找地方打撲克或聊天去了,大街上到有點冷冷清清的。天氣依然很冷,我們三個女孩從街的這頭走到那頭,又從那頭走到這頭。偶爾走過一個大人來會說:「你們三個丫頭不冷嗎?」

我們冷啊,可是我們都不想回家去,寧願在街上溜達。看見幾個流鼻涕的小男孩在又叫又笑地摔響炮,十二三歲的我們便慨嘆:「還是小孩兒有的玩,咱們大了過年就沒意思了。」心裡就覺得有些失落。然後我們又暢想未來,想像二十一世紀會是什麼樣子,說著說著就又很興奮,忽然英子說:「到了2000年,我們就二十多了。」二十多歲,那得多老啊!我們又都沉默起來,一步步的走下去,走在冷清的大年初一早晨的街頭。一步步走下去,走向自己迷茫又充滿希望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緣起緣滅《牡丹亭》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