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90後小美女用嘉興土話編了首歌,太好聽了!

這個90後小美女用嘉興土話編了首歌,太好聽了!

來源:大潮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五六歲的時候,還是一個普遍沒有空調的年代,每到夏天的時候,總會在自家院子裡面乘涼,記憶中的夏夜,星空是那麼遼闊和純澈。仰望天空的時候,奶奶會拿著她那把扇了多年的蒲扇輕輕搖晃......

《乘風涼》這一首歌是用咱們海寧土話——「黃灣話」唱的,當你點開音樂,你的耳邊就會吹起夏日的涼風~

乘風涼

 乘風涼

潮人語 

00:00/02:09

乘風涼

鬥鬥雞 貓貓來

咯咯飛去

……

夏天公乘風涼

搬隻小秧凳

蒲扇輕輕扇

奶奶有牢我身塰邊

天要黑出來

星星儕要蹔出來

伸出脰頸望牢天上看看

數數看

一顆 兩顆

三顆 四顆 五顆

六顆 七顆

八顆 九顆 一百顆

風啊輕輕吹

吹到小人心窩裡

教我唱隻歌曲唱到

外婆橋

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

外婆叫我好寶寶

夏天公乘風涼

搬只小秧凳

蒲扇輕輕扇

奶奶有牢我身塰邊

天老早黑唻

星星月亮蹔出來

一弗小心已經

睏著唻

————————————

方言辭彙註解

[儕]全。

[蹔]跑。

[望牢]專註地望。

————————————

【參與人員】

詞·曲:徐雨娃

編曲:陳熙元

錄音:海寧明鑫音樂工作室

混音:海寧明鑫音樂工作室

小夥伴們聽到這樣的歌曲,是不是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那年夏天,我們會搬個小凳子坐在屋外,奶奶則在一旁搖著那把年代已久的蒲扇,和我們講著許多有趣的故事……

一次啟發

這首《乘風涼》的作者是來自海寧黃灣的徐雨娃,她告訴大潮君,她從小就喜歡唱歌,在她高三的時候,開始自學寫歌,後來,在上大學的時候,徐雨娃又學了吉他彈唱。

△ 徐雨娃

就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一次機緣巧合,徐雨娃在網上聽到了一首吳語歌曲《湯包呀湯包》,她覺得挺有意思的,也正是這樣,她認識了《湯包呀湯包》的作者陳熙元,當時陳熙元還在北京上學,兩人就通過網路交流音樂。

陳熙元目前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大二的學生,今年21歲,學的是金融專業,但是他還有個愛好,那就是研究吳語,通俗地說,就是海寧方言。他說,因為小時候不太會說土話,所以在書店看到《海寧方言志》就去翻了翻,於是對吳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漸漸深入吳語的同時,他發現,很多人開始放棄說吳語,甚至,有些孩子們只會說普通話了.....

這是我的鄉音 也是海寧的文化

陳熙元還說,他在北京上學的時候,接觸到的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遠在他鄉的陳熙元,對於家鄉海寧就更加思念了。他說:「海寧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特別是海寧方言,凝聚著海寧人民祖祖輩輩積澱下來的生活智慧、情感以及思維方式,這是我的鄉音,也是海寧的文化。」

我們要把海寧話「唱」出來

也正是如此,陳熙元的心中逐漸醞釀出了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可以通過歌曲的形式,把咱們海寧方言再次推廣起來?於是就有了那首《湯包呀湯包》......

同時徐雨娃也是受到了陳熙元的影響,在2016年1月份的時候,創作了《乘風涼》這首歌,這也是徐雨娃創作的的第一首海寧方言歌曲。

一開始徐雨娃是用吉他伴奏的,陳熙元聽了以後就對徐雨娃說:「你把譜子發過來,我給你做個伴奏吧。」於是就有了現在這一版本的《乘風涼》。

△ 徐雨娃

徐雨娃說,音樂對於她來說,一直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業餘愛好。用海寧方言創作歌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她以後還會用海寧方言創作更多的歌曲,並且融入新的元素,讓創作更加富有活力。

徐雨娃和陳熙元都是咱們土生土長的嘉興海寧人,現在其實很多的90後,00後,10後都已經不怎麼會說海寧話了,當大潮君接觸這兩個年輕人的時候,其實挺驚訝的,不過很希望咱們海寧有越來越多的徐雨娃和陳熙元,把咱們的海寧方言傳承下去,細細品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興人物 的精彩文章:

30多年前的嘉興老照片,看到第5張眼眶就濕潤了…

TAG:嘉興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