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脾氣,發乎本能,止於教養,對親近的人,請溫柔一些

脾氣,發乎本能,止於教養,對親近的人,請溫柔一些

GIF

脾氣,發乎本能,止於教養。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就是善待身邊最親近的人。

此文共勉。

1

昨晚,周圍環境有些空曠凌然,暖黃色的路燈下一女孩兒行色匆匆,不見其人卻聞其聲,清晰地聽到一個男孩兒聲嘶力竭的聲音:「別生我氣了,別生氣了,別再生我氣了。」無疑是兩人吵架了。

無論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可以肯定的,至少有一人沒有管住脾氣。

我們往往都是這樣,把最好的教養展現給陌生人,即使耐心被耗盡,也不會聲嘶力竭沖對方大吼大叫,但對最親近的人,失去了所有耐心和教養,我們心知肚明,他們愛我,即使我對其大吵大叫,他也不會離我而去。

我們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從不偽裝,也不掩藏自己的情緒,但卻傷害了他們的情緒;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我們會展示自己最柔軟的一面,但也毫不留情地傷害了他們柔軟的心。

不知何時,有多少人打著你是我「最親近的人」的名義,肆無忌憚的傷害對方,變本加厲,還以為是理所當然。

你能傷害的人,都是疼愛你的人。

2

楊瀾曾經問過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連這位一向儒雅的哲學家也說:這個錯誤,我也常常犯。

平常在外面要裝作彬彬有禮,不這樣做容易吃不了兜著走。而回到家裡,家人成為宣洩的渠道太方便了,不用擔責不必避諱,很少副作用。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邊人。

那些能一直忍受我們脾氣的人,才是真正愛我們的人。這樣的人都不善待,我們還應該善待誰呢?如果我們淪落到要讓家人難堪來獲得滿足,那麼我們就是一個大寫的弱者了。

有句話說:你永遠只能傷害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3

元旦佳節前後流行性感冒侵襲全城,圈兒里的朋友歡聚一堂,辭舊迎新,數著倒計時敲響了新一年的鐘聲!

朋友圈旅行照片盡顯雲凈天空,悠然享受與大自然的親密融合,好像已經釋放了這一年累積下來的所有壓力。

我獨自躺在病床上,仰頭看著點點滴落的液體,一種強烈的思緒湧上心頭,我最親近的人啊。

元旦那天媽媽打來了視頻電話,再怎麼掩飾都沒能逃過她的火眼金睛,內心壓抑了很久的委屈一瞬間迸發出來,「我生病好幾天了,沒人疼沒人管,再說了,我出門在外你什麼時候管過我現在的生活?」

相反地,在公司,領導一句突然的關心反而會覺得心頭一暖。

許久,終於明白,我們對待越是親密的人要求越是苛刻,期望值就會越高,那些變態非變態的要求都來源於我們對他們的意想,當他們的表現沒有達到幻想的標準,我們便會失望,會憤怒,會歇斯底里。

" 你永遠只能傷害你愛的和愛你的人。 " 這是個真理,但說起來還是會覺得有些悲涼。

學會愛人首先就應該去愛最親近的人,學會尊重體諒也應該最先尊重體諒身邊的人。

要想不失去,愛的天平上索取和給予總要一樣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認知——從我的壞脾氣談起
要想少生病,就要脾胃健,這有科學道理嗎?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