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驢子過不去的臨濟義玄禪師

和驢子過不去的臨濟義玄禪師

新年伊始。

這次說的是臨濟義玄禪師,唐朝禪師。

要想說臨濟有多牛,並不是因為其創立了臨濟宗,而是關於他的思想。尤其,為何臨濟和驢過不去呢?

驢是次要的,只是標題黨,重點是臨濟大師的思想。對此,先看看後世的評價:

明代凈土宗高僧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說「先德(大慧宗杲)有言『臨濟若不出家,必作渠魁,如孫權曹操之屬』。曷為乎以臨濟擬孫曹也?蓋擬智,非擬德也!袁紹謂生子當如孫仲謀,而孔明亦言,曹操用兵,彷彿孫吳,智可知矣!使其不以此智外役,而以此智內旋,舉平生神機妙算,盡抵在般若上,則於道何有。又古雲『悉達若不出家。必作轉輪聖王』。此兼智兼德之論也!大小殊而其意一也!」

這是明朝高僧蓮池大師對臨濟的評價,意思是說,臨濟若不出家,靠他的才智當個曹操一樣的梟雄是綽綽有餘的。

再看隔壁日本,在日本,臨濟和王陽明一樣,都是日本人佛教界乃至思想界著重崇拜與學習的偶像。

柳田聖山在《臨濟的說法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意義》中說「在中國佛教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臨濟義玄和他的禪是最為傑出的。」也說「臨濟義玄的歷史地位在於他最具有人間性,這一點遠遠超過他作為臨濟禪祖師的地位。」

鈴木大拙在《禪學隨筆》中說「臨濟是中國唐朝最偉大的一位禪師。」

哲學家西田幾多郎說:「所有的書都燒掉,只要留下兩本書我就滿足了,一本是《臨濟錄》,另一本就是《嘆異抄》。」

而印度人奧修(坦克君很討厭這個人)在《奧修喜歡的書》中說「臨濟是把禪的花朵從中國帶到日本去的那個人。他把禪的精神傳到日語當中,而且不但傳到了語言中,還傳入了文化、花道、詩歌、園藝與傢俱擺設。一個人、僅僅一個人,就改變了整個國家的生活方式。」

名人點贊說完了,那麼臨濟為何得到這個評價呢?在坦克君看來,臨濟作為佛教高僧,可以從浩瀚的三藏十二部經,無限的法門,理論,實踐中提煉出最核心的教義,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以心印心的教義。

柳田聖山是這樣理解臨濟的,「臨濟義玄禪的特色,大體上是在野的自由人的佛教,因而是徹底裸的宗教,是極其普通人的人生理想問題。乍一看,這種說法似乎很離奇,其實臨濟說的無依道人也好、無位真人也好,歸根到底是自由人。」 「佛性並不是說在理論上有成佛的可能性,佛性既不是人人皆可成佛的精神因素,也不是潛在人體中如魂之類的實體,而是說有血肉之軀的人即是佛性。這與其說是佛性,不如說是佛。這樣的佛性不是被作為真理或原理的本體,而是生活於現實世界裡的佛。至少臨濟是這樣理解佛的。」

這樣的理論是建構在這樣的一種基礎上,即所謂的佛性,並不是抽象的內涵或存在,而是現實世界中一切的存在。

比如在《達摩血脈論》中就有提到:「若離眾生性,別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處?即眾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

沒錯,經歷了無數修鍊與學習後,最後的結論就是你就是佛,你是起點,也是終點,區別就在於你敢信不敢信,敢不敢承擔(這個下文會闡述)。

但是這樣的觀點也是驚世駭俗的,甚至是帶有革命性的,單純從結論上看,彼岸的尼采叔叔是肯定要點贊的。

那麼為何臨濟的觀點是「驚世駭俗」呢?這主要體現在臨濟禪師的罵(喝)上面,臨濟精彩的地方就在於其向偽佛法的開懟。

坦克君一向反對死捧後世對古人觀點的各種解讀與假設,因為一旦有了這些,則真正的觀點則如兌了水的酒一般無味。

所以,對臨濟的思想,坦克君盡量做到述而不作,看看原文是怎麼記載的。禪宗典籍中記載臨濟言論的很多,比如《人天眼目》,《祖堂集》,《傳燈錄》等等,為避免爭議,現選擇被收錄於《續藏經》中的宣和本《臨濟錄》為主。

現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臨濟錄》中臨濟祖師的本來面目。

首先看臨濟是怎麼懟修行人的。

師又云:「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無常無事,屙屎送尿,著依(衣)吃飯,困來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你諸方言道『有修有證』,莫錯!設有修得者,皆是生死業。你言六度萬行齊修。』我見皆是造業。看經看教亦造業。」

「有一般瞎禿子,飽吃飯了,便坐禪、觀行,把捉念漏。你若著心看靜,舉心外照,徹心內澄,凝心入定,如是之流,皆是造作。」

常侍一日訪師,同師於僧堂前看,乃問:「這一堂僧還看經么?」

師云:「不看經。」

侍云:「還學禪么?」

師云:「不學禪。」

侍云:「經又不看,禪又不學,畢竟作個什麼?」

師云:「總教伊成佛作祖去。」

侍云:「金屑雖貴,落眼成翳。又作么生?」

師云:「將為你是個俗漢。」

Look, 在臨濟這裡完全顛覆了人類對佛教的認識,畢竟大部分人認為佛教就是該「修行」的,念佛啊,打坐啊,布施啊,放生啊等等,而這一切在臨濟這裡完全淪為了擺設。其實坦克君想說,坐禪看靜本來就是禪宗北宗倡導的,而慧能的南宗根本上是不提倡的,當代的禪宗,則更是體現出了神秀的北宗的為代表的現象。為何臨濟這樣呢?立意點只有一個,就是眾生皆是佛。佛不修行,佛不求佛。

下面繼續看臨濟大師是怎麼懟神通的

「大德!且要平常,莫作模樣。有一般不識好惡禿奴,便即見神、見鬼,指東、劃西,好晴、好雨,如是之流,盡須抵債,向閻老前吞熱鐵丸有日。好人家男女,被這一般野狐精魅所著,便即捏怪、瞎屢生,索飯錢有日在。」

「道流。真佛無形,真法無相。你與么幻化上頭作模作樣?設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並不是真佛。是外道見解。」

「夫如真學道人,並不取佛,不取菩薩羅漢,不取三界殊勝,迥然獨脫,不與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諸佛現前,無一念心喜。三塗地獄頓現,無一念心怖。緣何如此?我見諸法空相,變即有,不變即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以夢幻空花,何勞把捉?」

這裡臨濟將各種修行人的「境界」和「特異功能」等等也納入了打擊範圍之內,因為有的人就執迷於這些東西,比如禪定中看到什麼菩薩了啊,做夢時夢到什麼仙人了啊等等,在臨濟看來,這些都是夢幻泡影,唯心所現,沒啥了不起的,離真正的真理還還太遠。真正的是什麼,就是「十方諸佛現前,無一念心喜。三塗地獄頓現,無一念心怖。」 實現終極的自信與自由。

當然,作為驚世駭俗,懟同行也是必須的。且看:

「今時學者,總不識法。猶如精鼻羊,逢著物安在口裡。奴郎不辯、賓主不分。如是之流,邪心入道,鬧處即入,不得名為『真出家人』,正是『真俗家人』。

「道流!你取這一般老師口裡語,為『是真道、是善知識、不思議。我是凡夫心,不敢測度他老宿』。瞎履(驢)生!你一生只作這個見解,辜負這一雙眼。冷噤噤地,如凍凌上驢駒相似。"

『我不敢毀善知識,怕生口業』。「道流!夫『大善知識』,始取毀佛毀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罵辱諸小兒,向逆順中覓人。

「有一般禿比丘,向學人道:『佛是究竟,於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果滿,方始成道』。道流。你若道『佛是究竟』。緣什麼八十年後,向拘屍羅城,雙林樹間,側卧而死去?佛今何在?明知與我生死不別。

有一般不識好惡禿奴,向教中取意度商量,成於句義。如把屎塊子向口裡含了,吐過與別人。猶如俗人打傳口令相似,一生虛過也。道『我出家』,被他問著佛法,便即杜口無詞,眼似漆突口如檐。如此之類,逢彌勒出世,移置他方世界,寄地獄受苦。

除了這段外,其實可以看到臨濟祖師是經常「不經意」間諷刺其同行的,比如將不懂佛法的出家人描述為俗家人,打擊一問三不知講不出佛法或做復讀機的出家人,鼓勵弟子要有自己的想法並大膽的說出來,不要太重視那些老朽等等。當然,臨濟用的最多的還是禿奴,禿驢,瞎比丘,凍驢等等的辭彙,簡單痛快。

但是有意思的地方是,臨濟祖師似乎很喜歡用驢來做比喻。

不過,連續懟不是目的,懟的目的是強調弟子不要有凡聖之別,要有自信,有大丈夫氣,有作佛的勇氣和承擔。從而將人這一主體置於萬法頂端的無上的位置上。且看:

「道流!只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的路,如山僧指示人處。只要你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遲疑。」

「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你若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地,徇一切境轉,被他萬境回換,不得自由。」

「你若能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祖師不別。你欲得識佛祖么?只你面前聽法底是。學人信不及,便向外馳求。設求得者,皆是文字勝相,終不得他佛祖意。莫錯!諸禪德,此時不遇,萬劫千生,輪迴三界,徇好境掇去,驢頭肚裡生。」

「道流!你只今聽法者,便能去處自由。約山僧見處,勿(無)嫌底法;你若愛聖憎凡,將受縛於聖凡之境。有一般學人,向五台山裡求殊,早錯了了。五台無文殊。」「你若識文殊么?只你目前用處,始終不異,處處不疑,此個是『活文殊』。」

自古先輩,到處人不信,被遞出始知是貴。若到處人盡肯,堪作什麼?所以獅子一吼,野犴腦裂。」

你一念心,只向空拳指上生溶解,根境法中虛捏怪,自輕而退屈,言:『我是凡夫,他是聖人』。禿屢(驢)生,有甚死急?披他獅子皮,卻作野犴鳴。

總之,臨濟祖師的立意就是號召大家要敢於承擔自己是佛這樣的一個本質,在臨濟看來,為何佛教陰柔風盛,缺乏大丈夫氣,缺乏剛猛凌厲之風,完全陷在利己主義的形式化宗教化得修行中了,與社會割裂開,就是在於眾生不自信,不敢去承擔自己本來是佛的本質,也缺乏這樣的認識。

但是,是可以理解的。雖然結論如此,但畢竟我們都在時刻經歷著生老病死愛別離貪嗔痴,對待這些東西,怎麼可能去承擔眾生是佛的本質呢?對待那無數個為什麼,又怎麼能自我麻醉去承擔這樣一個沉澱的真理呢?

所以,關鍵還是回到為什麼上來。這個為什麼很關鍵,搞清楚了會加強對真理的認知,除了學習經典外,也希望之前坦克君的文章可以助君一二。

臨濟禪師將示滅時,對眾人道:「吾滅後,不得滅卻正法眼藏。」這時,三聖慧然禪師說:「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臨濟禪師便問:「以後有人問,你向他道甚麼?」三聖禪師便喝。臨濟禪師道:「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言訖,端坐而逝。

度娘了「瞎驢」,佛教解釋為:「最愚蠢的人」。也不知道誰註解的。

其實,關於《臨濟錄》中到底有多少頭驢,坦克君沒有去統計,不然則又是一頭瞎驢。

新年快樂

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有趣的人是如何煉成的?
戀愛慢慢變成了生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