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淡然面對他人的評價

淡然面對他人的評價

用沉默的力量與高尚的德行來對待他人的毀謗

——季羨林

好譽而惡毀,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古代豁達的先賢一直倡導毀譽置之度外、寵辱皆不驚心。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天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皆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在老子眼裡,寵辱觀從始至終都不存在,因而無須驚心。

古人說:「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讚譽和詆毀總是想伴而生的。當一個人取得很高榮譽的時候,也就逐漸地走向了公眾視野,得到很多人的關注。這個時候,有人會讚譽你的功績,也會有一些不明真相或者帶著某種目的去詆毀他的聲名。

成就大事者,需要一種寵辱不驚的淡然來面對來自外界的不同聲音。讚譽也好,詆毀也罷,都要坦然接受,微微一笑,接受所有對自己的評價,沿著自己選好的道路,繼續前行。若是因為別人的讚譽和詆毀陷入煩惱,搖擺不定,所謂的成就就也會被別人的聲音淹沒。

在誹謗與讚譽中,只有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將自己一生的活動進行下去。在歷史上曾經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的人,不僅在接受這我們這些現代人的評價,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也曾遭受過各種各樣的非議。但是他們頂受住了誹謗的壓力,也接受了各種讚譽。

就像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她冒天下之大不韙登上了皇位,這種「驚世駭俗」的舉動自然掀起了軒然大波。但武則天無動於衷,但武則天無動於衷,無論是別人對她稱頌,還是對她誹謗,她都擱置一旁,依舊在皇帝的位置上行駛著自己的權力,這種博大的胸襟,使她成成功的應對了政治生涯里的種種危機,直到死去,留下了一個無字碑,讓後人去評術的功過。

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就是一個不避毀譽的人,他曾經說:「天下不足懼,祖宗不足法,聖賢不足師。」

王安石當政時期,為了改變宋朝積貧積弱的情況,主持變法運動。他的變法運動的到了皇帝的支持,和一部分有革新思想的人的堅決擁護。

王安石的變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些從中得到利益的人,包括宋神宗都歲他十分讚賞。

但是,他的變法運動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由於用人不當,在執行過程中也對老百姓造成了一定的傷害,遭到了來自太后以及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大臣的堅決抵制。

倔強的王安石在這冰火兩重天中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誓死將變法運動進行到底,但是支持他的宋神宗很快死去,失去了堅強後盾的王安石不得不退出了政治舞台。

我們暫且不論王安石的變法運動究竟有沒有起到作用。僅僅王安石的這種堅持,這種讚譽和詆毀中始終不動搖的精神就是值得後人學習的。

莊子曾經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毀之而不加沮。」真正有修養的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對他讚譽有加,他也不會自傲;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詆毀他,他也不會沮喪。這種毀譽不驚的修養,是人生的極高境界。只有毀譽不驚才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個信念不動搖。

孔子賢人子路「聞過則喜」,意思是子路聽到別人的指責仍然感到歡喜,子路的謙虛美德被傳為美談。

每個人都有朋友,也會有「非友」。友,難免有譽;非友,難免有毀。若是毀譽的有理,從中獲益,那完全可以將這種毀譽置之度內,做到「聞過則喜」便不難了。

有位修行很高的禪師白隱,無論別人怎樣評價他,他從不加以爭辯,每次都只是淡淡的說一句:「就是這樣嗎?」

在白隱禪師所住的寺廟旁,住著一家三口,女兒年方二八,長得如出水芙蓉上門提親的人不少,老兩口都不滿意,變一一回絕了。無意間,夫婦兩無意間發現沒有結婚的女兒懷孕了。這種見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異常!在父母的一再逼問下,她終於吞吞吐吐的說出了「白隱」二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找白隱理論,但這位大師仍不知否,只若無其事的回答道:「就是這樣嗎?」

孩子生下來後,就被送給白隱。

此時,她的名譽已掃地,但他並不意味然,只是非常細心的照顧孩子。他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雖不免橫遭白眼,就是冷嘲熱諷,他總是處之泰然,彷彿他是受託養別人的孩子一樣。

時隔一年後,這位沒有結婚的女子終於不忍心再期滿下去了,她老老實實的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街北的一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將她帶到白隱那裡,向白隱道歉,請他原諒,並將孩子帶回。

白隱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時候,輕聲的說:「就是這樣嗎?」彷彿不曾發生過什麼事;即使有,也只有微風吹過耳畔,轉瞬即逝!

白隱禪師的泰然處之是因為將別人的評價完全置之度外了嗎?從他那一句發人深省的「就是這樣嗎」之中,我們不難看出禪師心中泛起的波瀾。他將人生的冷嘲熱諷放在心上並非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感化。

大千世界,人各有異。由於個人的稟賦不同、遺傳基因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好惡觀等,都會千差萬別。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個人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若能以自己的德行來感化他人,就是更高的境界。

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我們就必然接受旁人的評價,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譽,而不希望聽到別人的詆毀。然而,各種名譽的好壞,是別人的看法,並不受我們的控制。即使我們使我們自己感覺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一樣會有人說我們不好。

古語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聲名儘管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但是對於別人的評價,無論是讚譽,還是詆毀,我們都不必放在心上。因為出自別人口中的評價,並不一定是最真實的評價,只須淡然面對,而不必去過多在意。只要我們自己無愧於心,便可一路行走,寵辱不驚,坦然自適。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須授權)

圖片來源:網路 責任編輯:凡若清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若清韻 的精彩文章:

哲思 夢想照亮生活
你不夠成功,是因為你失敗的還不夠

TAG:凡若清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