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無極限,做不到,便無真切活著的理由

人無極限,做不到,便無真切活著的理由

多年後,我也會說:幾年前的一天,我胸間隱約架起一道色彩淺淡的彩虹。儘管那不是戀情也不是愛情,但隨著歲月的推移,那道彩虹明顯增加了色彩的濃度。迄今為止,我一次也不曾讓它在眼前消失。

(一)

2017年末,買了房,知道了羽生結弦的存在。此外,並沒有哪件事撥動了我的心。買房,因一個事實——我的寫作需要相對平靜安穩的心理狀態,不為生活瑣事煩憂——而成為一件不得不做且要儘早完成的計劃。雖然房子不大,好在環境清幽,位置便利——到徐家匯步行半小時,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就好,現在的我僅僅能維持體面地生活,再不能要求更高一層了。

至於羽生,他大概給了我儘可能有價值地活著的勇氣。

其實嚴格來說,我絕不是拼上性命在做這件事,卻是以健康(並非節食之類,而是在腳上未愈的情況下陡然增加運動量,致使損傷至今未愈)為代價,但我並不後悔,也沒有絲毫恐懼。我知道自己必須要在1.3那天展開行動,決不能等待腳傷痊癒後再開始。又不是肌腱、韌帶發炎,只是表層的筋膜發炎,導致我不能跳躍、跑步,僅此而已。

1.10這天早上五點,當我開始靠在床頭敲字時,眼淚肆虐。因為這一天,是我堅持執行05:00——21:00作息表的第八天——已經度過習慣養成的周期的1/4個。昨晚(記不得這段是哪天寫的了),我在近兩年中第一次生出對未來的憧憬,覺得是未來是充滿無限可能性的,並且發現自己是有執行力的。這世間能夠引起我共鳴的有生命的人事幾乎為零。要知道,歸於無形的事物並不能如活生生的一般令人感到震撼,而對我們更不利的是,他們——因死亡而經典——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令我們對攀登心生恐懼。因此羽生君,作為現世中第一個令我感受到心靈震動的人,有著比促使我一切向他看齊更加瘋狂的意義——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令我重生。

抑鬱實則是不太光彩的一件事,令人慶幸地是我未曾在文字中偽裝,甚至欺騙自己。首先面對,其次承認,我認為是對待一切問題的根本,因此在這裡說出,也絲毫不覺得難堪或者恐懼。(或許正是這種無所謂令我的心理一直處於遊離狀態之中)

23歲,第一次有了偶像,是個與我同歲的少年,甚至因此覺得自己還年輕。實在不知該如何感謝你,讓我在40天瘦了13斤,那種吃得愈多,卻愈瘦的快感,與肉體的疼痛感相交融的一月。其實庸才與天才不過是第二名與第一名的差距,只要對自己足夠狠心。

是羽生令我重溫了六年前有過的「一切皆可為」的自信與野心,產生逼迫自己挑戰身體極限的毅力。自然,人有選擇個人生活態度與方式的自由,只不過管理身材,克服對食物與懶惰的欲求是相對容易做到的一項。我想自律與剋制,才是造成人與人之間不同的根本因素。

我很久不看朋友圈了,偶爾發些與羽生有關的,也沒人在意,微博則是忘記密碼,對社交媒體的疏遠節省了大量時間,專註於所愛。「我已經沒有時間再對不感興趣的事物產生興趣」,自我看到這句話,便覺得是人生信條無疑了,這樣看,我實在是個不怎麼喜歡新鮮事物的人吶!

2012年那年,7月之前,我也只有17歲,未成年;同拿了全國冠軍的羽生一般大。Stars On Ice表演開始前,主持人問他奪冠後有沒有接到很多恭喜的電話和簡訊,他說「沒有吶,我還沒有手機。因為想把更多精力放在冰上。」你們看,一個在17歲便因夢想而極度自律的少年,我甚至懷疑他那謙卑掩蓋下的驕傲的笑,是否摻雜任何無奈?

足底筋膜炎的兩周加上之前女孩子身體不適的一周,令我將近一月沒運動,加之飲食的不剋制,體制直逼18歲後的高峰,羽生就是這時出現的。因此即使左腳仍有不適,我也迅速恢復了過去的運動量,並且以運動員的飲食標準要求自己。每天中午進行一個小時的基本體能訓練+腹部訓練,並且在一周後將訓練時間翻倍(因為連續兩天體重相同)——早上九點上班前再運動一小時(後來在增肌與減重中我選擇了後者,運動量減為1.5小時)。此時我已經用完了兩管「扶他林」,但左腳仍不能支撐自己做十次旋轉跳躍;至於拉筋,最開始只是壓腿,一周後便在瑜伽墊上嘗試豎叉,那種疼痛,竟令我的眼淚直直落到了正在播放Fantasy On Ice的手機屏幕上。

每天早上04:49鬧鐘響起時,我都懷疑自己今天是否能順利起床,擔心體重沒有下降,甚至每天都覺得:今天可能是我能夠堅持的最後一天。但每次想放棄,想在清咖里加牛奶,路過麵包店想買只麵包時,我的大腦便會不由自主浮現2014年羽生在上海冰場上落下的血淚,遏制自己的自然性行為。但必須承認的是,在飲食方面的剋制,我並沒有做到極致。

在羽生之前,我不曾忍受過肉體的疼痛,卻能坦然接受精神上的折磨。雖然事實是,肉體的不適超出極限,才會造成精神層面的痛苦與壓抑,而我竟跳過了前者,戲劇性地活在藍色的夢中。是羽生的出現,令我意識到自己的可笑,從而進行自我剋制——同肉體的疼痛與欲求做最大限度的鬥爭。撇開文學、歷史與社會的記錄,這個與我同歲的少年,是第一個令我深切感受到日本人兼具堅韌頑固與謙卑和善的人。

我一遍又一遍回顧2014年上海世錦賽羽生受傷後堅持參賽且拿到第二名的視頻,企圖體味他當時承受的疼痛與希冀。

(二)

「他是女孩子吶!」

每一個我在意的人,從來是不被我的周遭承認的——這便間接否定了我,不論是表面的喜好,還是由此揭示的價值觀。當然,這並非說我透過表象看到了本質,而是,我對有明確自我認知又極度克制欲求的人,有強烈的好感。推崇自由主義的人有兩類——對個人欲求全然滿足的和極度克制的,但其前提都是有清晰認知,否則便絕不應該稱「我推崇自由主義」。照理說「全然滿足」與「極度克制」是無法輕易相容的,而我的矛盾性也就在此——能夠完全坦誠地接受甚至同時推崇兩者,並甚是喜愛有此特質的兩類人。因此,常常覺得可怕,矛盾性事物充滿不定數與危險,同時愛上它們,理應有危機感。

我們說回羽生。他性格上的堅韌與皮相絲毫談不上高度統一,而恰恰兩者的鮮明對比——彷彿是以極柔對抗這殘酷的現況,那副溫和的面孔與並不強壯的身軀之下,潛藏著對抗一切磨難的永不枯竭的男性力量——深深地吸引著我。我並不懼怕承認自己為他著迷的事實,如果我不承認自己喜歡過誰,只是不想對他的生活造成任何干擾,並且將因此永不承認。即使生活上沒有真正相交,但確實,在短短几分鐘內,羽生令我的生活態度與方式產生了根本性變化。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便是他真切的疼痛——血和淚。正是這兩樣近乎殘酷的生理表現,第一次喚醒了我對「自由」所謂何的明晰認識。

生活開始變得有意義,總發生在天氣微寒的季候,氣溫回暖後我通常會懈怠下來,無所作為,提不起生活的熱情。飲食上的不剋制令健身絲毫無法作用於視覺,只是心理上覺得「起碼自己在堅持不懈做這一件事,即使僅此一項。」

而上一年對自己的要求,除了拿到第一筆大項稿費(不再是幾百塊而已)和買房,我並沒有實現成為一名真正的寫作者和人類學研究生這兩個目標,興許是我對這個社會太不關心了,悲慘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每一刻,卻激不起自己任何的有所作為、妄圖改變的心緒。因為我連自己的日子都沒過好嗎?純粹是借口,可笑的借口。

「明明可以做到的事情,卻等到失敗了再說可惜,那不是很無聊嗎?」

一個寫作者以花滑運動員的日常來要求自己嗎?恐怕僅僅在身材控制上可行,因此我便開始遵行村上(至今沒看過他任何一本書!)的日程表。早上五點開始一天的寫作或許有些殘酷,但晚睡的確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影響,且過早地耗盡精力將無法抵抗時間的恆久性,如此對比,我也便接受了那過於嚴苛的日程。好像過上了老年人的日子吶!

走在路上的時間我通常用來放空自己。在這段時光中,我常常想,這般沒有娛樂的日程,除了令自己的心理狀況變好,有其他積極作用嗎?答案是不知道。但拒絕一時享樂已經成了習慣,我很難再接受重溫凌晨還在外頭喝酒的日子。及時享樂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到2.16前我的體重並沒有到兩位數,心裡很不痛快,但除了下個階段繼續努力,別無他法。二十三年以來,我從未覺得某件事如果做不到會令自己失掉活著的尊嚴,但我的確是個,如果沒有實現內心堅定地要達成的目標,會認為自己仍舊活著實在不知所謂的人。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做不到某件事便要自殺了,而是,我決不會給自己放棄活著的任何機會。很多事情是因為你沒有放棄尊嚴,沒有拼上性命而無法實現,人在夢想面前是渺小,就連我這種把「尊嚴」視為此生最重要的都覺得可以為了達成目標而捨棄它。瘋狂並不可怕,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太多人為什麼沒有瘋。

又一個中國人的春節過去了,似乎新的一年真正到來了,人們開始有新的期望與願景。多數人照舊過得渾渾噩噩;多數人並不能實現那些祈願;少數人活在焦躁的心理狀態中,對是否改變搖擺不定;極少數人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全然滿意目前的生活狀態。

其實人看自己過的日子,一般都不會覺得荒唐、可笑。或許,我只是說或許:有一份信仰,會令你脫胎換骨。為一個人的魅力所俘是沒有絲毫理性可言的,我也實在無須建立一套邏輯鏈條闡釋我為何對羽生君著迷,或者說服任何人接受他、喜歡他,只是,堅持固然很大程度與執行的個體有關,但最開始,我們需要產生一份至誠的信仰(人、宗教……抱歉的是,過去我不太能理解對外物的信仰),找到能夠支撐我們近乎殘酷地對待自己的偶像。不過自我意識過於強烈的人,並不太容易接受與自己相左的觀念。因為我們太清楚什麼能夠使自己進步——逼迫、嚴苛、冒險與瘋狂——而完全拒絕將過渡應當平和與激進可能造成傷害作為借口。

最後,祝大家春節快樂,永遠幸福!

後記:

其實我想講的,遠不只羽生,但我能講的,只有他。我們並不會輕易將內心的想法暴露於人前,我也會接受與自己的迥異的思想,只是此刻不會花時間理解——我的面前只有一條路,不知是通向黑暗還是光明,就算是地獄,我也只能提醒自己走得慢些,儘力看得清楚一些。

文字的作用是令你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不見面,也能交流思想;而羽生的作用,是不論你遇見的文字帶有何種程度的絕望,他都能給你力量——體面地活著,永不放棄——就像黑暗汪洋中的諾亞方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尛普的童話屋 的精彩文章:

TAG:夏尛普的童話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