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絲百問】你知道泉州現存與錫蘭王國有關的史跡在哪裡?

【海絲百問】你知道泉州現存與錫蘭王國有關的史跡在哪裡?

原標題:【海絲百問】你知道泉州現存與錫蘭王國有關的史跡在哪裡?



白狗廟

白狗廟,位於泉州城北縣后街、模範巷交界處(原屬小山境),坐北朝南,大門正對縣后街。歷代有修繕,1995年再次重修。


據清乾隆《泉州府志》和道光《晉江縣誌》等記載,廟因奉祀毗舍耶(印度洋山神,泉人稱為「白狗神」),故得「白耇廟」之俗稱。


後來由於世氏漢化,祀神複雜起來,屢次更換。現中殿奉祀毗舍爺、楊六郎、玄天上帝、田都元帥、文昌帝。


白狗廟中的白狗,嘴尖而不吐舌,雄性,全身漆白,泥塑。本名叫毗舍爺、石狗公,原為印度婆羅門教,傳入中國後為民間所崇拜。據稱是因為這隻白狗救過錫蘭王子一命,死後被王子後裔建廟祭祀,並取了個文雅的名字「白耇廟」。

1925年,泉州地方史學家吳文良先生髮現城北縣后街、模範巷交界處白狗廟焚紙爐上砌著兩方印度教石刻。


1930年,德國學者艾克(G.ECKE)和瑞典學者戴密微(P.DEMIEVILLE)斷定石刻內容是兩個古代流行於錫蘭的印度教神話故事:一為白象和蜘蛛鬥爭的神話故事,一為婆羅門甘地沙代替牧人放牛的神話故事。


1934年,戴密微在北平發表了題為《泉州印度式雕刻》一文,對泉州白狗廟這兩方古代錫蘭印度教石刻的故事進行考證。


認為第一方石刻是「象、蜘蛛與磨盤、林加」的故事,故事內容是象每天以花水頂禮膜拜「林加」(印度教象徵為男性生殖器),蜘蛛亦在「林加」之上結網,以防樹葉零落「林加」之上。象以為蜘蛛結網不雅觀,屢次去之。蜘蛛怒甚,鑽入象鼻中,象受創痛巨,乃往來搖摔其鼻,以至於死亡。石刻上的「磨盤」象徵女性生殖器官。


第二方石刻是「牛、磨盤、林加和尊者」的錫蘭古代印度教的故事,內容是說婆羅門甘地沙見牧人痛笞孕牛,心甚不忍,遂自薦為之牧牛。牛受其感動,竟不復思其犢。牛自動以乳敬神,即石刻上有一頭牛以乳喂「林加」,並舐之如愛其犢。

1954年,泉州白狗廟這兩方印度教石刻從爐壁上卸下保存。


世家坑


世家坑,又稱世嘉坑、世厝埔,訛音「洗腳坑」,位於泉州城東東嶽廟至七里庵的古驛道,明以後錫蘭世氏家族墓葬區。


「世家」原指世氏家族,祖先是錫蘭(今斯里蘭卡)王昔利巴交喇惹。明天順三年(1459年),王子率使團出訪明朝庭,回國途中停泊刺桐(泉州),因國內政局變故,遂留於此。因其名字第一音與漢語「世」相近,其後裔因取「世」為姓。世家坑還有「明使臣世公」「通事世家」,錫蘭王子墓,另有塗門街世家古大厝,東石寨石刻,黃鳳翔封蔭碑等。


1996年12月,泉州城北清源山東南麓的東嶽山(射擊場),發現世氏家族的墓葬地,並發現墓碑「世家坑」崖刻、「文黃世嘉坑石橋」,以及「錫蘭故教為□□□、孺人變官□□」、「錫蘭 宗什、敦岸世公祖墳」、「錫蘭 何公祖墳」、「清世母翁氏墳」、「清植軒世公塋」、「世府君、黎孺人祖墳」和「縉甫世公祖墳」等墓碑。這個重大發現為研究錫蘭巴來那後裔在泉州的歷史提供了第一手的實物資料。

洛陽橋


洛陽橋是泉州一處著名的古迹,是由北宋書法家蔡襄在泉州任知州時主持修建的。


明萬曆四十七年庄際昌撰《五嶽蔡公德政碑記》記載,到明朝萬曆年間,蔡繼善重修了洛陽橋,當時泉州的鄉紳名士就集體為他立了一座德政碑,並且,所有參與此事的人都在碑上留下了姓名。


專家們發現,一個叫世寰望的舉人名列其中,這,又是一位世家後代。

釋迦寺


在塗門街南側東魯巷內的一個小寺廟——釋迦寺,戒空師傅是當時釋迦寺的主持,寺里所有重要文契都鎖在這隻小木箱里。


這裡有清朝康熙初年的一張地契,根據上面的記載,當年有一個大施主買下今天釋迦寺所在的這片土地,捐獻出來蓋了這座廟。


而這位大施主的名字叫做世震初,這是錫蘭王子的一位後代,這是繼世拱顯之後,專家們發現的又一位世家後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泉州 的精彩文章:

【泉州文進士】陳玉輝(惠安人)
【泉州文進士】林欲楫(晉江人)

TAG:人文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