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川北門旅遊汽車站徐景銀:客運服務33載 見證春運變遷

銀川北門旅遊汽車站徐景銀:客運服務33載 見證春運變遷

凌晨6點,車站最早的兩班車已經進站。

2月14日凌晨6點,銀川北門旅遊汽車站客運科科長徐景銀作為當天的值班站長,她早早就來到了工作崗位,抄寫完前一天客運點上的人數統計,她打開電腦,查看早班考勤,看到所有同事已經到崗。6點30分,她戴好服務牌,正準備走出值班室,開始巡查。值班電話突然響起來……

多年來,徐景銀整理了十多本工作日誌,總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你好,我是值班站長徐景銀。」徐景銀拿起電話剛問了聲好,眉頭就立馬皺了起來。「徐科長,不好了,售票窗口和自動售票機都斷網了,沒法正常售票……」電話裡面傳來售票窗口工作人員焦急的聲音。「小王,你別著急,先改用手工售票,和導程員一起做好旅客解釋和疏導,我馬上過來。」徐景銀放下電話,就奔向了售票室。

徐景銀正在打電話協調處理突發事件。

在售票室,她和幾個同事檢查了半天也沒有發現問題所在,為了儘快解決故障,徐景銀撥通了技術支持單位負責人的電話。經過一圈溝通,徐景銀聯繫到了一位技術人員,對方承諾30分鐘後到現場解決問題。接著,徐景銀又給早班售票員和導程員安排好應對突髮狀況的注意事項,要求他們安排好6點45分開往靈武、6點50分開往磁窯堡兩個班次的旅客乘車通知,確保所有乘客按時乘車。

6點45分,她回到辦公室,打開值班日誌,把售票斷網的情況和時間進行了記錄。7點整,她又給技術支持單位的技術員打電話,催促他儘快到現場,排查解決故障,確保7點半以前,春運各班次售票正常進行。7點20分,技術人員來到現場,經過檢查,技術人員發現主要是一個插板出現鬆動導致斷網,經過簡單維修,所有售票機恢復了正常工作。

「實在抱歉,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經常會遇到突發事件,讓你久等了。」徐景銀解決完斷網突發事件,才回到辦公室,一邊做工作記錄一邊接受採訪。

從「一票難求」到「互聯網+」出行

徐景銀檢查售票窗口工作

作為一名已經有33年工作經歷的客運人員,徐景銀幾乎每年的春節,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因為有記工作筆記的習慣,每一本每一頁工作記錄,都是春運變遷的縮影,用她自己的總結就是汽車春運路上的「四大變」。第一個變化,當然是車票的變化。徐景銀剛參加工作時,是一名押車補票員。每日背著票包,出售的客票是手工客票。除了需要在票面上填寫發車時間、到達站點等信息外,還得上車清點人數工作很是繁瑣。工作中也容易出現找錯錢、錯填客票等現象。後來手工客票逐漸被機打客票取代,車站實現了封閉式管理,旅客在車站購票後可以提前15分檢票上車,押車補票員這一崗位被取消,票員們再也不用冒著烈日、頂著嚴寒押車補票。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2017年起,天豹公司開通了網路購票,旅客只要手機上網就可以提前預訂客票,到車站取票、檢票後乘車很是方便。今年車站又實現了電子客票,旅客網路購票後,乘車時,只需要出示手機條形碼就可以檢票乘車,完全實現無紙化車票。隨著訂票渠道越來越方便,旅客基本上能做到隨到隨走,售票大廳再也看不到人山人海排大隊買票候車的場景了。由手工客票到機打客票,網路購票再到電子客票,客票的變化也折射出了社會的發展。

網路購票越來越方便快捷

第二個變化,要看客流和出行方式的變化。過去春運主要以「民工流」「探親流」為主,有時還會和「學生流」重疊,那時候一到過年,真的是一票難求。這些年,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鐵路線路車次的增加,乘飛機出行都司空見慣了,特別是私家車開進千家萬戶,乘客出行可以選擇的方式越來越多,乘坐大巴的人也減少了一些。

第三個變化,就是客運車輛的變化。過去車站的營運車輛大都以普客為主,沒有空調,相對的設施設備較差,加之道路主要以省道、國道為主,所以很多乘客的回家路顯得更加漫長。現在營運車輛不斷升級,道路交通更加便捷。車站的運營車輛都以快客為主,舒適便捷,為了適應各類旅客的不同需求,還開通了商務車及城際約車。如今,乘坐大巴出行更加安全、快捷,加上價格經濟實惠,很多省內乘客重新開始選擇乘坐大巴走親訪友。

第四個變化,還要看旅客的變化。過去春運出行的乘客穿著樸素,大包小包行李超多,出行時較為著急,擔心誤乘,時不時地詢問。一些乘客為了省錢,還自帶乾糧,甚至帶鋪蓋卷,坐夜班車省住宿錢。如今,大多數乘客穿著講究,行李往往只有一個拉杆箱,出行購票都會白天出行,並選擇豪華車快客,更在乎旅途舒適性。「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咱們生活的越來越好了。」徐景銀笑著說。

春運在路上,願每個人都能平安到家

徐景銀在幫助一名乘客查詢乘車信息。

幹了30多年的客運工作,徐景銀最欣慰的就是看著乘客們高高興興乘車,平平安安回家。

「這些年,每到春運,家裡人過年打掃啊準備啥的,基本上都不考慮我,他們都知道,這是我一年中最忙的時候。」雖然說起工作來,徐景銀頭頭是道,可是一說起家庭她滿懷愧疚。她說這些年,每到過年,基本上她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加班,每年基本是都要忙到年三十晚上,送走最後一班車,記好當天的工作日誌,才能回家團圓。初一一早她又得回到崗位上。只要有班車、有旅客,他們這些客運人就得在崗。

「今年春節,是我陪乘客過的最後一個春運了!」徐景銀說,翻過年她退休以後,準備搬到父母家,陪母親多住些日子,等母親身體好一點,就帶著媽媽去雲南旅遊。看著售票大廳,匆匆趕路的旅客,徐景銀說,「作為客運人,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春運路上的人,都能平安到家!」

【記者手記】平安回家,才是真正的幸福吉祥

春運是繁忙的,緊張的,但又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春運的路上,既有每個返鄉回家人奮鬥一年的故事,也有飛機、鐵路、客運、交警等等各個崗位上的默默堅守和責任擔當。

當我們平安回家與親人團聚,圍坐在餐桌旁看著春晚,吃住香噴噴的年夜飯時,可曾想到千千萬萬個像徐景銀一樣,堅守在春運工作一線的崗位上人們。他們的年夜飯大餐可能只是一桶速食麵或者一塊冰涼的麵包。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節日,也是每個家庭的團圓,讓我們一起為春運途中最可愛的人鼓掌點贊。

最後,借用寧夏著名作家郭文斌的一句話,「願人人都能順利返鄉。平安回家,才是真正的幸福吉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春運旅客「刷臉」進站機器人熱情服務
英水管工年薪近200萬元超過首相 且享有雙休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