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真的有人是被逼著去做皇帝的,至少表面上看是這樣的

原來真的有人是被逼著去做皇帝的,至少表面上看是這樣的

原來真的有人是被逼著去做皇帝的,至少表面上看是這樣的。

建隆元年正月初三,趙匡胤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出了開封城,此次出征將要面對的敵人據說是契丹人和北漢,沒錯據說是,但令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次日黎明分,趙匡胤被一陣騷亂驚醒,在弟弟趙匡義和幕僚趙普的陪同下,趙匡胤走出驛門,外面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只見全軍將士披掛整齊吵吵嚷嚷,莫非是要嘩變?眾將士們見到趙光胤以後,情緒更加高漲,紛紛拔出戰刀,指天高喊「願奉太尉為天子。」說罷更是不由分說將一件黃袍穿將在趙光胤身上。

看著身上這件明晃晃的衣袍,和眼前撲到在地,高呼萬歲的軍士,趙匡胤卻是不情不願,但此刻的形式顯然已是騎虎難下,由不得他了,趙匡胤不情願卻並不糊塗,「你們為了自己的富貴,要立我為皇帝,也罷,若是能聽從我的命令,我則當這個皇帝,不然我沒這個本事當你們主子啊!」說罷下面又是山呼「唯命是從!」,經過一番約法三章以後,趙匡胤率領大軍又浩浩蕩蕩的折返開封,而所謂的契丹敵軍在史書上僅僅一句「自行遁去」便不了了之,如此行軍豈非兒戲,這裡面顯然有問題,這一點暫且不提,更大的問題還在後面。

這黃袍一加身,趙匡胤大軍已然由王命之師變成了一隻叛軍,但這樣一支大軍開入京城以後非但沒有人人喊打的老鼠過街場面,反倒頗有點像是君臣兩相安,一干後周的大小文臣竟是沒有像以往改朝換代一樣哭天搶地,要知道儒家可是最為追求一個階級正統的,更為誇張的是一個翰林院官員甚至當場拿出來後周恭帝的讓位制書,事情能夠如此的順利,進程也如此之快,兵變、留守官員政變、組建新的朝廷班子、登基大典一天之內竟然都準備妥當,只能有一個解釋,早有預謀。如此一來事情便合理多了,早在大軍外出抗敵之前開封城中便傳出了「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的流言,點檢不是人名而是官位,而趙匡胤時任殿前都點檢,有了這個鋪墊,黃袍、制書更是緊隨其後,一同演了一出大戲,其實這樣的劇目早在近十年前便曾經上演過,只不過當時的導演是後周的太祖皇帝郭威,郭大導演為了追求演出效果,身上披的還是不知從哪面大旗上扯得黃布,好笑的是兩位導演所報的敵襲均是那事後便不知所終的契丹人,短命的後周政權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歷史往複,不過如此。

趙匡胤仍定都開封,改國號為宋,享年三百一十九年的宋王朝,本是以武開國,百鍛鋼卻意外煉成了繞指柔,為後世留下了那樣一段纏綿緋則卻又不失蕩氣迴腸的別樣風流,一切的一切或許要回到最初的開始,去看看趙匡胤為後世究竟留下了什麼?

在人馬簇擁之下,趙匡胤與眾將士約法三章,一約幼帝太后為我舊主,不得驚犯,二約滿朝官吏為我同僚,不得凌辱,三約朝廷府庫百姓家藏,不得劫掠。這三章約法端的是為後世做了一個榜樣,五代以來,改朝換代哪一個不是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為了誘使士兵擁立,往往更是許以劫掠,破城之後任君自取,皇位之下哪一個不是堆砌了累累白骨,而趙匡胤卻是反其道而行,兵不血刃,這也是那副怪異的君臣相宜畫面的歷史解釋,以武開國,卻偏偏要以文立國,或許正是有此理念.

趙匡胤為後世不知是賢是愚、是仁是暴的子孫後代留下了祖宗家法,依舊是約法三章,一約保全柴氏子孫,二約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三約不加農田之賦。祖宗家法不是三句虛言,至少第二條不是,那是一個讀書人的盛世,科舉一制,盛於唐宋不是一句空言,大唐的開放包容,便有了唐文人的磅礴大氣,宋的寬容並蓄,造就了宋文人的柔腸盪氣,這樣的改變卻也造就了一段興盛但又衰落的歷史。

今天小編就寫到這裡,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歷史深度解秘」,想和我討論歷史相關知識或者問有關歷史問題的朋友們,歡迎評論,謝謝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深度解密 的精彩文章:

中日之戰之中國第一次痛擊日本
鄉村歌手Johnny Cash在加利福尼亞的Folsom監獄為囚犯表演

TAG:歷史深度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