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節那些事兒

春節那些事兒

今天是2·14情人節,

同時也是臘月二十九,

距離春節只有兩天時間!

此刻的你,是在回家的途中?

還是已經在家過上了神仙般的生活?

或者還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刻?

小編先在這裡祝福大家

 古箏曲

陳佩廷 

00:00/02:57

黃乙玲

00:00/03:45

 GreenMonkey 

GreenMonkey 

00:00/05:20

 給:愛我的

李逸朗 

00:00/03:23

 自畫像

KillerBlood 

00:00/04:15

當情人節撞上春節,

浪漫的氣氛配上濃濃的年味,

真的是個好日子呢!

 世界が目を覚ますのなら

SUPER BEAVER 

00:00/04:58

 年

謝震廷 

00:00/04:57

 和

劉金笑 

00:00/04:25

 深深擁抱

冉青霞 

00:00/05:32

 陌上花開

紀小旭 

00:00/02:27

 天佑愛人

陳奕迅 

00:00/04:24

 Be Times

及時樂隊 

00:00/03:39

 度

Yelash 

00:00/04:00

 過

丁羽萱 

00:00/04:06

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

那是因為你忘了這些年俗~

今天,小編就帶您從各個方面,

感受一下濃濃春節的氣息。

每年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節開始,

中國人就進入了「忙年」,

大家紛紛開始掃房屋,備年貨,

為辭舊迎新做足準備。

尤其是在除夕夜吃團圓飯,

幾乎是中國人家家戶戶的傳統習慣。

伴隨著這份濃濃的骨肉親情,

每到歲末,

中國都會形成一場數以億計的大遷徙。

1

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內地有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外出務工。隨之而來的,歲末春運的壓力也逐年遞增。春運是中國特有的周期性運輸,以春節為界,節前15天,節後25天,一共40天。

2017年中國春運旅客發送量為29.8億人次,而2018年的春運旅客人次將進一步的上漲,預計會突破30億人次

北京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大約有兩千一百萬人在這裡工作和生活。在春節時,千百萬人會湧出這座城市,奔向全國各地回家過年。

手機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是其中一員呢?

2018年,鐵路預計將發送旅客量3.93億人次,同比增長10%。要維護幾億人的出行安全,這份責任決不是嘴上說說這麼簡單,中國鐵路系統是怎麼做到的?於是我們來到亞洲最大的鐵路調度指揮中心,與負責系統運行的葉寬寬聊了聊。

北京鐵路局調度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裏面巨大無比,據我們在場的主持人發回現報,那種感覺,就像是在阿波羅13號的控制室里,屋裡嗡嗡作響,每個人都全神貫注,他們身負確保每輛火車安全通過的重任。

阿波羅13號。。。這個形容。。。

妙!

(畢竟小編沒見過,還能說什麼呢?)

Q

春節你們有多忙?

葉寬寬

在春運期間我們計劃開行是2800餘列旅客列車,來緩解這個春運期間的壓力。

然而對於不少人來說,火車和飛機票仍然太昂貴。摩托車,就成了成千上萬的打工者回家的唯一方式。

珠江三角洲沿岸的工廠,僱傭了許多來自數百公里以外村莊的打工者。每年春節,數以萬計的人迎著惡劣的天氣,從這個中國工業的核心區域,堅定的騎上摩托車踏上歸途。

回家的漫漫旅途,寒冷而疲憊。為了讓騎手可以晾乾濕透的衣服,停下來吃些東西,不少志服務站相繼在沿路設置起來。

志願者 焦偉成

在每個服務站我們都提供熱水和姜粥,供人暖腳的電暖器,以及配備了摩托車維修員。這些服務全是免費的。

人間自有真情在,

無論通過什麼方式,

希望大家在春運回家的路上,

都能一路平安,早日與家人團聚~

2

中國的幅員遼闊,於是南北方城市的年夜飯 也因此有了不一樣的菜式:南方人偏愛海帶、髮菜、豆腐,寓意發財多福;北方人偏愛水餃,寓意團圓。不過,魚,卻是南北方都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

傳統上來講,魚應該整條進行烹煮,寓意圓滿,並且魚頭應該朝向長者,以示尊敬。魚總是最後上桌的菜,如果吃完後剩下一點表示有餘,寓意就更為吉利。對於南方人來說,他們想吃的魚類應有盡有。但是在中國北方有這麼一群人,為了捕魚不惜費盡辛苦周折。

在東北吉林省的查干湖,氣溫是能凍哭人的零下40度。

捕魚者們在冰上鑿開一個大洞,第一洞至關重要,因為整張網就是通過它進入水下的。捕撈隊將15米長的杆子伸入水下,一端系著一根繩子,就像巨大的針線。這些杆子依次連接著漁網,從這裡開始,他們還會鑿出200個小洞,為了在冰面上引導杆子和漁網向著正確的方向移動。然而,使用傳統工具鑿穿一米厚的冰面,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捕魚者們正在勞作

原本的一個荒郊野外,此時卻吸引來大批人群。當地人等著買即將打撈上來的鮮魚,好奇的遊客們則是想把新年的食材滿載回家。入水三個小時後,收網的時候到了。

滿網都是魚,而網裡有些堪稱龐然大物,一條魚就夠一大家子吃!

查干湖的胖頭魚

小編心裡默默琢磨,

這輩子

......

都沒見過辣么大的!!!

3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旅遊作為度過新春佳節的方式。如果你想體驗下中國百年前的風貌,那麼暖泉鎮是個不錯的選擇。

暖泉鎮的許多建築,都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而這裡之所以被叫暖泉,是因為一口永不結冰的地熱溫泉。大冬天泡溫泉,過春節,聽著是不是666~

不過,暖泉鎮真正讓小編震撼的,是一個傳統的春節項目:

打樹花!!!

「打樹花」是中國古老的新年傳統習俗,簡單來說就是打出樹冠狀的火花。而樹冠狀的火花,就是一片片飛濺起來的熔化了的金屬碎片。

這項傳統起源於500年前的暖泉鎮,因為它廉價可以替代煙花。發明者是一位鐵匠。薛建國是打樹花的第十四代傳人,也是打樹花最後一位繼承人。

薛建國

「打樹花」第十四代傳人

我爺爺就開始教我,我14歲左右學的。打了20多年樹花了。這個「打樹花」是個勇敢者的遊戲,一千六百多度,經常燙傷手。肯定疼。現在一般人也不敢學這個了。按照家族傳統,這門技藝只能父傳子,而我只有兩個女兒。而且孩子們也不願意學,挺苦也挺危險,也嫌累得慌,如今都是該上大學的上大學了。

傳統上,打樹花都是在戶外進行的。但現在想看的觀眾太多了,所以專門建了一個每晚能容納一千五百人的劇場。

僅靠祖父留下來的羊皮襖和一頂草帽的保護,薛建國就身處鐵水暴風雨的中心。這場勇敢者的遊戲,你要不要也去觀看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衛視 的精彩文章:

這個被稱為「在中國具有NO.1地位的白人」,何許人也?
馬曉霖:美國為何如此偏袒以色列?巴以爭端何時了?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