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八大將都乖乖交了,只有他挺劍而出:我不交!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八大將都乖乖交了,只有他挺劍而出:我不交!

「黃袍加身」這個成語誰都知道,典出趙匡胤陳橋兵變。子虛子《湘事記·軍事篇二》:「然陳橋之役,趙匡胤黃袍加身,遂膺天命矣。」

「陳橋兵變」發生在五代十國的後周,當時趙匡胤是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柴榮死後,其子柴宗訓繼位。因為柴宗訓只有七歲,趙匡胤就想自己當皇帝。經過趙匡胤暗中策劃,大軍駐紮陳橋後,先是士兵嘩變,紛紛要求趙匡胤當皇帝,然後又有九位大將站出來,支持趙匡胤稱帝。在館驛之中,大將們硬給趙匡胤穿上龍袍,拜他為皇帝,這就是黃袍加身的故事。

那麼,參與陳橋兵變,和黃袍加身的是哪九位大將呢?他們分別是: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琦、張光翰、趙彥徽、韓重贇、王彥升、羅彥環。

在這九位大將中,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是「義社十兄弟」成員,是趙匡胤的結拜哥們,趙彥徽雖然不是「義社十兄弟」成員,但和趙匡胤也拜為兄弟,《續資治通鑒長編》:「與上(趙匡胤)同事周世宗,嘗拜為兄」。剩下的幾個人,都是他們拉攏的。

趙匡胤「黃袍加身」後,緊接著就是「杯酒釋兵權」。趙匡胤找個機會,擺了一桌豐盛的酒席,請九位大將入座,然後每人敬一杯酒,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兄弟們,你們使命完成了,對不起,全都交出兵權吧,別回頭你們哪天一不高興,再把我給推翻嘍!九位大將全都不傻,陸陸續續都交出了兵權,只有一個人沒交。

石守信在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之後交出兵權,請求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專任天平軍節度使。

高懷德在平定李筠叛亂之後,被罷去殿前都點檢軍職。為了表示歉意,趙匡胤把妹子嫁給了他。

張令鐸在建隆二年建節,但同時被罷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軍職。為了表示歉意,趙匡胤讓弟弟趙廷美娶了張令鐸三女兒。

王審琦在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之後,於建隆二年被罷殿前都指揮使之職。

張光翰參加完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就讓義社十兄弟之一的韓重贇接替了他的軍權,外放到永清軍當節度使。

趙彥徽因在陳橋兵變中屬於觀望派,雖然最後也支持趙匡胤黃袍加身,但趙匡胤對他不放心,平定李筠叛亂後,即解釋了他的兵權。

韓重贇參加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後,有人說他拉攏軍心,趙匡胤想殺他,被趙普攔下,於是奪了他兵權,外放彰德軍為節度使。

王彥升在陳橋兵變後,因為濫殺無辜,被趙匡胤奪去兵權,外放地方官。後又派到原州去戍邊,一直都沒讓他回京。

羅彥環是九大將中唯一沒交出兵權的人,一是他死保趙匡胤,二是他確有軍事才能。「陳橋兵變」時,羅彥環保護趙匡胤入開封,宰相范質、王溥等人被抓到趙匡胤面前。范質當面質問趙匡胤,問得趙匡胤無言以對,羅彥環挺劍而出曰:「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嚇得王溥、范質不得不跪下口稱萬歲。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羅彥環仍是趙匡胤近衛,八大將都交了兵器,只有他挺劍而出,說:「我不交,我要誓死保衛陛下!」趙匡胤知道羅彥環對他忠心耿耿,他身邊也需要這樣的人,於是沒罷羅彥環兵權。後來,羅彥環屢見戰功,最後升為鎮國節度使,直至去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的精彩文章:

這些動物神出鬼沒,中國兩種像龍鳳鄰國一種像麒麟,都瀕臨滅絕
南明最後仨皇帝:一位冒充宗室起義,為明朝續命十年,有銅錢為證

TAG: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