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山席氏與掃葉山房

東山席氏與掃葉山房

原標題:東山席氏與掃葉山房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書坊,往往由一個家族世代經營,歷久不衰,為古籍的保存和文化的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蘇州東山席氏掃葉山房就是其中的代表。


席氏中最早從事刻書業的是席啟寓,他好古嗜學,博覽儒籍。其藏書甚豐,貯於藏書樓。讀書、藏書、刻書是經常聯繫在一起的。康熙年間,常熟毛氏汲古閣書版散出之際,席啟寓購得汲古閣大量書版,遂擴大翻刻規模,出版《二十三史》等大部頭圖籍。


自席啟寓之後,席氏分東山、虞山兩支。虞山支,多為藏書刻書之家。乾隆、嘉慶時,坊主席世臣仿汲古閣字體,選善本校刻《契丹國志》、《東都事略》、《元史類編》等,又增補《元詩選》,校訂、刻印較一般坊本精善。至晚清刻書規模更大,除經史子集外,有《三國演義》、《封神榜》、《千家詩》等小說筆記、通俗讀本約數百種,行銷全國。


康熙駕幸東山東園,接見席啟寓,是席家世代相傳的一段榮耀故事,和席氏刻書也有直接的關係。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初三到蘇州,駐蹕於席啟寓家東園。這個東園,就是席啟寓父親席本楨在明末王鏊的招隱園別墅基礎上擴建的。康熙稍歇,隨即召見東園主人席啟寓,問:「有何官職?」啟寓回奏:「曾任工部虞衡司主事。」康熙又問:「你年紀不大,為何不來京供職?」在旁的巡撫告訴康熙他在家養親。這時,席家人向皇上進新山茶。康熙坐在廳內,周覽久之,還問席啟寓在家做什麼,繼奏:「暇讀唐詩,蒔種蘭花。」接著向康熙進《百家唐詩》四套及蕙蘭兩缸。該書是席啟寓編輯的《唐詩百名家全集》,刻工款式俱佳。


掃葉山房最初創於明朝萬曆年間,先設店於蘇州閶門外,所刻板心均有「掃葉山房」字樣。1862-1874年,掃葉山房在上海綵衣街設分店(南號)。1880年在上海棋盤街設分店(北號),發展為當時上海最大的書店。後以上海棋盤街北號為總店。民國初年,出書更多,成為滬上一家很有影響的以出版古籍為主的出版機構。其所出經史子集、字典、尺牘、字帖、醫書、舊小說等均為石印線裝,並採用連史紙和有光紙,較一般坊本精善。據1933年《掃葉山房書目》記載,售書達2000餘種。上海解放後仍繼續營業,1954年歇業。1955年停業。作為一個橫跨四個朝代的出版商古往今來可能是第一家,也值得後世的人好好學習。



掃葉山房為何歷三百年不衰呢?除歷代經營掃葉山房的席氏主人,皆有經商之頭腦外,最主要的是和蘇州大小官吏對席家的政治保護是顯而易見的。因康熙到過席家,在清代書坊行會組織中,佔據世籍「領導」地位。康熙七年席啟寓集合了蘇州的同行,建崇德書院,這是中國書業同行最早的集團。到了咸豐十年,崇德書院毀於太平天國之難。同治十三年,又成立了蘇城書業崇德公所。


掃葉山房是一個很古雅的名字,名稱的寓意也十分有趣。其命名緣由,據說一是表示刻校書之不易,引用古人「校書如掃落葉,隨掃隨落」的含義來名其書肆。二是原有一刻書家葉氏,甚為有名,席氏為與葉氏相爭,遂名「掃葉」。到底何種說法是真,多是坊間傳說而已。


蘇州洞庭席氏淵源


按照上海席時雍對東山席氏的記載:


傳說中的軒轅黃帝生有二十五個兒子,分為十二個姓氏,也這就是後世中華民族百家姓姓氏的起始淵源之一,作為百家姓的一個分支---洞庭席氏,自然也就是這條主流中一條小支脈了。


黃帝數傳至帝嚳,帝嚳的妃子姜原在樹林中踏到巨人的足跡而懷上棄,棄號后稷,別姓姬氏,這也就是後世周朝王室的祖先。

棄數十傳至周文王姬昌,文王以德服天下,和其子武王姬發滅殷紂,開始了周室王朝八百年的歷史。


武王之子成王,用樹葉封其弟唐叔虞,這就是西周晉國的由來了,唐叔虞傳14世至晉襄公,晉襄公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兒子,襄公有孫名 公孫伯厴,負責掌管晉國的典籍,此後他的後人便以籍為自己的姓氏了。


公孫伯厴傳8世至籍偃,與其子籍談,孫籍秦均為晉國著名大夫。


籍談有13世裔孫,名環,在楚王項羽軍中任大將軍,項羽字籍,籍環為了避楚王的諱,改名為席環,從此百家姓中便多了個姓---席姓。


席姓還有個來源,就是在上古帝堯統治天下的時候,襄陵有一位播種耕稼的老人,時常在耕作之餘「擊壤而歌」,逐漸傳到帝堯的耳中, 對於歌中所表達的意思極表嘉許,曉得這位老人姓席,就尊稱他為「席老師----但這僅有傳說,後世席姓的家譜從末見過這樣的記載。


楚漢相爭,最後以項羽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邊而結束。於是席氏的始祖環公帶著他的子孫先是定居於關中(一說關東,今陝西涵谷關一帶),這也是洞庭席氏始祖武衛將軍祖籍關中的由來。


西漢初期,始祖環公的子孫又遷居安定郡,後又擴展到附近的臨涇一帶,並在那裡休養生息,繁衍後代,逐漸成為當地的大姓。這就是天下席姓望出安定的緣故。


也正因為如此,後世席姓的堂前常常會掛上安定世家這幾個字。


席氏祖先在安定郡悄然隱居了好幾世,直到東漢後期,席氏的子孫才重新出山為官,從東漢後期一直到隋唐年間,席氏先人世代為官,並且都政績卓著,為官清廉,史書多以能臣文苑而記之。東漢有光祿勛席廣,晉有建威將軍席衡,南北朝有昌州刺史席固,東陽太守席闡文,唐有禮部尚書席豫等。


在東晉時期,北方由於姚秦之亂,安定席氏子孫開始南下,其中洞庭席氏的先祖席衡,也攜家眷南遷至今湖北襄陽,並在那裡落地生根,並在東晉王朝任建威將軍。

衡公有五世孫席固,為北周朝名臣,遂使襄陽席姓成為當地的著姓。


固公有二個兒子,世雅與世英。世雅從小有孝名,為史書所記載,並與弟世英同位至大將軍。


固公有七世孫席豫,遷徙至河南,在十六歲時考中進士,後官至唐禮部尚書,明皇稱之詩中冠冕。豫公也是後世河南席世的先祖,河南的一支席氏在兩宋時,又出了在當時與司馬光齊名的尚書司封郎席汝言及述古殿大學士席旦等。


到了唐朝後期僖宗乾符年間,黃巢破潼關之時,豫公有五世孫席溫,時任武衛上將軍,因不忍生靈塗炭,又不願變節投降叛軍。於是帶著三個兒子尚,常,當,避難於吳郡洞庭東山,這就是洞庭席氏的開山始祖。其三子也成了後世洞庭席氏上席,中席,下席的三個支祖。


將軍臨終之時告戒子孫:勿為官,勿出山。正是由於祖先的這樣一句話,使洞庭席氏的子孫開始了長達800年的隱居生涯。


從唐朝末年至明朝中期,我族子孫大都隱居東山,過著世外桃園式的生活,偶有子孫外出經營,但大都不成規模。知山樂水的生活養成席家人豁達,樂觀的性格。


由於偏處於太湖一隅,使我族能安然度過了從唐末到明朝的歷次戰亂,期間也有子孫遷居外地,如明中期的上席裔孫有遷往河南開封太康縣臧家集,歸德府鹿邑縣孔家集,安徽鳳陽亳州,南京六合縣等,中席裔孫有遷往湖北德安府隨州,江蘇徐州韓家道口,安徽鳳陽亳州,江蘇淮安邳州黃兒山,江寧府江寧縣上河,上海青浦縣,蘇州常熟縣楊尖鎮等。下席裔孫有遷往鳳陽泗州,上海松江等。


至此東山席家逐漸向周圍地區擴展,以後江浙皖魯一帶凡有席姓者,往往都出自於蘇州洞庭東山。


由於長年不受戰火干擾,從明中期以後,東山的人口逐漸增加,土地漸趨緊張,東山子弟就開始外出經營。


明萬曆年間,武衛將軍27世裔孫----吳郡名士席怡泉有子左源和右源者,經數十年的經營,終於開創一個以席家為首的洞庭商幫,北與晉幫相媲美,南與徽幫相抗衡,於是在史書上便有「遍地徽商,鑽天洞庭」的雅稱。

從此東山子弟多有棄學經商,而漸成習俗。我洞庭席氏也開始長達數百年的經商生涯,左源公和右源公有子本廣,本久,本楨及族中子弟弘江,琮玉等均為當時著名商人。其中本楨等更以幾家之力而賑數省之災,幾經破產,又幾度再起。故我席氏為商不求富甲天下,不求聞達諸侯,但求福澤一方。


從明後期直至民國,席家聞人輩出,其資本活動地域主要以上海青浦和山西清源為基地,以運河,長江為通道,清朝後期由於太平天國運動開始轉入上海。正是這一偶然的戰爭推動,造就了一個金融世家在上海的驅起,其中尤以將軍36世裔孫席元樂這一支最為著名,一門四代數十人均為當時金融界的領軍人物,而其他各支也各有建樹,如席裕福為申報董事長,席素長(守愚)為綢緞公會會長等等。


故上海百家姓一書這樣評論到「席姓在上海雖不是一個大姓,卻是一個知名度頗高,一個幾乎人人經商的家族」。


1949年前後由於政治的原因,席家的子孫開始紛紛遷居海外,數百年來在吳郡一帶創下的基業也由此而告一段落,然祖先留給子孫的那種敢於開拓,敢於奮進,樂觀豁達的精神終使席家的後人在世界各地紮根生存,再創輝煌。


如今的席家子孫既有商業精英,如上海申達公司總裁席時平,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席時濟,香港恆興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席德元等。也有文化名人,如中國當代書法大家席時珞,中國科學院長春化學研究所所長席時權,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學院院長席裕庚,美中交流協會副主席席時鴻等。


我洞庭席氏創姓至今約二千餘年,其間或高仕廟堂,或絕隱山林,或行賈四方,都只是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尋求一種自我的生活。本文只是很簡略的回顧一下我們這個家族二千餘年來所走過的風風雨雨,其實當中的每一段歷史只能由我們每個子孫去細細品味,去感悟。


古人云讀史則能明志,如今的社會總顯得那麼匆匆忙忙,總覺得有無數的慾望需要去征服,有無數的渴望需要去得到。如果我們能在休閑的片刻,望一望我們祖先走過的路,了解一下我們自己的歷史,看看我們這個普普通通的姓氏後面,蘊藏著多少失去的記憶和輝煌,或許在了解我們家族歷史的同時,也能給我們現在的生活有所啟迪。


東山席氏:洞庭商幫之最


洞庭東山,本是伸向太湖的一個狹長半島,地形酷似地中海北岸的亞平寧半島。一年四季,鮮花盛開、瓜果滿園。秀麗的湖光山色,靜謐的田園美景,是生產溫柔旖旎故事的最佳工廠。據傳,早在2000多年前,越國大夫范蠡在助勾踐滅吳後,急流勇退,曾攜西施泛舟太湖,在此漁隱。


明清兩代,洞庭東、西兩山共出過2名狀元、1名探花、2名會元和40位進士,還出個「風流才子」——唐伯虎。

不少文人墨客,都把這裡作為他們抒發情感的精神家園,有一部小說叫《橘子紅了》,寫的就是這裡,連大名鼎鼎的「武林高手」金庸,也把他筆下的曠世才女王語鄢安排在這裡出生。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盛產才子佳人的地方,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一個叫席正甫的東山商人改變了這一切,他造就了舊中國最著名的金融豪門,讓雄心勃勃的洞庭商幫崛起於上海灘十里洋場,傳統的文人氣質中融入了一股現代的商業霸氣。


上海在近代被西方人稱為冒險家的樂園,而最冒險的領域莫過於金融業。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一直都是中國和遠東地區最大的金融中心,東京、香港均無法望其項背。從草根金融組織錢莊到現代金融機構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龐大的金融體系和細密的金融網路,牢牢控制著中國的經濟。1946年,上海的存款額佔全國銀行錢莊存款總額的43.5%。巨額資金在這裡集散、吞吐,全國借貸利率和金銀外匯行市也以它為轉移。


在當時,操縱金融王國的是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1874年至1949年的75年間,外資在上海先後開設了大小銀行68家,其中執金融界牛耳的是英資滙豐銀行、德資德華銀行、日資橫濱正金銀行、法資東方匯理銀行、俄資華俄道勝銀行和美資花旗銀行6家,業界稱之為「六國銀行」。外資銀行由於語言、幣制以及商業習俗的隔閡,無法直接與中國商人溝通,於是就僱傭了大量買辦,作為中西方商業貿易的橋樑。


前面提到過的洞庭東山席家,自席正甫開始,在外商銀行作買辦的,祖孫三代以及女婿在內共有14人,先後擔任了上海20多家較有影響的外商銀行中的買辦,成為勢力最龐大的金融買辦家族,也構成中國商業史上一段極具傳奇色彩的艷麗篇章。


席家在明代就是東山商業望族,席端樊、席端攀兄弟「北走齊燕、南販閩廣」,長途販運江南的梭布、荊襄的土靛,名聞京師、齊魯、江淮,成為「貨廛百、艘百、軺車百、僮奴千指」的「所進數千萬緡」的富商。


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後,江南紛亂,東山席氏遷居上海,從「人間天堂」來到「冒險家的樂園」。資本雄厚的席家即經營錢莊,轉入金融領域。洞庭商人在上海設立的65家錢莊中,席家多有股份。席氏不但本身較為富足,而且其姻親洞庭東山沈氏、王氏,木瀆嚴氏,徽商胡氏,湖州許氏,都是當時上海有名的富商。從商業風險的規避來說,外資銀行只有對繳得起數萬到十數萬兩白銀作保證金的人才放心僱傭為買辦。也只有長期經營錢莊的商人,才能有廣泛的市場網路和熟練的業務知識,滿足外資銀行的需要。


1853年,年僅19歲的席正甫為避戰亂,偕兄縉雲、弟縉華從東山到上海,起初是在錢莊當學徒,其後是搞經營,不久自己創辦錢莊。因他們善於經營,錢莊生意日漸興隆,連外商銀行家都很佩服他們的才能。兩年後,經時任英商沙遜洋行買辦的娘舅沈二園介紹,席正甫進滙豐銀行任跑樓(副買辦)。


1874年,席正甫代表滙豐銀行買辦王槐山與清政府商談福建台灣海防借款事宜,最後,滙豐銀行以比當時高得多的利息,借給清政府200萬兩10年期借款。這筆貸款的成功,開創了滙豐銀行政治貸款的先例,將該行從財務窘境中解脫了出來,也使席正甫從此得勢。


清同(治)光(緒)年間,清廷因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國庫空虛,北洋大臣李鴻章奏准慈禧同意後,派天津海關道孫竹堂到上海,向滙豐銀行借款500萬兩銀子。銀行大班麥克利要買辦王槐山負責接洽。思想保守的王槐山從未經手過如此巨額貸款,認為風險太大,同時又不願得罪朝廷,整日愁眉不展,憂心忡忡,竟患了精神分裂症,只得向滙豐提出辭職,回老家餘姚去了。


由於席正甫在業務上的出色表現,上海滙豐銀行決定任命他為買辦,接替王槐山的位置。席正甫能成為滙豐銀行的買辦,除了他具有卓越的經商本領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與當時的上海道台袁樹勛是換過帖的結拜兄弟。洋人很早就明白,要在中國賺錢,與官府的關係必須搞好。


席正甫剛上任,就幹了一件大事。他跟隨孫竹堂到了天津,代表滙豐銀行同李鴻章簽訂了500萬兩銀子的借款合同。指定以全國的鹽稅作為擔保,銀行收回利息,買辦從中賺得回扣,這真是一舉兩得,名利雙收。事情辦妥後,清廷獎勵有功人員,席被賜四品頂戴,賞戴花翎,成了「買辦大人」,同時,自己也得到了上萬兩銀子的好處。


席正甫坐上滙豐銀行第二任買辦的寶座後,完全摒棄前任買辦王槐山的保守做法,投放了六筆政治貸款。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巨大的戰爭賠款把清廷逼得走投無路,李鴻章又派人找到了席正甫,提出再次向滙豐借款160萬金鎊,席也爽快地答應了。以後清廷竟把滙豐銀行作為錢袋子,國庫一緊,馬上派人找席正甫。從1877年到1895年的18年間,席正甫代表滙豐銀行投資給清廷的六筆巨額政治貸款,竟達610萬金鎊、1100萬規銀和438萬銀元。席也進一步得到清廷賞識,被賜予二品頂戴,賞穿黃袍馬褂,成了「紅頂買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延古堂李氏藏書
書話即人生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