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節之後,內蒙古菜籽「穩中上漲」?

春節之後,內蒙古菜籽「穩中上漲」?

2017年已經悄然離去,回首往昔,菜籽從昔日長江流域「千金難得」到如今內蒙菜籽「無人問津」,為何菜籽價格如此「難捉摸」,以往年份內蒙古菜籽年後都會出現一波漲勢,那麼2018年內蒙古菜籽重獲「昔日榮光」么?接下來,由筆者帶領大家逐步分析。

我們先分析一下為何菜籽從昔日長江流域「千金難得」到如今內蒙菜籽「無人問津」?我們先從2016-2017年冬播菜籽的種植開始說起,由於當時菜籽市場整體購銷不佳,利潤大打折扣,加之國家對菜籽補貼政策取消,致使各地農戶種植菜籽積極性降低,致使整體菜籽種植面積減少。眾所周知,2017年冬播菜籽春收結束,菜籽整體產量減少,供應縮減,但當時各地內陸地區油廠及小榨油作坊對菜籽仍有較高依賴,畢竟,2016年菜油市場仍然堅挺,致使春收之後,各地油廠及貿易商哄搶菜籽,也導致當時菜籽價格一路飆升。但貿易商依舊是理智的,他們清楚,一旦春播菜籽面向市場,那麼南方的冬播菜籽價格會受到打壓,前期收購的高價菜籽也將穩中下跌。不過,好在內蒙地區在2017年受到天氣影響,整體乾旱,當地菜籽不僅產量不高,而且質量偏差,而新疆地區菜籽雖然整體並無大礙,但貿易商的快速地收購動作,讓北方的農戶都開始對自己菜籽產生自信,挺價惜售。當然,新疆籽依然穩定的消化結束,但內蒙古地區菜籽整體質量偏低,小榨油壓榨顏色發黑,致使各地油廠對其菜籽需求縮減,僅內蒙古當地相對較好的菜籽逐漸流入其他地區。當然,內蒙古地區菜籽銷售不佳,主要原因在於自身,除了自身菜籽整體質量偏低意外,當地農戶對自己菜籽的認知偏低,前期挺價惜售,致使該地區菜籽整體錯過了最佳銷售時間,加之2017年11月開始,二連浩特及滿洲里進口菜籽的大量流入,其菜籽出油及質量上的優勢,致使其搶佔了原本內蒙古的菜籽市場。

當然2018年菜籽仍有市場需求,很多人會問,按照以往經驗來,看內蒙古菜籽年後會漲?不是么?筆者認為,上漲基本不可能。雖然2017-2018年冬播菜籽整體種植時間因當時天氣影響而受到推遲,加之長江路流域菜籽種植面積減少,這些對內蒙古本地菜籽是一個利好的因素。但上文闡述過了,內蒙古本地菜籽整體質量偏低,整體市場對其需求性自然會大打折扣。並且我們從菜油與菜粕後市來看:菜油方面,隨著春節結束,各地終端仍會多以消化自身油脂為主,對菜油需求不會立刻回升。另一個,菜粕方面,現階段進口顆粒菜粕大量流入國內,衝擊市場,加之各沿海油廠的進口菜粕庫存偏高,催促下游執行提貨,致使各地飼料廠及水產養殖的庫存整體上漲,而我們都熟知每年4-5月才是水產養殖需求的旺季,此時才是菜粕需求的旺季。但菜粕可替代的豆粕,由於催肥期基本結束,豆粕需求偏低,菜粕價格高企,代替的可行性降低的同時,菜粕在這方面的需求自然會減弱,自不會給各內陸地區油廠以喘息之機,進而使得各地內陸油廠開機的積極性下降,直接導致內陸各油廠對國內菜籽的需求持續低迷。同時,我們還不能忘記北方口岸的進口菜籽,無論其出油率、油脂顏色、出粕率還是水雜都是能夠在國內任何地區數一數二的,加之5月後新季冬播菜籽上市,無論從運費上還是從質量上,都優勝於內蒙古菜籽,致使貿易商和小作坊的選擇大大增加的情況下,各位讀者還覺得內蒙古菜籽還會漲了么?

綜上所述,內蒙古菜籽的未來或許仍會前途慘淡,自身質量偏低,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上,競爭力偏低。同時,內蒙古貿易商之間傳聞頻發,農墾局會在年後下調自己菜籽價格,這對內蒙古的農戶來說又是雪上加霜。若此事為真,那就意味著,內蒙古地區整體菜籽價格只會穩中下跌,而若此事僅為傳聞,但就當地農墾局菜籽存量而言,上調的空間是有限的,畢竟農墾局現菜籽存量也在10萬多噸,又能有多少銷售給合適佳油廠呢?若全部銷售,也僅僅是維持現階段價格而已。那麼內蒙古的菜籽價格仍如上文所說,穩中下跌仍是大概率事件。(中國糧油信息網 韓宇)

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糧油信息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福島縣產大米擬取消全面檢查

TAG:中國糧油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