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蒙古特色樂器——火不思

內蒙古特色樂器——火不思

火不思,聽名字確實很奇怪,可它的的確確是一件樂器。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漢元帝時,王昭君去匈奴和親,曾彈奏琵琶。胡人對王昭君很尊敬,因此對她的琵琶也很珍視,便模仿它作了新的樂器。可又因其粗陋,又不相像,起名「渾不似」。

火不思之名始見於元朝,在元代被尊稱為國樂,並在明朝、清代繼續發展。尤其在清代,火不思十分盛行。

可惜的是,清代後,火不思逐漸失傳。現在的火不思,是新中國成立後重新研究製作的,與傳統的火不思有些不同。

火不思有這這麼悠久的歷史,可它的發展卻不容樂觀。它主要在鑲黃旗傳承和發展,卻也不足十餘人。

我想,火不思的發展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也需要一些新生力量。希望在不久之後,能在大的舞台上看到火不思的身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鳥別慌 的精彩文章:

TAG:菜鳥別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