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上貴姓?這也曾是一個問題!

皇上貴姓?這也曾是一個問題!

皇上貴姓?這也曾是一個問題!

作者:段志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教師)

乾隆四十六年,江西蓮花廳同知盤獲一名遊方僧人曇亮,在行李中搜出一本《鎮壇大悲法水》,一本《南泉秘旨》。地方官發現,這兩本書非同小可,因為不但其中多有不經之論,而且還畫了一道符,上書天皇、地皇、人皇字樣,人皇下面注有小字:趙弘曆。

清代避諱甚嚴,直接書寫皇帝的名字已是悖逆大罪,這本書竟然將御名冠以趙姓,自然罪在不赦。審訊後得知,編寫這兩本書的是早年一位僧人心光,畫符的意思是以天皇統管星宿,以地皇統管土地,以人皇統管人丁,倒也無甚新意。

大概在40多年以前,心光將其傳給了徒弟明學,明學看到經書已經破爛,就令徒孫續先重新抄寫。抄寫之際,明學想當今人皇自然就是乾隆皇帝弘曆,雖然不知道皇上家貴姓,但既然《百家姓》以趙為首,大概皇帝就姓趙,所以讓續先在人皇下面,添寫了趙弘曆三個字。後來這兩本書歸了明學的徒弟慧定,卻被曇亮竊去,直到案發。

這個案子的結局沒有懸念。此時明學還活著,年紀已很大,也得與慧定一併凌遲處死;曇亮攜帶不法書籍,斬立決;抄書的續先已經死了,還要開棺戮屍;其他還有見過經書卻沒有舉報的兩個僧人,也判了斬監侯。

說清朝的皇帝姓趙,看起來像個笑話,不過清朝的臣民,其實不一定都知道皇帝姓什麼,而且認為皇帝姓趙的,肯定不止明學一人。

清代宗室昭(1776-1833)寫過一本《嘯亭雜錄》,裡面說時任兩江總督的鐵保「考其宗譜,乃知其先為宋英宗越王之裔」,因為金滅了北宋,所以把這一支趙氏遷到了東北。鐵保系滿洲正黃旗人,董鄂氏,舊譜為覺羅氏,如果他都認為自己是宋代皇室之後,那麼牽連之下,愛新覺羅家的血統也就很可疑了。

不止滿人,漢人中也有類似的說法。與昭大致同時的姚元之(1773-1852)在《竹葉亭雜記》中說,滿洲崛起之初,有黑津人來投,後來也成為覺羅氏的一部分,而黑津即「徽欽」二字,是被金人擄去的徽欽二帝之後。黑津就是今天的赫哲族。

這個傳說大概流行得非常普遍,而且滿人中間相信的並不少,有些人甚至說「覺」即是「趙」的發音,因為滿人讀不準漢字才念成了「覺羅」。

進入民國以後,許多留在東北的愛新覺羅家族後裔改姓為「趙」或「肇」,好像更證實了這種猜想。

這些說法已被現代滿學學者證偽,覺羅氏出自女真已成不爭的事實。可是在清朝,不但民間對皇家到底姓什麼有過迷惑,就連官方記錄裡面,也並不是一直清楚的。

明代的官方檔案多記載努爾哈赤姓佟或童,朝鮮方面的史料則有佟、童、崔、雀幾種說法,也有記載說胡人無姓的。在清代早期的官方記載裡面,說愛新覺羅的祖先乃仙女吞果得孕而生,長大之後母親賜姓為愛新覺羅,並說愛新即漢語所謂「金」,覺羅才是真正的姓。乾隆時候重新編寫滿洲歷史,也說覺羅是姓,愛新是徽號。

其實不管清代皇帝究竟姓什麼,滿洲所謂的「姓」與同時漢人的姓氏概念並不相同。粗略地說,「覺羅」既是姓氏,也通過分等來表示爵位或與皇室關係的遠近,愛新覺羅則是覺羅中比較高貴的一支。

滿人的名字一般不會冠姓,而清代統治者的「夷狄」身份,首先體現在愛新覺羅這個一望而知不是漢人的姓氏上,所以一般臣民無從知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即便是知道皇上「貴姓」的人,也可能會有種種猜想。清末文廷式做過珍妃的老師,與宮廷關係密切,他認為所謂愛新覺羅就是新羅的詳文。

他舉證說,史籍記載女真的皇帝完顏氏來自新羅,本來姓王,即完顏二字之合音,因為新羅產金,所以國號為金。既然大清源於女真,自然也是新羅之後,而且愛新覺羅漢譯為金,而《唐書》記載新羅王也姓金,一脈相承,可見清代皇帝本來就是朝鮮人。

姓氏問題困擾的不只是清朝。元代王惲曾經寫過一篇《請明國朝姓氏狀》,說自古的君王都會推原世系,以明姓氏,我朝國土無遠弗屆,可是國朝姓氏亦然「輝潛未發」,臣民無從寄其仰慕,實在不成體統,理應請皇上昭告天下。

從成吉思汗統一諸部、建立大蒙古國,到王惲寫這篇奏疏的時候,已經過去60多年了,蒙古鐵騎橫行天下,臣民卻連皇帝姓什麼都不知道,這其中的原由,恐怕不能僅僅以統治者的顢頇糊塗來解釋,而明學為什麼會覺得清朝的皇帝該姓趙,大概也有百家姓之外的原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若像說的是個毫無廉恥的街頭小混混,蔣憑什麼能一統全國?
對中國主流社會影響最大的非儒非道非佛,而是法家韓非子!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