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飛機和子彈的速度相等,且兩者平行,如果在飛機上用手去拿子彈,能拿到嗎?手會受傷嗎?

當飛機和子彈的速度相等,且兩者平行,如果在飛機上用手去拿子彈,能拿到嗎?手會受傷嗎?

其實,在我們初中的物理課本上,曾經記載過一戰的時候,一國的飛行員感覺臉上有蒼蠅,於是用手去拍,結果發現是一顆子彈。因為子彈和飛機的速度和方向相同,所以理論上子彈相對於飛機來說,就是靜止的。

這個故事在關於戰爭歷史的書籍里屢見不鮮。想來是事實的可能性很大。

據說,就是由於這次事件,使得後來的飛行員都開始攜帶手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變成真正意義上的空軍。而在這之前,飛機只是用來偵查而已。

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飛機的方向和子彈的方向是相同的。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子彈射出的時候,有沒有旋轉?

只要槍管含有膛線,那麼子彈就會旋轉。只有後膛槍和和槍管里的膛線更配。膛線又名來複線,雖然很早就被發明出來,但很遲才普及。因為如果是前膛槍,子彈從槍口進入有膛線的槍管會極大減慢子彈的裝填速度。影響戰場實戰的發揮。

所以,為什麼早起西方軍隊打仗,為什麼要排著整齊的隊伍互相射擊而不尋找掩護?因為那時候用的是滑膛槍。槍管大多沒有膛線,子彈射出的時候自身並不快速旋轉。(如果你看過陀螺,就知道越高的的旋轉,越是會帶來一種穩定狀態。)

而正是由於沒有膛線的前膛槍射出的子彈,其方向不容易確定,所以只有靠「排隊槍斃」的方法,才能提高子彈的命中率。這樣不穩定的子彈,就談不上所謂「和飛機的方向一致了」。

而在一戰的時候,後膛槍已經被普遍使用。子彈倒是可以穩定地保持方向和速度,但如果真的有飛行員拿手摸,會不會出現彈跳呢。

你可以想像你用手去摸一個飛速旋轉的陀螺,看看會怎麼樣。一般情況下,陀螺失去了旋轉的力量後,就變得東倒西歪,然後就慢慢停了下來。這類似於飛行員手摸子彈後產生的彈跳。

所以,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在一戰中,那顆和飛機並駕齊驅的子彈飛到飛行員臉上的時候,自轉已經開始減慢,所以變得有點不穩定。給飛行員的感覺就像一個蒼蠅一樣小蟲子在臉龐躁動。此時飛行員用手拍它,不會感受到子彈太大的自轉。

正所謂事有湊巧,所以一戰時候的那個飛行員應該是接到了子彈,手也並沒有受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逸見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如果沒有大肆殺戮功臣元勛,朱棣還會造反嗎?

TAG: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