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外網友論:為什麼亞洲沒有能比過牛津劍橋的大學?

國外網友論:為什麼亞洲沒有能比過牛津劍橋的大學?

導讀:在2月6日英國教育雜誌《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發布了2018年的亞洲大學排行榜。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居第一,中國清華和北大包攬亞軍和季軍,日本只有東京大學躋身前十,排名下降1位,降至第8位。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是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但是,我們的名牌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在2017年排行榜里,中國只有兩所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排名第48和71位。對於我們來說,教育發展還是任重而道遠!下面來看看國外網友是如何回答的!(以下不代表個人觀點)

國外網友回答:

Chia(MBA劍橋商學院)

因為亞洲大學沒有足夠多的知名校友來宣揚母校的名聲,不過很快就會有了。教出過許多名人大亨是著名大學的基本特徵。許多家長和學生申請這些大學是因為他們想走這些知名人士走過的相似的道路。

如果你申請斯蒂芬?霍金任教的大學,或者是美國總統畢業的大學,你會更容易擁有一個好的未來。至少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你和這些偉大的人有相似的起點,那麼你可能有潛力和這些人一樣成功。

這與亞洲大學的未來有什麼關係?亞洲是一個幅員遼闊、國家和地區差異巨大的大洲,但有一個普遍的趨勢和原則值得注意。

在現代亞洲,有三波創業浪潮。

第一波亞洲企業家沒有大都沒有受過教育。在亞洲的許多國家,沒有接受過重點教育,這反映了當時在亞洲獲得高等教育的困難。新加坡的陳嘉庚是個突出的例子,他在1920年達到了14億美元的資產凈值,但他只在他所在的村子的學校里讀過書。

第二波亞洲企業家大部分(少數是例外)在海外接受教育。這些企業家在多數出現在戰後繁榮期,屬於70後。隨著世界的開放,聰明而負有抱負的人越來越多地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大學的學習和人脈的機會, 並抓住了這些機會。印度首富穆凱什?安巴尼就接受了斯坦福MBA教育,隨後中途退出。

第三波亞洲企業家,也是正在崛起的一波企業家,是那些在本地受教育的人。第三波尤其有趣,因為它們反映了國家心理的模式轉變。這些企業家往往是在國家經歷了政治、經濟和教育改革之後出現的。

這些人在當地接受教育,不繼承家族企業,能夠在全球競爭環境中白手起家建立起大型企業。可能會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感覺,獲得成功沒有必要去外國的名牌大學了;本地大學的本地網路就已經足夠了。成功如的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校友們已經開始產生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印度最好的科技學校比常春藤聯盟培養出更多的企業家? 當你可以選擇一個亞洲常春藤聯盟時,為什麼要去哈佛?常春藤大學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會退下神壇。但越來越多的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選擇了當地的選擇,並成為當地社區成功的榜樣。

Luke Svasti(羅格斯大學)

樓上的回答很好,分析的很到位。但是,我想補充一些觀點,因為我覺得雖然他和別人的回答都很有力,但並不能完全解答這個問題。他們解答了為什麼亞洲的大學可能打敗牛津劍橋大學或常春藤大學,但他們並沒有解決你的第二個前提所產生的矛盾——鑒於東亞歷史上的豐富的教育遺產,邏輯思維教育應與其對等。

簡單的回答就是:總的來說,我認為西方的教育傾向於允許和支持批判性分析思維,以及通過使用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方法來解決更有創造性地問題解決。我記得在我19歲的時候,我面臨著報考大學抉擇,我試著去諮詢一些高年級學生(他們的專業都是我感興趣的專業,比如政治科學和歷史)。他們關於亞洲教育的回答是:雖然教的很好,但有一些「話題」只會草草一筆帶過——而且這些課程普遍考的都是死記硬背的內容,老師課上講的東西也大多由他自己領導。很明顯,這樣的方法對自然科學可能效果不錯,但是對於社會科學來說,這樣的方法並不是很有幫助。

上述所說只代表我個人經歷,但總的來說,亞洲教育和教師的教學法里並沒有強調批判性思維。在研究新點子時,批判性思維是非常非常必要的。許多東亞大學都注重培養「數據」;也就是說,關注並提升排名系統的可量化的方面來增加自己的排名。其次,死記硬背很快成會被淘汰。今天,教育的重點是管理技能、行政工作和資源管理。西方的大學,就當代的性別觀念、工作能力培養、課程喜好程度和文化變遷進行著探討,非常適合培養學生,而我的觀點是,大多數亞洲大學都不是這樣。這並不是說亞洲的大學或教師在現代世界中沒有立足之地,而是說比起這種批量生產學生計劃性的教育方法,我們應該重新評估現代大學應該怎樣在社會中扮演合適的角色。

不過,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討論和控制。首先,「教育」的概念在東方與西方完全不同。從表面上看,教育的目的是創造一個良好的公民和勞動者——一個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但如果你認為東西方社會是如此不同,那麼他們的教育體系自然也就不同了。在某種程度上,你的問題是在拿蘋果和橘子比較。但是,排名系統試圖將大學從世界各地的大學中引入,這樣讀者就能感覺到有共同的特徵。很有可能,但這有點像將豐田凱美瑞與日產GTR相比較。兩者都能開得很好,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車子。牛津與清華可能在紙上比比,但它們是如此不同的學校,任何可計量方面的差異都是沒什麼可比性的。

第二件應該討論的事情是,整個世界都有過西方殖民歷史——確切地說,這個世界是講英語的世界。如果美英文化和經濟體系形成全球「規範」,那麼他們最好的大學也將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排名在本質上是循環的,因為他們培養出的大學生,能夠在這種文化「規範」中表現最好。如果英美文化是「規範」,那麼自然他們的大學從起點就已經有了很大的優勢。

我不知道亞洲的大學是否需要與牛橋或常春藤競爭。對於不同的文化來說,學校體系也迥然不同。這不一定是壞事。我認為印度的伊利諾伊理工學校是實用功能主義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然而,恐怕上不了《紐約時報》的百大名校榜。我個人的觀點是,牛津劍橋和常春藤學校(以及大多數西方學校)的一些方面如曝光度、批判性思維發展和創造性確實很難被超越,雖然可能在某些榜單中其它的亞洲學校排名超越了,我依然認為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不如我們。

關於教育還有很多能說的內容,但我希望我這是一個足夠完善的答案。

Anirudh Ramachandran Kadayam

曾幾何時,亞洲繁榮昌盛,各機構為了教育而傳授教育。現在,教育在亞洲很重要,但只有那種「有價值」的教育。在過去的200年里,哈佛和牛津大學已經成為富人和學者擴展他們思想的地方(人們可以爭辯說這正在改變,但這是普遍的事實)。所以你必須重新考慮關於亞洲的假設,因為那裡的教育不受重視。金融穩定是有價值的,某些形式的教育也是同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濕騎驢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戰機被擊落!飛行員喪生,現場畫面曝光,殘骸成灰燼!
越南裔士兵的生母赴美參加其葬禮簽證遭拒,網友評:美國愛你嗎?

TAG:老濕騎驢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