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勝:年的記憶

王勝:年的記憶

年的記憶

文/王勝

隨著幾聲咋咋乎乎的炮響,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了。忽然回想這幾年都是怎樣過的年,卻模糊的一塌糊塗。反倒是小時候留存在記憶當中的年,不斷縈繞在腦海中,異常清晰,翻來覆去的總能感覺到它的模樣、滋味、色彩,甚至聲音。

小時候的年開始的很早,一進入臘月,就不停翻著月份牌數著日子,大人們也會在炕頭上盤算著準備置辦年貨,精打細算的列著清單,老人們則不斷挪騰著火炕,一知半解的傾聽著,密密麻麻的心思卻爬滿了一臉皺紋。年貨的置辦一般需要等到趕集的日子去集貿市場,市場上貨很全,人也很多。孩子們怕跟丟了大人,一隻手緊緊拉著自行車後架,眼睛卻不聽使喚的四下張望,一時不注意,往往碰上了突然停住的自行車後輪,褲子上便留下了一條不深不淺的土印。大人們一家又一家的看著年貨,不斷詢問著價錢,直到選好了年貨,哆哆嗦嗦的從懷中摸出幾張疊的很是整齊的紙幣,數了又數,直到一伸手交給貨主,緊巴了一年的日子彷彿一下子便舒展開了。年貨的置辦往往需要幾次趕集才能湊齊,孩子們跟屁蟲似得纏著大人,而每次也會在閃閃爍爍的哀求眼神下,得到一些諸如猴臉面具類的玩具,或者是糖葫蘆類的小吃。

年貨的採集只是漫長置辦的前奏,那時很多都是半成品,需要在整個臘月不停的加工。花生、大豆一般都是生的,在年前,燒起大鍋,倒進少半鍋綠豆大的砂子,待砂子熱了,將用水泡展了的大豆放進鍋里,鐵鏟子吱吱扭扭的翻著鍋底,大豆便斑斑點點的染上了一些又紅又黑的顏色。孩子們總是守在灶台前,一旦有不乖巧的豆粒跳到灶台,便迫不及待的抓起放到嘴裡,燙乎乎的嚼出了滿口豆香。乾乾淨淨的花生,用各種調料煮好又晾乾的瓜子,山上摘來的榛子,也是一鍋又一鍋的炒好,留出一部分擺在桌子上,剩下的大人們就東轉西移的放到了孩子們不易發現的地方。月餅也是很少去買現成的,從家裡拿上白糖、麵粉、胡麻油,提上鐵桶,跟著大人去村裡餅鋪加工月餅、糕點,餅鋪的生意很火,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油香味。臨近年末幾天,母親總是心疼的指著柵欄中的幾隻雞,嘟嘟囔囔的篩選著為數不多的幾隻公雞和不肯下蛋的母雞,父親早已磨好了菜刀,等著宰殺那幾隻可憐的雞。孩子們一邊興奮的瞅著雞脖子上流出的殷紅血水,一邊極不情願的挑選著地上看似漂亮的雞毛,一把一把的交給母親留著綁撣子。遠處偶爾還會有幾聲撕心裂肺的豬嚎,不知是哪家人正在殺豬,倒是大人們高高興興的叫嚷著,直到豬的哀嚎變成一股股的肉香。

那時市場上很少有人賣對聯,即使有,也很少有人買。人們多數是買好紅紙,按照單扇門、雙扇門提前裁好紙,拿到大隊部,讓村裡書法好的人來寫。這幾個人,往往是一些上了年紀讀過幾年私塾的老人,用青筋暴露的手指提起乾瘦的筆桿,在硯台里一翻筆頭,像是飽蘸了一輩子的力量和知識,刷刷的往紅紙上寫著濕潤的黑字。順著滑落在鼻樑上老花鏡片的上沿,那些黑字則曲曲繞繞的形成了一些靈動的生命。糊燈籠也是年前一個重頭戲,大人們用剪好的鐵絲,七扭八扭的便搭成了一個燈籠的輪廓,再用細鐵絲反覆的連接著,形成了一個外觀為圓球,內部又有幾個類似橢圓形狀的孔洞。紅紙糊住各個橢圓孔洞,用綠紙粘在橢圓孔洞與外部圓球連接的部位,再用毛筆往紅紙上點上幾個黑點,綠皮、紅瓤、黑子的一個西瓜燈便有了雛形。再用高粱桿編織一個五角,花花綠綠的拴上五個剪好的紙繡球,往西瓜燈上一套,漂漂亮亮的一個燈籠就等著掛起來了。更有年長的老者用滿是老繭和裂口的雙手,花上半個月的時間,糊著六個角或者八個角的走馬燈。走馬燈的每個角貼著精美的窗花,放置在燈籠里的煤油燈或蠟燭一點著,熱氣便驅動著走馬燈悄無聲息的轉了起來。孩子們則是用高粱桿歪歪扭扭的搭成五角,添亂似得也糊成了一個簡單的五角星燈籠。

臘月二十三小年一過,人們便開始掃房土、洗衣服、糊窗戶、貼窗花、擦玻璃、貼年畫,煤煙熏了一冬天的房屋頓時有了一番煥然一新的氣象。孩子們把一鞭小炮一個一個的拆下來,用一根冒著青煙的香來來回回的點著。遇到不響的啞炮,小心翼翼的撕掉一層層紙皮,把火藥磕到石頭上,香頭一戳,呲呲的青煙下便閃出了一片灰黑。日子慢悠悠的過著,大人們卻張羅的忙忙乎乎,不知不覺中年三十就來了。掛燈籠、熬漿糊、貼對聯、拌小菜、蒸饅頭、拌餃子餡,全家人樂樂呵呵的忙碌著。孩子們盯著掛鐘計算著時間,待饅頭一出鍋,毛手毛腳的用一顆大料蘸著紅墨水在一個個饅頭上點著紅點。臨近中午,心急的人家乒乒乓乓的響起了鞭炮,此時香噴噴的飯菜也擺滿了一大桌子,大人難得的打開一瓶白酒,孩子們更是瞅著杯子里滿是氣泡的小香檳,小心翼翼的端起了杯子。餃子里總是包著一兩個硬幣,咔嚓一下咯住了牙齒,便引來一片東倒西歪的笑聲。

年三十也有熬夜的習俗,鄰居幾家往往是聚在一起,男人們嘻嘻哈哈的打著撲克,女人們東長西短的聊著天,孩子們則是盯著長著兩條眉毛的電視機,目不轉睛的看著春節晚會,不時爆發出的哈哈大笑蓋過了一屋子瓜子皮的破裂聲。春晚一結束,電視便下起了滿屏雪花,大人們仍舊往臉上粘著紙條,孩子們的眼皮卻已經重重的抬不起來,於是,清醒的仍然清醒,迷糊的越發迷糊。懵懂中不知道怎麼地就被大人晃晃悠悠的領回了家裡,只記得家家戶戶門口搖搖曳曳的閃動著五顏六色的燈籠。

一聲清脆的二踢腳聲,震得人們開始窸窸窣窣的穿衣起床,外邊的鞭炮也和屋裡的哈欠似得一陣陣此起彼伏。孩子們穿上新衣服,到院子里和父親一起點旺火,簇起一堆干油菜籽桿,放上一把柏樹枝,火堆里噼里啪啦的響著,升騰的熱浪烤的身上暖烘烘,臉上也僵僵的映出了幾片笑容。孩子們往還是通紅的灰燼里扔進了幾個小炮,啪啪的濺起了一團煙霧和火星,直到父親的一聲呵斥,趕忙蹦到燈光下拍打著自己的新衣。母親一疊好被子,便手忙腳亂的生火做飯。孩子們躲在屋檐底下,捂著耳朵連蹦帶跳的看著父親響著二踢腳。炊煙懶洋洋的爬出煙囪,慢慢騰騰的一伸腰,卻被突如其來的炮聲嚇得沒了樣子。初一的早飯很是簡單,孩子們吸吸溜溜的吃上一碗餄餎,便跟著父親去親戚家拜年去了。一路上,但凡碰見熟人,總是老遠便扯著嗓門問好,眼睛卻盯著對方別彆扭扭的新衣。孩子們進入親戚家,問好後就會被抱上炕頭,手裡硬是塞上了一塊糕點,還有幾角壓歲錢。大人們問候著親戚老人的身體,閑扯著地里的收成。及至離身時,親戚們還會給孩子們的兜里抓上一把糖塊或者乾果。一上午幾家轉悠下來,一把把的乾果、糖塊、紅棗裝進了兜里,肥肥大大的衣服,卻也鼓鼓囊囊的撐出了一些分量。

初二的早上,大人們會領著孩子們去祖墳上祭拜,擺上幾碟小菜,幾碟饅頭,上香、磕頭、燒點紙錢、點燃幾個二踢腳,掰碎一個饅頭灑向墳頭,然後不緊不慢的收拾了東西帶著孩子們回家。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去外村的親戚家拜年,大人們自行車上帶著最小的孩子,大點的孩子則是滿頭大汗的跟騎在後面,呼呼的熱氣來回噴了一路。

日子有滋有味的一天天過去了,新衣服也油漬麻花的留下了一片片印記,灰撲撲的失去了新鮮的色彩,而滿嘴的油光卻泛出了一片豐滿的紅潤。及至有消息靈通的大人街頭巷尾的轉告著元宵節的大戲是由哪個劇團演出,人們盼望的正月十五也將到來了。孩子們對咿咿呀呀的戲曲並不怎麼感興趣,只是在演出前三五結隊的溜進後台,掀開門帘偷偷望著正對著鏡子塗著油彩的演員,忽然一張嘴角都畫到了耳根底下的大花臉扭過來,惹得孩子們大笑起來。戲曲一開始,來自三鄰五村的人很多,在戲台底下高高低低的抬起了一片黑烏烏的腦袋。孩子們則是游魚似得在人堆里鑽來鑽去,最後盯著小商販們在劇院門口擺放的各種玩具、小吃一陣陣嬉鬧。幾張灰濛濛的撞球桌子旁,穿著牛仔褲的大男孩們撅著屁股繞來繞去,幾顆坑坑窪窪的撞球,不情不願的被球杆推來撞去。直到戲曲結束時,總會有幾個大人們拉拉扯扯的,那是碰見了外村來看戲的熟人,硬是讓去家裡吃飯。大戲一唱就是四五天,大人們也著了魔似得時不時哼上幾聲,孩子們卻是盼望著縣城十五前後表演的紅火。紅火正名叫做社火,各鄉、各個單位,以及縣城的各個社區每年都會精心組織,舞龍、舞獅、登高蹺、劃旱船、扭秧歌,一隊一隊的排出了好幾條街道。人們穿著紅綢綠緞做好的衣服,塗著濃濃的油彩,在鑼鼓的節奏里扭動著。還有扮演媒婆的隊伍,幾個大老爺們,厚厚的油彩遮住了滿臉皺紋,臉上畫了一顆黑黑的大痣,頭上戴著顫巍巍的花朵,穿著綠褲紅襖,拿著一根長長的煙槍,東顛西翹的拽著兩旁俊俏的大姑娘,引來一陣善意的謾罵和浪一般的笑聲。幾個不到十歲的小孩,打扮成俊俏的書生、童子,乖呼呼的立在大人們肩頭上的一個支架上,還時不時拿起手中的扇子揮動幾下。

總感覺小時候的元宵節是年裡最紅火熱鬧的幾天,除了能看上縣城的社火外,還能賞花燈、猜燈謎,正月十六晚上縣城還會在郊外響桿。那時的響桿並不完全同於現在的放花,禮花也會有,但數量不多,倒是焰火要多了許多。在早就拉好隔離繩的一大塊空地四周,高高的樹立起四個架子,每個架子閏月年為十三層,其他時間為十二層,架子上一層一層的綁滿了焰花。時間一到,一根火苗竄到了一個架子上,霎時,尖利的鑽天猴、暴躁的閃光雷、嬌艷的煙花在架子上一層一層的綻放出來,肆無忌憚的刺激著人們的耳膜和眼球。四個架子上的煙花層出不窮的燃放著,亮透了厚厚的一團煙霧。及至最後,立在廣場中心的幾個水缸粗的煙花便吱出了幾樓高的火花,伴隨著天空中突然炸開的幾個絢麗禮花,人們的歡呼也掀翻了整塊大地。

元宵節一過,鬧騰騰的村莊便會逐漸平靜下來,鞭炮的硝煙和燉肉的香味也隨之淡了下來。年,過完了,卻遠遠沒有結束,因為那些記憶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即便十分樸實,但卻不乏精彩;雖然已是遙遠,但卻依然清晰。

作者簡介:

王勝,男,河北蔚縣人,1976年11月出生,畢業於保定電力學校,1997年進入張家口發電廠參加工作,任電力運行專業工程師。繁忙的工作之餘,喜歡閱讀和文學創作,現為張家口詩詞協會蔚縣分會成員、寶玉文學社成員。

雪絨花原創文學,以獨特的文字表達個體獨到的發現,盡現漢語言文字之美、思想之明,提倡自然、樸實、本真、唯美。小說、散文要求在5000字內,優秀稿件可以適當放寬;詩歌要求一次投稿3-5首(或50行)以上;同時,請發120字以內的作者簡介及個人清晰生活照片一張。投稿請一律按要求格式發到指定郵箱,同時請加主編微信號(驗證時須加註實名並註明「投稿者」字樣),微信僅用於發送文章鏈接及稿費,不閑聊,不接受投稿(稿件要求原創首發,未在其它微信公眾號上發表過,杜絕抄襲,文責自負。能提供與詩文內容相契合的圖片者優先選用,文章請用word或wps文檔,以正文+附件的形式發送;圖片或照片請用JPG的格式單獨以附件的形式發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絨花原創文學 的精彩文章:

王蘭芳:最後的小腳
張國民:二木匠

TAG:雪絨花原創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