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春節是逼婚的大好時節?

為什麼說春節是逼婚的大好時節?

1.

前幾天,看到一則有趣的報道,說有個北漂的妹子,辛辛苦苦地工作了一年,開開心心地回家過年,年紀也不大,不過是二五芳齡,可到家才沒幾天,老媽就逼著她嫁給一個男同性戀。

妹子給氣壞了,年夜飯都沒吃,就離家出走啦。

最讓她氣憤的是,她老媽說,等你出嫁了,你弟才好娶老婆啊——說到這兒,可能有的朋友立馬就明白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國內某些偏遠地區,居然還存有「姐姐出嫁後弟弟才能結婚」的習俗,確實讓人大開眼界。

說到逼婚,不由讓我想起了另一則新聞,去年的同一時間,在加拿大墨爾本的一家報紙頭版上,刊出了一個整版廣告,上書:

兒子XXX,回家過年吧,爸媽再也不逼你結婚啦!

可以想像,登廣告的是一個「可憐而無助」的中國媽媽,蓋因長年逼婚,逼到孩子都失聯了,只能藉助海外媒體,發表後悔心聲。

但如你所料,這份頗有「創意」卻赤裸裸地寫有兒子名字的公開信,要是沒有被孩子看到倒好,倘若真被看到了,估計明年都不會回家了。

2.

對於類似的事件,相信這段時間,大家都不會陌生。每當春節過年之時,家家戶戶團圓之日,桃花醞釀著盛開之際......對絕大多數的大齡單身狗來說,最繞不開的,莫過於是父母的逼婚。

然而,為什麼相比西方而言,我國會有這麼嚴重的逼婚情結?

除了因為有難得的持續性的假期,有足以繞膝而不是只能通過手機來傳情達意的距離,有無孔不入的七姑八姨和分外熱情的鄰里鄉黨之外......還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眾所周知,對中國人來說,春節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在集體潛意識裡,我們都有一份傳宗接代的重大使命,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春節這麼美好的時刻,自然就成了逼婚的重災區。

另外,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在集體主義文化下,我們容易覺得單獨的自己是破碎的,不完整的,所以要通過跟人相戀,結婚和生兒育女等方式來建立表面的完整,去逃避破碎的心靈——這也是為何很多人明明知道對方不好,還是要結婚的原因。因為我們並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追求完整。

當然,還有一種攀比的心理作怪。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到過年,從電視里的幸福廣告轟炸,到朋友圈的各種祝福,再到隔壁家老同學的新婚大喜.....到處都瀰漫著濃濃的闔家團圓其樂融融之情。這跟自家兒女的獨守空房孤獨寂寞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自然加劇了逼婚的盛況。

更值得一提的是,從利益的角度,很多的家長自身並沒有安全感,覺得女兒更早嫁出去更值錢,兒子早點成家立業可以防老,而不是發自內心地愛孩子。

......

由此可見,在如此多因素的影響下,春節毫無疑問是逼婚的大好時節。

3.

然而,面對洶湧而來的逼婚潮,有的朋友選擇繳械投降,有的朋友繼續堅持自我,還有些朋友則是在搖擺之後選擇了妥協。可等他們進入了婚姻後,又心有不甘,過著很多道學家所宣揚的「將錯就錯」的日子,畢生不只幸福為何物。

其實,那些之所以會妥協的人,表面上是不同意這樣的婚姻,但從深層意識來看,他們同樣是承襲了父母的思想。換句話來說,他們在自己做了父母后,也很大可能會逼自己孩子結婚。

只有真正少數的人,才有勇氣去活出自己的幸福,比如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出生在貧困的農村,通過努力讀書,跳出了農門,去到了廣州。畢業之後,她一直沒有放棄尋找愛情。

後來找了個男朋友,不小心懷孕了。可不久之後,她便發現這個男人的人品有很大問題,並不合適做一生的伴侶,於是毅然決定分手。

大家都勸她別一根筋,可她並沒有委屈自己,而且還一個人把寶寶生了下來。因為醫生說,她的身體不適合打胎。

更讓人的是,因為公司不允許未婚媽媽,她就找了一個人假結婚,花了好幾萬,等孩子生下來之後,又成功離婚了。

做了「離異「媽媽之後,她依舊沒放棄去尋找伴侶。她說,不管能否找到,她都會一直堅強地活下去,活出自己所理解的幸福。

朋友的行為,讓我們想起了王小波的一篇文章:《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文章講的是他去雲南三下鄉時,所呆的農場養了很多的豬。幾乎所有的豬,都忍受著養肥了被斬殺的命運,但有頭豬卻選擇了抗爭。它不但會學人發出汽笛聲,還特別有智慧,成功地逃離了人的捕殺,並最終成為了一頭自由的野豬。

4.

記得去年,蔣方舟和徐靜蕾曾一起上過《圓桌派》,聊起了兩性話題。

蔣方舟當時還不到30歲,徐靜蕾則是四十有二,兩個人都是文藝界的剩女,以才著稱,然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愛情觀。

蔣方舟是典型的我們所熟悉的剩女形象,對於婚姻抱有極大的渴望,對自己的「剩下」也是憂心忡忡,「我還是屬於在兩性市場,還在被挑選的過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徐靜蕾,則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有著獨立而個性的思想,「除非你覺得美麗年輕是唯一的優點,還有你那個男朋友或伴侶膚淺到只重視年輕貌美,但我不會,社會和父母都沒有綁架我們,是我們綁架了自己。」

確實,在眼下的中國,蔣方舟所表達是主流的婚嫁思想,真實得就像是我們身邊的鄰家妹子,我們完全可以理解,但我們更應該看到,那些真正獨立自信到值得我們送上掌聲的女性。

正是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女性,讓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包容,繼而點亮越來越多女性的幸福路。

5.

在百萬暢銷書《真實的幸福》一書里,作為積極心理學之父的約翰·戈特曼強調,婚姻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獲得幸福。

然而,書里卻沒有說,如果是不幸的婚姻,帶來的痛苦更是讓人生不如死,如同墳墓。

換句話來說,孤獨確實可怕,但如果為了害怕孤單而結婚,在婚姻里遲早會更加孤獨。因為哪怕是在婚姻里,懂得跟自己相處,也是一種能力。

總而言之,春節將至,年關來襲,並且還有撩人的情人節助陣,這裡還是衷心的希望,所有的單身汪都能擦亮眼睛,頂住壓力,千萬別隨便就上了賊船。

當然,父母的一片好心,我們確實需要理解,但逼婚這種事情,從來都是壓力多過動力。孩子要想結婚,自然比你還著急。孩子如果不想結婚,再怎麼逼也是徒勞無功,而且還會適得其反,導致衝突連連,甚至換來一地雞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萬九 的精彩文章:

又到了說再見的時候
完美的好男人都差一頂綠帽子?

TAG:沈萬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