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兵馬俑竟是秦國特種部隊,大敗戰國最強魏武卒,助秦始皇一統天下

兵馬俑竟是秦國特種部隊,大敗戰國最強魏武卒,助秦始皇一統天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了全國,秦國由一個馬夫創建的西陲小國正式成為了一個一統天下的中央王朝,當然這依賴其強大的軍力,而這完全歸功於為秦國打下深厚基礎的商鞅,說到商鞅還需要鋪墊一位他的前輩和他的特種部隊:吳起和魏武卒。

吳起可謂是戰國時品德最沒下限的人,他殺死看不起他的人,為學儒術不為母守喪而被老師認為不孝逐出師門,甚至為了名位殺害了自己的糟糠之妻。可就是這樣毫無品德的人卻是戰國難得的將才,他擁有超凡的軍事能力,並時刻與一線士兵同甘共苦,甚至親自吸士兵腿上的濃瘡,所以他的士兵個個甘願為他賣命,戰死沙場。

吳起手下有親自訓練的5萬精銳,被稱為魏武卒。他們身穿3層盔甲可免疫一般的弓矢、刀劍,要背戈帶劍,操360公斤拉力的弓弩,隨身攜帶50支箭矢,短中長三種武器全背在身上。他們身上只帶3天口糧,半天能奔襲41.5公里,隨時可進入戰鬥狀態。

可見魏武卒的綜合素質要求相當嚴格,可謂千里挑一,一旦被選上則可得良田百畝,從此便脫離了奴隸、中下階層。正是吳起的嚴格訓練和賞罰制度使得魏武卒兵強馬壯、戰力強悍,縱觀吳起時魏武卒的戰績:大戰72次,全勝64其餘平手。

秦國為爭奪東進之路時與魏國展開了河西之戰,吳起率領5萬魏武卒打敗了秦國50萬虎狼之師將其壓制在華山以西的狹小地帶長達15年之久。可是後來為魏國立下豐功偉業的魏武卒卻因為魏國樹敵過多和戰略上的失敗而損耗殆盡,最終被秦國鐵鷹銳士的光芒所掩蓋。

秦國被吳起重挫後痛定思痛,廣招天下英才尋求強國之道,衛鞅終於找到了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衛鞅與吳起同是衛國人,吳起在魏國變法失敗被殺後衛鞅盡得其真傳前往秦國,他將自己與吳起的變法思想相結合,在秦國展開了商鞅變法。

秦國參照魏武卒訓練出了更厲害的鐵鷹銳士,他們處處以超越魏武卒為目標,比如魏武卒能背35公斤的糧食和裝備,鐵鷹銳士能背40公斤,在此條件下再學習各種戰術,經過極其嚴酷的選拔和訓練之下鐵鷹銳士成為戰國時代最厲害的特種部隊,這是秦始皇君臨天下的基礎。

第一次河西之戰爆發15年後,衛鞅變法成功,他親自帶著秦國鐵鷹銳兵打敗了魏武卒並斬首7000搶回了河西之地,衛鞅經此戰被封商地是為商鞅。我們從現今發掘的秦始皇兵馬俑1、2、3號坑的陣型中依稀可見商鞅的布陣方式:1號坑是步兵、步弓手集團,2號坑是弩騎兵、車團,3號坑是指揮營。

對陣時一號坑前排弓箭手先射箭,然後步兵前進待與敵軍接觸時用雁形陣分左右兩個方向將敵軍包圍。緊接著2號坑弩騎手再次向敵軍射擊,然後戰車向敵軍進行衝擊。敵軍在混戰中無法向左右兩側突圍只能往後跑,卻仍然逃脫被秦軍獵殺的結局。

商鞅在吳起原先賞罰的基礎上更是設定了20個等級,以敵軍頭顱數為升遷標準,這更激發了秦軍的戰鬥力,所以我們看到戰國時秦軍對敵軍多數為殲滅戰,據說這是造成戰國時期軍民傷亡2/3的最直接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軒軒有禮 的精彩文章:

他是清朝最後的忠臣,想做中興之臣再造大清,最後卻成了一個笑話
兵馬俑的主人真的是秦始皇嗎?最新研究報告:也許它的主人是她!

TAG:軒軒有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