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艾灸的禁忌

中醫艾灸的禁忌

艾灸是我國醫學史上的文化瑰寶,指使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起源於我國原始年代,在那個時候,聰明的人類便發現通過火的炙熱來刺激傷患處,可以減輕疼痛,並且還可加速傷口的癒合。後來,人們逐漸將火灸引用到醫學上來,用以治療更多的疾病。

艾草,祛病養生,固本正陽

普通的火熱只能使皮膚表層灼痛,並無溫煦散熱作用,艾草是一種壯陽之草,是去病養生,固本正陽,扶正祛邪的一味良藥,因此,人們將艾草制艾條或艾柱用於灸法,達到了不同凡響的神奇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炙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

艾灸禁忌

禁忌一:

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禁忌二:

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舒適、自然,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禁忌三:

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的病人不宜灸。

禁忌四:

艾灸期間忌生氣,如果生氣,氣賭經絡,艾灸就不會起作用,反之會加重氣血的瘀阻。

禁忌五:

頭部、重要的臟腑器官部位、乳頭、以及大的血管處等都不宜直接採用艾灸治療;經常活動的部位,關節部位等處不可使用瘢痕灸法進行艾灸,以免艾瘡化膿後難以癒合。

溫馨提示:艾灸要想有好效果,還需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建議您可以到正規醫院諮詢醫生,根據個人不同體質,病情病因的不同合理進行艾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艾灸的時候你會彈灰嗎?這個細節,90%的人沒留意
多囊患者艾灸20個月已經痊癒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