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大年初一迎喜神逛廟會

大年初一迎喜神逛廟會

正月初一過新年

 春風舞曲

卓依婷 

00:00/03:25

喜迎新春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迎喜神:正月初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開門納福,出門見喜。正月初一出新迎喜神,講究一個「早」字,大概隱含「人勤春早」之意。除了迎喜神,武漢長春觀的廟會也正式拉開帷幕,作為傳統的年俗文化,逛長春觀廟會成為不少市民過年的必備節目。

大年初一凌晨,開門爆仗響過之後,就要出天方,迎喜神了,出天方就是開門出行,在吉方跪拜行禮迎接喜神。迎喜神在湖北叫出行,在上海叫兜喜神方,在河南叫出天方,在江浙一帶叫走喜神方。不管叫什麼,目的都是求喜神保佑自己和全家老少在新的一年裡,百事順心,萬事如意。

出新迎喜時,燒香化表,虔誠恭敬的跪拜神靈——燃香、雍土、插香、化表、叩頭、起身、作揖——一系列的儀式一氣呵成,出新迎喜就算完成了。

天臘辰: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新年,道教有五臘良辰的信仰,正月初一是道教天臘之辰。道教認為一年中的這幾天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得福佑。在民間,大年初一有很多迎接新年的活動。燃放爆竹、喝屠蘇酒、掛桃符等風俗都跟道教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燃放爆竹的意義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過去的驅逐山魈惡鬼,變成了迎灶神、接祖宗、接財神的儀仗。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三元五臘」的說法,而「三元五臘」都與道教關係密切,很多民間傳統習俗都受到了道教文化影響,天臘也不例外。提起三元節的來源很多人可能有所了解,而對於五臘節的由來可能就知之甚少了,很多人對道教的五臘,特別是對「五帝考校定福報」了解並不多。

隋代杜台卿在 《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 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廟會:是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和民俗詞典」,遠古的先民在創造屬於自己的現實世界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神的虛幻世界,在那塊神秘莫測的領域裡,人們寄託著自己對於自然、圖騰和祖先等種種原始信仰。這些信仰聚居的地方,就是廟。

古文字的「廟」是由廣和朝組成,最早就是朝拜祖先的大房子, 也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

廟在中國應該有幾千年的歷史。遠古人們為了尋求祖先和神靈的庇護,在廟中供奉祖先牌位或者信奉的神靈塑像, 通過祭祀,達到與神靈和祖先的對話和溝通。

有廟就有會,古代先民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逐步將廟以會的形式進行交流和討論。中國廟會歷史悠久,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內涵豐富,保存著古代民眾的精神信仰,被譽為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和民俗詞典」。

神農氏是廟市規則的創始人 ,歷史記載,是神農氏首先創造了利用廟會這種形式,進行商品交易,神農氏也是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因以農業為主,他的部落稱神農部落。

神農氏時期,農業的出現,人類的勞動果實已有剩餘,這時,神農氏設立集市,讓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東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換,從而出現了中國社地原始的商品交易。

長春觀廟會從初一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在廟會期間,大家不僅可以欣賞到舞獅舞龍這樣的民俗表演,同時可以在這裡找到小時候的味道:麵人兒、轉糖、蒸糕、糖葫蘆......數不盡的年味兒,盡在長春觀新年廟會季。

(歡迎大家投稿,來稿不限題材,擇優選登有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一場將至未至的大雪,看掌管風雪的尊神是誰?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