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福鼎這些傳統年俗,孩子們應該要懂得!

福鼎這些傳統年俗,孩子們應該要懂得!

現在的孩子眼中的春節

就是放假 吃喝玩樂

哪裡知道年俗呀

今天小編搜集到的福鼎傳統年俗大全

孩子們可要好好了解了解

GIF

傳統年俗

過年,又稱春節。正月初一為春節,就象徵春之始,萬物更新的第一天。

過年時間段以農曆十二月十六「尾牙」至正月十五元宵,為時一個月。由於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地過年的習俗也不大相同,福鼎過年習俗豐富多彩,筆者就記憶中的福鼎過年習俗做一簡略介紹。

龍燈

粿印

牲禮

馬燈

尾牙

農曆十二月十六的「尾牙」,主要是生意人活動。商人祭祀「財神爺」,然後一飽口福。要備雞、魚、肉三牲,焚香點燭,鳴鞭炮,燒元寶、大金,答謝財神爺。到晚上擺下酒席,頭家(老闆)親自掌酒,請店鋪所有夥計飲宴。在這飲宴中夥計們卻十分不安,酒到中間有隻全雞,雞頭向著誰,明年就要辭誰,所以俗說「尾牙無好頓」,它不僅是答謝夥計,更為來春去留夥計而設。被辭去的夥計三五天後將包袱拿到店主前辭行,店主付了工錢再加個紅包,送些紅桔,並約夥計明年來店做客。

「尾牙」還要請記賬先生,一般為固定人選,記賬先生將店賬本拿來,分類,按路線將賣家賒賬抄在「手札」上,好年關討賬。而欠債還不起的人年關就要躲起來,俗稱「做豆芽」。到正月初一再回來,那時就不能討了,得過幾天再說。

掃糖

「掃糖」即大做衛生。舊時家家戶戶都有灶,灶煙筒一年積滿「煙糖」,此外廚房也有煙糖,要用一支較長的竹竿做「糖把」,通煙筒,掃煙糖。

在「掃糖」的同時要將家中灶神、祖宗神位的香爐清理,拔掉「香腳」,這時小孩往往拿「香腳」來玩,俗稱「玩香腳」。

「掃糖」之後就可以貼春聯、換灶聯,煙筒上還用寫著「一團和氣」的紅紙貼著。門前、廳中貼年畫、窗花等。

年畫、紙馬、剪紙禮花

福鼎也是福建年畫產地之一,常見的年畫有「春牛圖」「福祿壽」「天官賜福」「虎頭八卦」和種種的神禡門吊等。

福鼎剪紙禮花不同於北方窗花,內容有「鯉魚跳龍門」「壽桃」「鹿鶴同春」。鹿音同六,鶴音同合,意為「六合同春」,反映天人合一觀。六合指天、地、東、西、南、北,同春指和諧。還有梅蘭竹菊四君子。這些大紅紙剪的剪紙貼在房門、碗櫥門、米缸、糧龕上,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也帶來了文化的觀賞。做生意的還將稱、斗貼上紅紙加金邊。

送禮

出嫁的女兒要給娘家送豬腳、面、衣料,結婚第一年送頭年,禮要多。

如果哪家長輩去世,不能舂年糕、釀酒,這年親戚要送年糕、年貨,稱「送孝」。

送十,長輩逢十要送十,做十請十酒。只是四十歲不能。「四」跟「死」同音,數字不吉,要送雞「殺雞沖喜」,還要送襪子,「襪」與「活」在方言中同音。

富裕人家上了六十稱大壽,即活了「甲子一輪」。送壽匾、送壽聯。福鼎壽匾、壽聯十分考究,有油泥泥金壽匾,為全國罕有。做十時掛八仙彩、壽障等,大辦十酒。十酒為酒席中最為考究,酒席開始時桌上四咸、四甜、四果、四點心,稱十六圍碟,吃了退,退了吃。酒席中途要為壽星拜壽、祝壽,上糖茶,洗手臉等。拜壽後上壽桃、壽麵等,整個酒席要慢慢吃,稱「吃長壽酒」。還有舞龍、舞獅、放花、打八仙等。

祭灶

一般在十二月二十四祭灶君。灶上擺8種或10種灶糖,焚香點燭祭灶君,並向灶君通詞,好言好語奏上天,惡言惡語丟路邊,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另更有趣的說法,灶君吃了這些灶糖,嘴巴粘著,說不出話。敬神實敬人,小孩更在意這些不同造型花樣的灶糖,飽了眼福又飽了口福。

舂粿

過去多數由農民抬著木臼到家家戶戶舂粿。粿的品種有冥齋、鶴子、糕條、「草鞋時」和圓形、方形的「粿錢」(意為以粿代錢,乞丐來討錢時用),這時也有大號乞丐來「搖錢樹」(即幾個小銅錢,掛在樹枝上),家家戶戶討粿錢,手搖錢樹,口唱錢樹謠「錢樹出門,富貴雙全」「錢樹車一車,嚇嫂生兒做老爺」「錢樹搖一搖,嚇嫂生兒好答調(玩)」……

冥齋、鶴子為祭祖用。冥齋是生命的象徵,鶴為長壽,祝福生命長壽。吃冥齋也有講究,冥齋尾讓小孩吃,讓小孩快長大。有童謠為證「冥齋頭請嚇頭(叔叔),冥齋尾請各磊(小孩),冥齋中間拿來放燈火」。

糕條和粿錢上印有精美的圖案,有龍鳳福壽花卉等,據說糕條和粿錢只有福鼎有,其他地方少見。

請祖宗

十二大碗菜,十二大碗飯,排上筷子,焚香點燭,燒銀子紙錢。為什麼要十二碗菜,十二碗飯?這也是有來由的,中國人有十二生肖,每個人屬一個生肖,故十二碗。

吃年夜飯

年夜飯也稱團圓飯,比一般節日排場。稱「一年辛苦做,過年快樂吃」,「魚肉滿桌加大鍋」。小孩盼著吃也盼著吃後大人給壓歲錢。

點燈接年

每個房間點一盞燈,除夕守歲,油燈心開花,視為好兆頭。「華燈得錢財」,「放炮迎發財」。小孩過12點後才能睡覺。傳說年是個動物,它會傷害人,要避過這個年,所以不能早睡。為了這個,大人哄小孩「不要睡覺,今晚天公會下年蛋,大家等著拾年蛋」。大家12點點香放炮接年。信佛的到寺廟進頭香,求神明保佑平安!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為春節,就是象徵春之始,是萬物更新的第一天。討個好彩頭,處處張貼春聯,色彩紅艷,一派「除舊歲迎新春」的景象。穿新衣、吃素、講好話,遇上人要恭喜,說「年大」祝好運。一般少出門求得平安。如果初一打破碗,要說「打亥發財」「歲歲平安」。「碎」與「歲」同音。破不利為吉利。小孩不懂事如果說了不吉利的話,大人用草紙給小孩擦嘴,意是「小孩屁股嘴,說話不算數」。

初二送面碗,給長輩送壽麵,面碗上有許多料:豬腳、蛋一雙(有的蛋還貼印上「壽」字)、香菇、雞腿等。「壓面碗」(回禮)要紅桔、花仁、糕糖等,有的加毛巾、襪子。

初二龍獅燈也上街,舞龍祝平安、祝壽……

初一至初十的習俗

GIF

初一雞生日,初二狗生日,初三羊生日,初四豬生日,初五牛生日,初六馬生日,以上六種稱六畜。保六畜興旺。初七人日,這天要吃壽麵。初八穀物生日,要吃一天蒸好的飯。七、八二日指人壽年豐。初九天生日,九為大數,有九天之說。初十地生日。九、十要點天地香,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今天看初一至初十的習俗,說明老祖宗非常講人與自然的和諧。

元宵

元宵也稱上元節。天官向大地賜福。大地張燈結綵,舞龍舞獅,放炮放花,來接福、納福。福鼎還有賽杠、鐵枝的風俗。特別是沙埕、南鎮等地鬧元宵規模很大,十八般武藝盡上場,元宵是春節的高潮,也是春節的句號。

HAPPY NEW YEAR

「幸福福鼎」編輯部

文:馬樹霞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福鼎 的精彩文章:

收了這份「斷舍離」指南,春節大掃除省時又省力!

TAG:幸福福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