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生入死》之雜談

《出生入死》之雜談

逍遙論道

出生入死,是老子的名言。其原義為每個人都會經歷由生入死的過程。莊子也持此論。他認為人是不亡以待盡。什麼意思呢?就是每一個人都在等待死亡的來臨。這是道家對生死的看法,也可以稱之為生死觀。這種看法其實是符合事實真相的。自從女媧造人開始,這個生死過程是不可逆的。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庶民百姓,都是天地之間的過客。匆匆而來,倏忽而去,只留下青史幾行文字,一抔黃土而已。記得《東周列國志》里有一句詞說得好: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所謂功名利祿,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罷了。

生與死是人類不能改變的事情之一。對待生死,百家之說各異。儒學講養生送死。道學講長生久視。佛學講盡形壽。醫學講與天地同壽。在這裡,儒佛兩家所講略同,都承認生與死是不可逆轉過程。因此,完美的人生是養生送死,無疾而終。而道家、醫家則追求長生不死之道,試圖超越生死。然而經過幾千年的嘗試,長生不死幾近荒謬。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如陳摶、呂洞賓、王重陽、丘處機,雖然長壽,但仍不免壽盡而終的結局。

實際上,仙學所追求的長生,是曲解了老子之義。這裡的長生久視,指道的功用,是長生萬物。道為天地之母,道生育了天地,這個生是永恆存在的。其實就是易學所講的生生之謂易。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在闡述道生的功用。這個生不是長生不死,而是生生不息。

真正追求長生的是醫家。在《黃帝內經》中,開篇就講: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度百歲而去。歷史上追求長生不死的皇帝有秦始皇,派徐福赴海求取仙藥。漢武帝,拜神求長生。當然,還有唐、明兩朝皇帝服食仙丹,結果暴斃。在擁有絕對權力的情況下,追求永遠持有權力,是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這是一個歷史悲劇。

由此看,與其追求超越生死,莫不如順其自然,與天地共生,與萬物共化,樂得逍遙。

生,是漢族傳統文化的根。這是百家說的共識。儒學講仁。仁者愛人,講仁政,要愛民。道學講長生。易學講生生。佛學講不殺生。兵學講義兵。醫學講衛生。

儒學講仁,求仁政,求愛人及物。把尊重人的生命作為核心理念。並由此愛屋及烏,愛物,惜物。比如常說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比如廄焚,不問馬。比如君視民如子。比如大學講子庶民。這是儒學崇尚生命,追求仁政,仁德的具體表現。

道學講長生,講道化萬物。講道為天地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生,就是道的主要功用。生育萬物,即是長生。天地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講兵者不祥之器。講果而不得已。都是基於道生的理念。大道生育萬物,何嘗居功?大道生育萬物,何嘗害生?而我們要體悟的正是道生的理念。這就是悟道。道是什麼?不是去體驗那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搏之不得的東西,而是體悟大道生育萬物的德。這個德,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德就是利而不害。這個德就是為而不爭。這個德就是長生久視。這個德就是與天地共生,與萬物共化。這個德就是大化不以人為妖物。這個德就是順德。

佛學講不殺生,講慈悲之德。何謂慈?與人樂。何謂悲?撥人苦。講不殺生。佛學尊敬生命,不僅是人道。還包括天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這六道眾生,是不同的生命形態。而都是需要人去尊敬的。正是因為尊重生命,才會生出不殺人的理念。正是因為體悟眾生之苦,才會生出慈悲的理念。正是因為利眾的思想,才會生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一切迴向眾生,正是大舍才會大得。

兵學講義兵,不講暴兵。所謂義兵,指禁暴殘虐。上兵是聰明睿智神武不殺的。這個義兵,是傳統兵學一再闡述的核心理念。中國傳統兵學反對窮兵黷武,反對暴虐之兵。比如:自古知兵非好戰。比如仁義之師。比如節制之師。比如道勝。這都體現了重生的理念。正是因為如此,漢族是世界上最不具侵略性的民族。並非因為漢族不想開疆拓土,並非漢族軟弱可欺,而是因為漢族尊敬生命,更願意與其他民族和平共處,共生互化。

醫學講衛生。這個衛,就是保護的意思。講順天地四時之氣以衛生,講導引,講針砭,講服食,講房中,講祝由,無不是衛生的理念。這與西方醫學是不同的。漢族醫學的衛生,是防患於未然,是治之於未亂,是為之於未有。而西方醫學是治之已成。很顯然,漢族醫學更高明一些。對於病的理解不同,才會導致出現這種治療方法(術數)的不同。無論是何種病,必然是人體機能受到損害。而減少這種損害,恰恰就是治病,而不是等疾病成形之後,治之晚矣。可以說,預防成疾,是漢族醫學的主要理念。如何衛生呢?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法於陰陽,就是順四時之氣以養生。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和於術數,就是飲食有節。要食八分,要薄滋味,要忌暴飲暴食。就是要起居有常。春夏則晚睡早起。秋冬則早睡晚起。就是要服食。以食補代替葯療。就是房事要節慾保精,不縱慾。就是行祝由之術,移精變氣。養天地之正氣,養人身之正氣。養正袪邪。

現代人不理解中醫的治病理念,往往用西醫所謂科學計量的方法否定中醫的價值,這是非常錯誤的。中醫這些衛生經驗,是防治大病的根本方法。病究竟是什麼?除了外感風邪,遺傳疾病,就是五臟氣逆。一個人,如果五臟平和,沒有外感風邪病毒,沒有遺傳病,人是不會得病的,人是可以無疾而終的(年老體衰,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病)。以前媒體探求過廣西長壽村的秘密。其實說白了就是粗茶淡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當地人為什麼人會長壽呢?這就反證了中醫衛生的理念——上古真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形與神俱,故能壽與天齊。這個壽與天齊,就是盡形壽,自然死亡,無疾而終。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這個生理過程是不可逆的。但如果懂得預防,保養,就可以延長生命。

衛生就是治病,這是中醫的理念。人人如果都懂得衛生,肯定能減少得疾病的機率。比如有人得胃病,大部分是不規律的飲食,長期飲用涼水,食物為大辛、大酸、大甘、大咸之類,就會損害胃臟,結果就很難受。如果知道衛生,避免了這些錯誤的行為,人是不會得胃病的。

衛生是中醫的理念,醫道,就是仁心濟世,救死扶傷的,也是愛惜生命的體現。

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正是因為對於生的尊崇,才讓漢族傳統文化獨樹一幟,屹立於東方世界。借用陰陽家一段話作個小結:中國居東方。木德。於天為歲星。於地為東方。於時為春。為發生。於人為仁德。這就是生生不息的理念。出生入死,雖然不可逆。但養生,利生,永遠是人間正道。

新智語

2018年2月15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語 的精彩文章:

中國象棋里蘊含的中國戰爭文化元素

TAG:新智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