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斯克的火箭與我們就快被毀掉的未來

馬斯克的火箭與我們就快被毀掉的未來

GIF

這兩天小蛙的朋友圈又被刷屏了

「 SpaceX成功發射獵鷹重型火箭!

擔任5家公司CEO的馬斯克如何管理時間?

新國民老公誕生,但這樣的大佬你愛不起…

七年,感謝你對「瘋子般想法」的堅持

盤點那些輟學的矽谷大佬

美國凌晨的一項壯舉告訴我們中美的差距

……」

這一切都是因為

一家叫SpaceX的公司 以及

一位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什麼時候本蛙才能成為這樣的男人)

曾經在羅輯思維聽羅老師講過馬斯克的故事

重點講到其發布「火星殖民計劃」演講時的PPT

小蛙深受震撼

終於今天可以藉此機會分享給大家了!

關於執行力,關於夢想,關於未來

再不行動,她們將會被我們親手毀掉。

以下內容來自《羅輯思維第274期 | 任務分解》

埃隆·馬斯克,我們都知道是特斯拉電動車的老闆,但是他也有很多其他生意。這份PPT是他在國際宇航大會上發布火星殖民計劃演講時用的。我看了以後,非常震撼。

GIF

什麼是火星殖民?

這是埃隆·馬斯克的一個瘋狂計劃,他的目標是用宇宙飛船每次攜帶200位乘客前去火星,旅行的時間將會在80天左右。通過大概20-50次的火星運輸,能在火星上建立完全自給自足的城市。預計40-100年後,也許會有100萬個人類在火星上生存繁衍。

這個目標是不是很宏偉?反過來說,是不是顯得很扯?反正我第一次聽說的時候,是不太相信的。埃隆·馬斯克可不管你信不信,擼起袖子就先幹起來了。

今天,我就把從王煜全老師給的這份PPT里,看到埃隆·馬斯克的思考過程,講給你聽。

GIF

埃隆·馬斯克的思考過程

首先,埃隆·馬斯克說,火星移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呢?不是科技,是錢。科技問題都需要靠錢解決嘛,要花多少錢呢?去一趟火星,一個人100億美金!

埃隆·馬斯克希望達到的狀態是什麼?把去一次火星的成本,從100億美金,降到和買一棟小房子的價錢差不多,大概是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0萬左右,這樣就會有很多人願意去一趟。那如果很多人願意在臨終之前,去一趟火星看看,就會聚集起足夠的財力,實現火星移民計划了嘛。

這樣思考下來,埃隆·馬斯克就把一個可能動用國家力量都解決不了的科技難題,變成了一個公司層面可以操作的資本問題。

GIF

那麼,成本從100億美金,到20萬美金,怎麼實現這個目標呢?這意味著,要把從火星到地球的運輸成本,以噸為單位,降低5萬倍!怎麼把成本降低5萬倍?埃隆·馬斯克指出了四個方向:

第一,火箭得是可以重複使用的。如果發射一次,就燒壞一個火箭,太費錢了。我們如果能把火箭發射出去,再讓它飛回來,下次發射繼續用,是不是成本就降下來了?

埃隆·馬斯克2002年成立了SpaceX公司,2015年底就實現了火箭發射以後的再回收。這個新聞你可能看到了,說明這事是可行的。這種成本降低,就是第一步。

第二,飛船如果直接載滿整個太空航行所需要的燃料,再發射,火箭就會非常的沉重,成本很高昂。怎麼辦呢?

埃隆·馬斯克說,在太空軌道上,對飛船進行補給。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原理,先用火箭推進器把飛船送到太空軌道,這時候不用裝那麼多燃料,只要足夠把火箭送上太空就行。然後推進器迅速返回發射台,裝上燃料箱,再飛到軌道,把燃料補給飛船。完成這一過程之後,推進器返回地球,而飛船則將前往火星。採用這種方式,前往火星的成本減少了500倍。這是第二步。

第三,在火星上製造燃料,讓飛船能夠從火星返回地球,這樣返程的燃料就不用從地球上帶了。這同樣還是為了解決燃料負重的問題,又降低了好多倍發射成本。這是第三步。

第四,使用正確的燃料。埃隆·馬斯克對比了可能的幾個選項,比如煤油、氫氧氣等等。但他最後認為甲烷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甲烷在火星上製造起來相當容易。

經過這輪分析,埃隆·馬斯克就把一個天方夜譚般的技術難題和資本難題,拆解成了一系列非常具體的技術問題。

GIF

埃隆·馬斯克還給自己拉了一張時間表,在本世紀20年代的後半段,將人類送上火星。這裡面還有一個變數沒有算在內,就是在未來十幾年內,人類技術的進步。很多現在看起來無解的問題,那個時候也許就有解決方案了。

聽到這,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覺得火星殖民這事好像靠譜了很多。這就是埃隆·馬斯克厲害的地方,他做特斯拉汽車,做超級高鐵,包括做腦機互聯,就是把人腦和計算機連起來的技術。

這些革新性的技術,每一個聽起來都特別的科幻。但是,只要你深入去了解,就會發現,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只要拆成具體的步驟,一點一點地想辦法,還是有實現的可能的。

所以,有人採訪埃隆·馬斯克,問他關於商業的知識。他說,「我不知道什麼叫商業。所謂公司,就是一群人聚集起來,創建一個產品或者服務,為一個目標而孜孜奮鬥,而已。」

今天我們介紹埃隆·馬斯克的火星計劃,是想說,什麼是工作能力。

GIF

工作能力:任務分解

我曾經說過,所謂工作能力,本質上就是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小任務的能力。

我在「得到」App的訂閱專欄,劉潤老師的《5分鐘商學院》里,看到一個例子。比如,今年你接到公司給的目標:年內,要發展100個新客戶。

你一算,我手下5個員工,那好,每人領22個任務,一共110。多的10個以防萬一,這不就完成目標了嗎?你放心,你這個經理或者主管肯定當不長,為啥?因為你拆分了任務,但沒有分解任務。如果你當經理,只是需要做一道除法算術題,那憑什麼你當領導呢?

什麼是任務分解?就是把公司要求的目標,變成員工可執行的任務。這其實是一個「翻譯」任務的過程,談「目標」和談「任務」,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目標這種語言,是一種面向結果的語言,主要用來說:我們做什麼;任務這種語言,是一種面向過程的語言,主要用來說:我們怎麼做。

GIF

回到剛才的案例。你的目標是今年拓展100個新客戶,那怎麼獲得啊?主要是靠「拜訪潛在客戶」。假如根據過去的數據,你的團隊把潛在客戶變為客戶的轉化率是5%。那算筆賬,你的5名員工,每天需要打10個陌生電話,拜訪2個潛在客戶,並同時跟進2個轉化中的客戶。算賬的具體過程我就不說了,有興趣可以看看劉潤老師的訂閱專欄《5分鐘商學院》。

你看,把任務分解到這個份上,你的團隊就可以馬上動手幹活了。過程中,你作為領導,還要進一步分解任務。比如,觀察誰打電話的話術比較奏效,把他的經驗和其他同事分享;再比如,行業里正在發生什麼變化,什麼樣的客戶比較容易被說服,你要為同事指出工作重點;再比如,有沒有新的能人可以引進團隊;再比如,怎麼把客戶的意見反饋給產品部門,期待未來的改進,等等。這些細節,都是對一個大目標的分解。

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其實很簡單。不是他的學歷有多高,本事有多大。而是遇到一個大難題,他的第一反應不是有畏難情緒和抱怨情緒,是不管這個難題有多大,第一反應要分解問題,把大難題變成小難題,或者是馬上就可以做的動作。這樣的人,肯定是高手。

當記者們追問馬斯克是如何學會製造火箭的

他總是簡單地回答道

「I read a lot of books.」

GIF

看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就看他書櫥里藏有哪些書

如果一個人書櫥空空,八九不離十腦袋也空空

小蛙吐血整理了

13000本Kindle Library電子書!

豆瓣讀書TOP250資源!

40本高清經典漫畫電子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錯刀科技 的精彩文章:

TAG:金錯刀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