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年初一拜年啦!最全的春節傳統風俗送給你

大年初一拜年啦!最全的春節傳統風俗送給你

導讀

新民私協給大家拜年啦!祝各位小夥伴新春快樂,闔家團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今天是大年初一,小編特意整理了最全的中國新春習俗,這些風俗文化你都知道嗎?

【正月初一是怎麼來的?】

公元前2000多年前,舜即天子位,率眾部下祭拜天地。從此那一天就做為歲首,定為正月初一。就是新年的來歷。古時春節稱為元旦,元的意思為頭,即開始。這一天是一年頭一天,春季頭一天,正月頭一天,所以稱"三元"。又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稱"三朝";同時還稱三朔、三始等。

【跟新聞聯播學傳統拜年】

看出玄機沒有?其實男女自古就有別。標準的男子問好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要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女人不抱拳,只壓手[圖]。這和中國自古"男左女右"的傳統一脈相承。

【本命年為何穿紅】

風水位理學認為,逢本命年時,生肖守護神要去天庭參拜,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述職,這時對人的保護就會減弱,妖魔邪祟就會乘虛而入,紅色能夠去災辟邪。這與"過年"貼春聯的來歷也有關聯,所以人們用穿紅衣服,系紅腰帶來去災辟邪,後來被人們發揚光大,連內褲襪子都要紅色。

【春節福字倒著貼還是順貼】

民俗傳統中,倒貼福字主要在兩種地方。第一種地方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另一種地方是在屋內的柜子上。由於水缸和垃圾箱里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倒貼福字。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會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柜子里。

【中國最早的對聯】

早在秦漢以前,民間過年就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寫著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兩塊大桃板,用以驅鬼壓邪。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卧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秀秀看,你家春聯今年寫什麼?

【春聯如何分左右?】

1,傳統的對聯帖法:上聯帖在右,下聯帖在左。 橫批帖在門上正中,橫批必須從右向左寫。2,現代的對聯帖法,關鍵是看橫批: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寫的,對聯就應該上聯帖在右,下聯帖在左;如果橫批是從左向左寫的,對聯就應該上聯帖在左,下聯帖在右。

【春節前說傳統禮儀:奉茶之道】

就是人客來訪馬上奉茶。奉茶前應先請教客人的喜好。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同時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端出的茶色要勻,並要配合茶盤端出,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

【最早的門神】

《山海經》記載:在大海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蜿蜒三千里的桃樹,桃樹上有一個鬼門,門上兩個神人,名曰:神荼、鬱壘。他們會把害人的鬼全部扔到山下喂老虎。於是黃帝向他們敬之以禮,歲時祀奉,在門上畫神荼、鬱壘和考慮的像,並掛上蘆葦繩。有凶鬼即被二神縛之喂虎。

【貼門神來歷】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大舉屠殺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家族,甚至連嬰兒也不放過。後來李世民恐怕兄弟的鬼魂前來索命,於是派尉遲恭與秦瓊擔任門前守衛。但後來因二人年老,無法長期擔任,只好繪製二人的畫像掛在門口,成為後世門神的由來,這個傳說後被吳承恩的《西遊記》引用。

【除夕早上有掃墓風俗的注意了,這些講究要知道】

1.掃墓的程序: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2.哪些人不適合掃墓:孕婦、正在來例假的女性、7歲以下的孩子陽氣也虛弱者、其他重大疾病患者等。3. 如果去世者是晚輩,前輩前去掃墓需要帶與死者同輩的親友一起前去。

【歷史上的正月演變】

春節以前叫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傳說始於顓頊,已有五千年歷史。但正月的時間不一,夏朝時以一月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為正月,周朝時又以十一月為正月,分稱為夏正、殷正、周正,合稱三正。秦始皇又規定十月為正月,漢武帝時,才規定一月為正月,延用至今。

【春節為何給壓歲錢,壓歲錢的來歷(一)】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

【春節為何給壓歲錢,壓歲錢的來歷(二)】

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有個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大人在街頭觀燈遊玩時,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筆錢財。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車子經過,南陔大聲呼救,歹人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此事後,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從此"壓歲錢"在民間流傳開來

【春節習俗,你那裡有幾項?】

貼門神貼春聯跳大儺舞龍舞獅子守歲貼花雞掃墓祭祖打年糕做豆腐謝灶門後立甘蔗,長年門蔗廟會摸石猴除夕敲鐘聲包餃子包湯圓初五送窮土,初七撈魚生飯里放荸薺,謂之"挖元寶"打花鼓貼吊錢

【古人春節都喝什麼?】

一種叫"屠蘇酒",另一種叫"椒柏酒"。"屠蘇"是一種中藥劑,由大黃、白朮、桔梗、蜀椒、桂辛、烏頭、菝葜等七種藥材混合製成。據說這兩種酒喝了都能驅邪解毒延年益壽。唐朝人喝這兩種酒,要從全家最小的孩子開始先喝。原因據說是"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飲酒"

【古人沒有春晚,守歲時如何消遣】

宋代陸遊在《除夕雪》中寫道:"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唐代杜審言《除夕有懷》中有"興盡聞壺夫,宵闌見斗橫"的詩句,可見喝酒、寫符、玩猜謎、甚至打麻將遊戲是古人在守歲時的消遣方式。親,您準備做什麼?

【正月初一是掃帚的生日】

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這習俗至今還有地方保存著,大年夜將家裡掃除乾淨後,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春節說餃子的來歷】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醫用,類似膠囊)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從初一開始,占歲七日】

相傳女媧造人用了七天,第一天造了雞,第二天造了狗…第七天造了人,所以一年裡開始的七天,稱為雞日、狗日、豬日、羊日、牛日、馬日和人日。東方朔的《歲占》說:正月初一"雞日",初二"狗日",初三"豬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馬日",初七"人日",初八則為"穀日"。

仔細讀讀這些豐富多彩的傳統,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愛我們的中華文化呢?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私協 的精彩文章:

TAG:新民私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