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市場》迎春專題之二

《藝術市場》迎春專題之二

《戊戌送福 瑞犬迎春》專題

刊於《藝術市場》2018年2月號

從祖先起源記憶的盤瓠到春秋戰國的宋鵲、韓盧,從甲骨文卜辭記載的人名、官名等到戰國末至秦代的生肖,從歷代文人筆下的栩栩如生到能工巧匠的巧奪天工,狗已成為忠心耿耿、盡職盡責、機智勇敢、善解人意的縮影。在歷代的文物藝術品中,以犬為題材的精彩作品不勝枚舉。

宋代 黃玉狗 中國嘉德(香港) 2016 年秋季拍賣會

從犬形器物到犬文化

雞年狗歲相隨,民間讚譽雞有「五德」,犬則有忠、義、勇、猛、勤、善、美、勞「八德」之美稱。作為被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犬陪伴人類已有上千年之久,這一點從中國出土的考古發現中可見一斑。

分布於我國各地的犬岩畫,形象十分生動,且真實地再現了犬在獵牧時代的社會功能。這些岩畫中的犬形象,有的單獨存在,有的三五成群,但大多數是跟隨獵人打獵或隨牧人趕畜遊盪。這些畫面顯示了犬在我國古代社會中助獵、助牧、守家、助人格鬥等方面的作用。

漢代 綠釉狗

在西安半坡文化遺址的先民生活區中,曾發現為數眾多的犬的遺骸;山東膠縣三型河出土的遺物中,也發現有造型逼真的犬形黑陶;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壺上,亦有生動可愛的家犬形象。作為較早被人們表現在藝術創作的形象,犬還被刻在漢畫像磚上,河南鄭州出土的漢畫像磚上就有犬參與狩獵的圖案;徐州漢畫像石《牛耕圖》上,一隻犬靜卧在田埂上看護著主人的農車。

在古代還有一種酒器與犬文化也息息相關,那就是獸形陶鬶,其形象多為豬、犬、禽鳥等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大汶口遺址出土的獸形陶鬶就有犬的形象,這些器物在當時多用作溫酒的酒具。

隨著古人對犬的熟悉與了解,創作者對犬的形態亦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譬如,出土於墓室的漢代陶犬,有的造型十分精準,甚至連其身上的肌肉結構都分明可見;也有的誇張變形,著力刻畫其瞪目張口呲牙的兇相,藉以嚇退地下的邪鬼,保護墓室的安寧。而甘肅武威一帶東漢墓中的木犬,則僅有粗略的輪廓,並施以簡單的彩繪,其外表樸拙、厚重。以出產小型陶瓷動物著稱的唐代邛窯,也製作過犬的形象,但這種犬的形狀比較獨特,多為坐勢,前腿和頸項稍長,形似一個跪姿而昂首的人。

東漢 綠釉陶狗 29.7×27×16cm

犬形象還見於古代玉器和擺件中,宋元時期至明代,由於世俗用玉及玉器收藏有所發展,以及玉器功能的士庶化和裝飾化,出現了眾多可以充當鎮紙或僅用於把玩的以動物為造型的小型玉器,犬的形象也被雕刻在玉器或擺件上,受玉石質地的影響,其外表多了一份精緻。這些玉器或擺件多為圓雕製成,淳樸可愛,今天也成為拍賣市場的寵兒。從2017 年秋拍至2018 年春拍,犬形象的玉器和擺件頻頻亮相各大拍賣機構。一件宋代青白玉細犬在2017 年上海明軒春季拍賣會上拍得高價,該犬體形修長,尾卷於側,四肢長勁,後腿伏蹲,前腿伸出,神態微妙。在2016 年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一件明代黃玉卧犬引得藏家競價,此物件用整玉雕刻而成,卧犬神情溫順,裝飾簡單卻古樸盎然。

2018 戊戌狗年到來之際,國內一些博物館紛紛推出生肖展覽。如江蘇南京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南京博物院藏犬文物特展」,彙集了陶器、玉器、瓷器、繪畫、郵票上的犬文物;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福犬迎春」展覽,觀眾不僅能與有關生肖狗和春節民俗的館藏文物近距離接觸,而且穿梭於「生肖物語」「靈犬百相」和「年俗風情」的互動空間場景中,與家人一起解讀有趣的生肖故事,領會傳統習俗的寓意與內涵,感受熱鬧祥和的新春氛圍。

東漢 綠釉陶狗29.7×27×16cm

宮廷畫家鍾愛畫犬

最早描繪犬的中國畫出現在唐代,那時犬作為寵物已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在傳世的古代繪畫名作中多有體現。譬如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就有兩隻身系項圈、黑白相間的犬正在與仕女嬉戲奔跑,其中一隻被主人的拂子引逗,整個畫面充滿生機與動感。該作品不僅向人們傳達出一種雍容的情致,也表現了當時宮廷仕女嬉遊生活的安閑與優越。而另外一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唐人宮樂圖》也是其中的典型之作,圖中描繪了後宮嬪妃、侍女10 餘人,圍坐並侍立於方桌四周品茗聽樂,而桌下則蜷卧了一隻寵物犬,而犬的靜卧從側面也反映出席間樂聲的悠揚和氣氛的融洽。

南宋 李迪 《獵犬圖》 絹本設色 26.5×26.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宋代,一方面由於養犬非常普遍,幾乎有人家就有雞犬;另一方面,花鳥畫獲得了空前發展,動物畫得以獨立出來,單獨的犬畫便開始出現。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南宋李迪的《獵犬圖》,就是以單獨的犬為創作對象:畫面中一隻獵犬慢步前行,其毛茸茸的細茸和腳爪清晰可見,而犬的神態與動態尤其傳神,作者將它盯視前方慢步而行的感覺刻畫得入木三分,堪稱形神俱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劉松年的《補納圖》中,對犬的刻畫也非常傳神。畫中一老僧正在專註穿針引線補綴,床榻前一犬席地而卧,似仰頭目視主人,寥寥幾筆勾勒,犬的形象便活脫而出,筆簡而意足,線描功力極為精湛。作為宋宗室的趙令松,也善於作畫,其繪製的《天犬圖》被黃庭堅評價為:「永年作犬,意態殊逼。」除此之外,宋代王居正的《紡車圖》、南宋毛益的《萱草戲狗圖》以及南宋佚名的《乳犬戲蝶圖》《秋葵犬蝶圖》《雞冠乳犬圖》《萱花乳犬圖》等都是這一時期與犬題材相關的作品。

清 郎世寧 《十駿犬圖之茹黃豹》

與傳統中國畫中犬的形象相比,清代宮廷畫家、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筆下的犬雖然吸收了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但在表現方式上,他常以細碎的小筆觸來刻畫犬的皮毛,強調西方繪畫中的光影與造型,因此其描繪的犬形象非常準確。譬如他畫的《竹蔭西狑》中,犬的雙目炯炯有神,茸毛短密且體形矯健,具有很強的寫實功底,整個畫面既有很強的空間感,又不失中國畫的神韻,堪稱中西繪畫結合的典範。他創作的《十駿犬圖》立軸十幅,以10 條品種高貴的名犬為表現對象,別有一番味道。用中國畫的筆、墨、顏料和構圖、皴法,並融合西方繪畫技巧表現富貴名犬,既重質感又重傳神,呈現著中國繪畫傳神寫意的精神。值得一提的是,與郎世寧稍晚的宮廷畫家艾啟蒙也以此題材繪製了《十駿犬》圖冊,除了明顯的背景差異之外,犬的名稱、造型多與前者相同,兩套畫作深得乾隆皇帝的青睞。

唐 《唐人宮樂圖》 絹本設色 48.7×69.5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宮廷畫家沈振麟的作品中也有不少犬的形象,譬如《竹林犬戲圖》《春園犬戲圖》《雙犬圖》《桃花雙犬》《菊犬圖》等,因其繪製的對象總是栩栩如生,慈禧太后還曾賜其「傳神妙手」的匾額。

近現代名家筆下的愛犬

犬以鮮活的姿態常伴人們左右並為之喜愛,許多畫家將這份愛意傾注於畫中,繪之於筆下。不少近現代名家亦創作過各種形象的犬。

在近百年的中國畫壇中,被世人熟知的美術巨匠徐悲鴻以「奔馬」聞名,其也有與犬相關的作品,只是該題材的作品數量比較少,人們所見不多,但在表現上絲毫不遜於其他題材,譬如其繪製的《墨犬圖》以及與張大千合作的《卧犬圖》,用線非常講究,蒼勁之餘又有粗細變化,皆是他畫犬的精彩之作。

齊白石《花犬迎歸》

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的齊白石曾有詩云:「青藤雪個遠凡胎, 缶老衰年別有才。我願九泉為走狗, 三家門下轉輪來。」藉此詩來表達他對先賢的敬仰,甚至自謙願為「走狗」。齊白石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筆下的犬也是一副天真浪漫的模樣。例如,《花犬迎歸》以淡墨勾勒犬的外形,又以濃墨塗寫犬耳、鼻、背、股、尾。畫中花犬似搖頭擺尾,神態稚拙,別具神韻,而一旁的籬笆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一幅生活場景,與花犬的輕盈靈巧恰好形成輕重、動靜的對比。而另外一幅《棕樹吠犬圖》亦是相同題材的作品,兩幅畫作背景不同,但花犬的形象相似,生活氣息濃,給人以幽默、通脫的韻味。

劉旦宅 《小狗戲蝶》 鏡心 1982 年

劉奎齡 《芭蕉雙犬》 設色紙本 101.5×35cm

程璋是現代繪畫史上的一位創新派畫家,其擅畫山水、人物,尤以花鳥、走獸最精,一生創作了很多以犬為題材的作品,如《雙犬圖》《靈犬圖》《犬戲圖》《犬石圖》等,他筆下的犬吸收了西洋繪畫的明暗透視法,將寫生法與傳統筆墨融於一體,犬的形象非常逼真。

中國近現代美術名家劉奎齡被譽為「全能畫家」,他非常善於觀察,能將生動逼真的犬形象納入幽淡寧靜的田園風光中,在繪畫技法中更是獨創了「濕絲毛法」「景襯法」等技法,對犬的描摹非常靈動傳神,其筆下既有機敏威猛的獵犬身姿,也有幼小可愛的寵物犬形象。其子劉繼卣也擅長人物、動物、花鳥,所畫動物善於捕捉其瞬間動態,並賦予動物以擬人化的情感。曾為《中國壬戌(狗)年生肖紀念幣》(1982 年)專門繪製了《立犬圖》,此畫構圖簡潔,不僅精確描繪立犬生理特徵,且將其與人相通之靈性及旺盛生命力盡顯無遺,寓動於靜,極為傳神,是其晚年的力作之一。

張大千 《自畫像與黑虎》設色金箋 立軸 177.5×96.3cm

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的張大千,深信畫珍禽走獸應當忠於寫生,也畫過相當數量的犬,還稱自己「愛畫馬、畫猿、畫犬,因之也愛養馬、養猿、養犬」。在作品《自畫像與黑虎》中,他對黑犬的處理非常寫實,犬的頭、爪、尾畫得十分嚴謹精細,犬毛蓬鬆長短有度,質感逼真,尤為傳神;另一幅作品《黑虎犬》,畫中對黑犬的觀察和刻畫細緻入微,比例、姿態、神情十分講究。他還創作過《仕女犬》《佳人番犬圖》《胡女遛犬圖》等與犬相關的作品,這些皆可以看出他對犬的喜愛。張大千的胞兄張善孖,以「虎痴」為號,也曾將犬入畫,如《四犬圖》《雪山義犬》《犬趣圖》等。

| 版面編輯:龐思建 微信編輯:堯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市縱橫 的精彩文章:

備受藝術家寵愛的「汪星人」
薛林興:將古代的韻和現代的神連接在一起

TAG:藝市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