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除夕夜,我在太平洋守護「遠望號」

除夕夜,我在太平洋守護「遠望號」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魏龍、高超 等

在陸地上看起來龐然大物一般的萬噸巨輪,在太平洋上卻渺小地如同一片樹葉,隨著波浪的涌動,輕微晃動。

凌晨十二點,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過,遠望6號船大餐廳里集體看春晚的人群逐漸散去,有的船員早已進入夢鄉,為明天的工作養精蓄銳。但此時,仍然有不少人還堅守在崗位上,為船舶安全航行保駕護航。

航海員:穩把舵盤,向回家的方向

駕駛室,在船舶的最高處。進入其中,一片漆黑,門隨之緊緊關上,就怕有一絲光亮透進,而你只能趕緊貼住牆壁站好,等待著雙眼漸漸適應。慢慢地,你會看見屏幕和各類儀錶微弱的亮光。深夜的駕駛室,黑暗中有一種獨特的美。

夜裡航行,駕駛室嚴禁開燈,這和開夜車是同一個道理。值班的航海長趙虹解釋說,「每名船員都要遵守這個規定,這是關乎船舶安全的大事,很嚴肅!」

相對於進出港口、狹水道航行,在太平洋上開船要省心得多。茫茫無際的大洋上,常常四周只有自己,那種空曠的感覺會讓人感到孤獨,讓你不由自主地感嘆作為人的渺小。

除了觀察海況、監控設備,值班員們有空也會在駕駛室里不停轉圈,緩解疲勞。他們的腳步很輕,生怕給下層住著的人造成影響。

經常搭班的幾個人都很熟,不時會一起聊聊天,也會開開玩笑,大家的關係越來越近。「我們的船員都很可愛,舵手孫萬雲是個羽毛球高手,船上比賽還得了冠軍;儲晨晨才來不到2年,2018年想談個對象,早點成家;駕駛員張百澤最大的心愿是父親早點康復,家人健康。」對自己的下屬很了解,航海長趙虹談起他們的事如數家珍。

小船怕浪,大船怕涌。別看現在風平浪靜,大海里常常是暗流涌動,危險就潛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所以,大家值班一點都不敢放鬆,越是萬家團圓的時刻,越要把安全保障好,把船開好,載著大家安全回家,平安凱旋。

90後女電工謝林彤:一位堅強的姑娘

謝林彤是遠望號船第一位、目前也是唯一一位女電工,再過十幾天,她來輪機部門就滿2年了,可以說,她適應並生存下來,已經在機艙紮下了根。

在遠望號船,她經歷了人生中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出海、第一次滿手油污打掃機艙、第一次爬上梯子修燈具……今天,她又多了一種人生體驗,第一次在海上過除夕。

換班前,謝林彤已經給家裡打過電話,媽媽說,一家人都在一起看春晚,就缺她。「通過越洋電話,可以找找回家的感覺,但也不能打太久,畢竟還有工作呀,還要準時去接班。」小姑娘著急地掛斷電話,眼裡有點泛紅,背過身抹了抹眼睛,聲音有些異樣。

一般晚上12點的班,船上是不安排女船員值的,但小姑娘怕想家,堅持要在崗位上跨年,「我不回房間,躺在床上也睡不著,跟大家在一起值班反而更舒心。」

往常只需要一個人的巡視,今天安排了雙人,好讓大家相互間有個伴,不顯得孤單。

「陪在家人身邊,什麼都好,但是自己總要長大,未來的路還很長,有的選擇需要自己做,有的事需要獨立完成,更何況現在從事的這份工作很光榮,很驕傲。」

巡視結束,謝林彤專門繞到大餐廳打了一份餃子回來,在山東老家,過年是一定要吃餃子的,來年才能順順利利,生活美滿。一直以來,都是同事們照顧她,重活累活都被他們包攬,今天除夕,也要讓大家感受一下做妹妹的溫暖。

端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大家你一個我一個,一會兒的工夫就吃完了。其實大家剛吃完夜餐,都不餓,但過年嘛,就是要熱熱鬧鬧,只要大家在一起,就算團圓了。

機電人:身在船艙最底層

遠望6號船素有「海上科學城」的美譽,獨自航行在大洋深處,衣食住行各種生活必需都要完全依靠自身解決,大到船舶駕駛、航行,小到吃飯、喝水、上廁所,每個環節都要有人實時保障。

第一次隨船出海的許芳婷告訴筆者,「船上生活很便利,除了偶爾暈船,其他跟陸地沒兩樣。」

在條件改善的背後,是輪機部門幾十名船員默默的付出,他們管理著動力、水電、空調等全船60%以上的設備、管路,涉及到船上各個角落,值班人員完整巡視一圈最短都要40分鐘。

都說出海辛苦,但船上最艱苦的崗位其實在最底層的機艙,這裡感受不到撲面而來的海浪,看不到海面上日出與日落,長年見不到陽光,在灰白色的鋼鐵世界裡,高分貝噪音和高溫熱氣翻滾而來;輪機員們在狹小的空間中穿梭,遊走在錯綜複雜的高溫管路和機器之間,身影永遠這麼忙碌。

不僅是除夕夜不能休息,輪機部門必須保證365天、24小時全天候全時段值班,第一時間發現故障並及時處置。

船造了十年,各類設備都有所老化,跑冒滴漏是最常見的小故障,有時候還會碰到主機高溫廢氣泄露、通海設備密封件受損等大問題,有些故障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快就會影響船舶動力。

僅電力一項,就關乎全船安全,輪機長顧含說,「睡覺都得睜隻眼,最怕一覺醒來看不到亮光。因為一旦停電,伴隨而來的是主機停機,船舶失去動力,如果再遇到大風浪,船舶安全難以保證,後果不堪設想。」

踏實工作,既為家也為國。茫茫大洋上,遠望人堅守著崗位,默默作著自己的貢獻,對他們來說,不到安全繫上最後一根纜繩,任務都不算圓滿。

▋作者:魏龍、高超、亓創、鄧鳳軍

▋攝影:李玉龍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李志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報評論全面提高我軍新時代打贏能力
卧龍山野訓場:寒冬熱練,戀戰!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