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餐飲行業不好做?到三四線城市去發展怎麼樣

餐飲行業不好做?到三四線城市去發展怎麼樣

回顧2017年,在大多數餐飲企業還在北上廣的激烈競爭中苦苦掙扎的時候,已有一批行業大佬轉移了業務重心,開始向三四線城市發展。那麼,與已經漸趨飽和的一二線城市的餐飲市場相比,三四線城市的發展空間究竟如何呢?

三四線城市餐飲市場潛力巨大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數據。僅2017一年,全國一二線城市大型商場內關門的餐飲品牌店就已經達到了10087家,關店率最高可達36%。面對同類型產品的競爭、租金壓力以及越發增長的人工成本,餐飲行業在一二線城市的利潤空間已經被極大的壓縮。

而根據美團點評研究院發布的《2017外賣發展研究報告》,2017年中國外賣市場的用戶增長率較往年有所下降,這是野蠻生長後的必然趨勢。在整體增速放緩的市場中,三四線城市的外賣訂單同比增加5%,已經超過了一二線城市的表現。僅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三四線小城市的餐飲市場潛力。

此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二線城市居民的消費能力也不容小覷。在一些省市,人均GDP最高的地方反而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以2016年江西省的各城市人均GDP排名為例,新余市便超過了南昌穩居第一。如果考慮物價水平以及房價等多重因素,三四線城市具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許與一二線大城市不相上下甚至更高。

三四線城市餐飲生意該怎麼做?

第一,宣傳集中。與北上廣這些大城市相比,進駐三四線城市的品牌明顯數量更少,再加上小城市人口流動密集的區域較為集中,餐飲企業只需在市中心集中推廣自己的產品便可達到不錯的宣傳效果。這意味著他們只需節省原本一半的資金和人工投入,就能在該地區建立起消費者的認同感。

第二,入鄉隨俗,慎重選擇產品。在三四線小城市,外來人口較少,當地人還保持著較為單一的飲食習慣。對餐飲企業來說,在不確定自身的產品能得到消費者認可之前,最好能融合當地的美食特色。

第三,主打物美價廉的產品。三四線城市的物價較低,儘管當地人有著較高的消費能力,但早已形成了精打細算的習慣,這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最為保險的,就是稍微降低定價,在此基礎上,以服務和環境布置取勝。

第四,迎合年輕人的審美。年輕消費者與其他年齡層次的群體相比,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高,並且更加註重感官的體驗。他們樂於在自己身上投資,但前提是你要經得住挑剔眼光的檢驗。對於味道,他們沒有那麼執著,反而更加註重餐廳的裝修、進餐的氛圍以及提供的服務,這影響他們對一家餐廳的綜合判斷。因此,餐飲創業者更要在這幾點上多下功夫。

對於餐飲行業的創業者來說,轉到三四線城市發展並非意味著可以放鬆警惕。商海沉浮,世事難料,在任何地區都是如此,只有過硬的產品和貼心的服務才能留住顧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萬里行 的精彩文章:

華為高管辭職賣花甲,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TAG:創業萬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