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壓歲錢還有這種說法!

原來壓歲錢還有這種說法!

每逢除夕,我國就有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傳統,也就是說今天就可以收到壓歲錢了!但是你知道嗎?壓歲錢由來已久,但是古代的壓歲錢長的又是什麼樣子呢?

壓歲錢由來之一:西漢壓歲錢、壓勝錢

壓歲錢的由來一種說法是源於西漢,直至清末民初其實都有鑄造,但是不在市面上流通,錢幣的正面鑄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話和龍鳳、龜蛇、雙魚等吉祥圖案。是漢族民間一種用作吉祥品或者避邪的古錢幣,作為小孩子佩戴的飾物,最初的本意是要壓邪攘災和喜慶祈福。壓勝錢也作洗兒錢,後來演變為春節的壓歲錢

壓歲錢由來之二:「祟」妖作亂、黑身白手

關於壓歲錢有個故事,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它每年大年三十夜裡出來,專門摸睡熟了小孩的腦門,被摸過腦門的小孩會說夢話,發高燒,而退燒後也變成了「祟」。而有一個大戶人家,夫妻老來得子,非常珍愛。在年三十的晚上,為了防止有小偷偷取錢財,兩人將八枚錢幣包好放在枕邊。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過,又黑又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上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於是大家紛紛效仿,把這個錢幣起名叫「壓祟錢」,因為「祟」「歲」同音,日久天長就變成了「壓歲錢」。

壓歲錢由來之三:唐代宮廷習俗

根據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天寶年間,「內廷嬪妃,每於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錢為戲」,王建的《宮詞》中說,「工人早起笑歡呼,不識街前掃地夫,乞於金錢急借問,外頭還似此間無。」「宿妝殘粉未明天,總立昭陽花邊樹,寒日內人長打白,庫中先散與金錢。」足見宮廷內春日散錢之風昌盛。而在《資治通鑒》中記載,時楊貴妃生子,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洗兒錢除誌喜外,主要還是長者給新生兒鎮邪去魔的護身符。

壓歲錢的施與取,都表達了長輩對小輩的關心和愛護,在過年的喜慶氛圍里,壓歲錢的施與取,像是一出熱熱鬧鬧的戲,寄託著共度佳節的期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uper火 的精彩文章:

春節聚會唱歌歌曲盤點,最後一個最經典!

TAG:Super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