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假的正確打開方式:還孩子一次走心的陪伴

寒假的正確打開方式:還孩子一次走心的陪伴

成長中心

已陪你走過了85

2018,已過43

春節「賦閑」的家長們你們欠孩子一次「走心」!!!

時間都去哪了?

昨天讀到一篇讓人淚目的文章,關於我們還能擁有父母多少年。算了一筆賬,對於每年只有春節才能回家看望父母的人來說:

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個小,如果父母現在60歲,假設活到80歲,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也就1540個小時,也就是64天

讀到這裡,也許很多人心裡都會五味雜陳。然而我不得不在大家也包括我自己的心裡再撒上一把鹽:這1540小時里,還要除去一半的看手機的時間,也就是770小時,32天。

這是一個傷感的數字,傷感過後,順其自然地想到另一個問題:

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來說,他們與自己的孩子時間相處的時間還剩多久?

可能有人會說,且長著呢,還有好幾十年!

真的嗎?並非如此。

這幾十年里,我們需要減去工作日里我們上班、孩子上學的不重合時間,減去節假日里我們加班、孩子補習的不重合時間,減去共同的休息日里我們看微信刷微博、孩子玩iPad的無效相處時間,如果孩子高中或大學出國留學還要減去好幾年的「異國」分離時間,接下來孩子戀愛結婚生子,我們就變成了文章開頭提到的苦盼孩子回家過年、相處時間進入倒計時階段的老人......這麼算下來,家長們還覺得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且長著嗎?

大過年的,氣氛弄得這麼傷感,不好不好。不過既然問題擺在這裡,我們就要想如何解決問題。上班、上學、與父母子女異地,如果這些客觀因素我們無力改變,導致無法延長相處時間的長度。那麼我們可以做的是:

提高有限相處時間裡的精度

具體如何做?春節小長假馬上開始,擇日不如撞日,就聊聊這七天里父母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與孩子相處的精度!

一、與孩子一起做家務

一位美國的教育家曾說過:

Teenagers were often apprentices. They would work closely with a more-experienced person, learning skills and practices and basically how to be a functional-and-fabulous member of society.

孩子是人生的學徒,他們願意跟從經驗豐富的人學習各種技能,從而成為一名出色的社會人。」

作為家長,我們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春節期間我們不妨從交給孩子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開始。

生活技能是最重要的技能,遠比書本知識重要,畢竟知識來源於生活。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聯繫生活實際與書本知識。

舉個小例子。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做大掃除,在清潔馬桶時,潔廁靈和84消毒液都經常會用到,對於不常做家務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想,我兩個一起用,是不是會療效加倍?當他有這個動作時,一旁一起打掃的父母,請溫和地制止孩子。

再說一次:溫和地制止。假如你大吼一聲:「干哈呢??這兩樣不能混一起!」首先,孩子蒙圈了,為啥不能混一起?其次,孩子逆反心理上來了:哼,吼我?我還不做了呢!

這時,家長就可以溫和地借著做家務的機會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化學課,告訴孩子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鹽酸,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二者接觸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氯氣,而氯氣是有毒氣體,會使人噁心、嘔吐、胸口疼痛,嚴重會導致死亡。說到這裡,孩子看向你的眼神一定從驚恐變得恍然大悟最後滿眼崇拜地看著你。然後默默地放下手裡的馬桶刷拿起手機給自己的新東方化學老師發微信深入諮詢是不是這個道理。

通過這樣一種理論結合實際的交流方式,家務也做了,孩子也學習了,親子關係也增進了,何樂而不為呢?

二、 親子閱讀

《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麗斯曾說: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平常父母工作繁忙,孩子上學課業繁重,很難有時間和精力一起坐下來讀幾本書。這不,春節期間走家串戶的間隙里,和酒足飯飽回到家裡的晚上,就可以派上用場啦!

不過,親子閱讀是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的。如果作為家長,平時與孩子交流甚少,從來不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就不要強拉孩子跟你一起讀書了,因為如果孩子喜歡讀科幻類小說,你拿著成功學書籍跟他一起讀,他老老實實跟你讀一個小時才怪了。所以親子閱讀的前提是選對書

選對書之後,倆人板板正正地坐在書房開始讀,是不是氣氛略有點尷尬?咱們可以來一點花樣嘛。

花樣一:建立獎勵機制

對於平常不愛課外閱讀的孩子來說,建立有趣的獎勵機制,會讓孩子動力十足。當然這個獎勵機制是要花心思的,不一定非得是物質獎勵,不能土豪地說:「咱們今天讀倆小時回頭給你買個iPhone X」,這樣一次兩次孩子心花怒放,時間久了家長的錢包也承受不起呀!

例如一位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家長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鑒。平時這位家長是嚴格要求孩子早睡的,唯有親子閱讀或獨立讀書時可以破例晚睡半小時。孩子會很享受這種「特權」,於是漸漸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花樣二:朗讀書中有趣兒的文字

不論家長和孩子讀的是同一本書還是不同的書都可以使用這一招。讀到有意思的地方,告訴對方,我要讀給你聽了。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通過互動來使孩子注意力集中,畢竟長時間單一的閱讀可能會讓年齡小的孩子覺得枯燥;二是讀完之後可以有一個探討的過程,比如為什麼你會覺得這段話寫得好,如果你來寫會怎麼措辭,等等。

花樣三:見縫插針地討論讀過的書籍

與孩子一起讀書後,隔一段時間,去爺爺奶奶家拜年的路上、逛超市的時候、放鞭炮的時候,如果想到一些書中有關聯性的人物或細節,都可以裝作不經意地樣子拿出來與孩子聊一聊。

比如放鞭炮的時候,如果你正好與孩子一起讀過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可以問問他「年」的由來,講一講放鞭炮是為了嚇跑「年獸」的故事。當孩子漸漸意識到讀書不是一件僅停留在課堂里而是充斥在生活中每個角落中的事情時,當他願意隨時隨地與你談論任何一本讀過的書的感悟時,恭喜你,你和孩子相處時光的質量已經大大提升了,孩子的閱讀習慣也已經逐漸養成了。

三、與孩子一起動手做科學小實驗

說起小實驗,不少家長可能覺得那是需要專業器械、發生在實驗室里的事情,其實並不然。我們可以在家裡利用各種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做許多有意思且沒有傷害性的小實驗。對於孩子來說,玩兒是他們的天性,如果父母能跟他們一起動手、一起玩兒,豈不是太開心了?

哪些小實驗可以在家裡做呢?如果家長感興趣可以上網搜,有許多有創意的點子,我在這裡簡單推薦幾個:

消失的蛋殼

在玻璃瓶中倒入大半瓶白醋,放入兩枚雞蛋,靜置幾天後撈出,會發現堅硬的蛋殼消失了,變成了一層薄膜。這個實驗會讓孩子了解滲透的概念以及分子穿透堅硬物體的現象。

汽水吹氣球

碳酸飲料是咱們春節期間經常會喝到的,不妨拿它們做一個小實驗。買五瓶不同品牌的汽水,可口可樂、百世可樂、雪碧、芬達、醒目、七喜都可以,再買五包跳跳糖和五個氣球,把跳跳糖分別倒到氣球里,然後把氣球的口套在飲料瓶口上,最後同時把氣球立起來讓跳跳糖落到汽水中,觀察哪個汽水瓶上的氣球膨脹地最大。這個實驗能夠直觀地給孩子們展現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氣體的現象。

這些小實驗用到的都是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材料,但卻能帶給孩子最簡單的歡樂和對科學知識最本初的體驗,性價比非常高噢。

以上講到的三個可以用在春節期間提升親子相處質量的方法,你get到了嗎?

其實不論是家長與孩子一起做家務,一起閱讀,還是一起做小實驗,重要的不是做什麼,而是全身心的高質量陪伴。只要走心了,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能感受到我們的關愛,那麼短短的七天春節假期,就能衍生出值得懷念一輩子的親情記憶。

特別鳴謝:

友情撰稿的外援小姐姐——黃晶晶

畢業於英國埃克塞特大學

曾就職於新東方集團國外考試推廣管理中心

《TOEFL Junior全真模考題精講精練》作者之一

成長丨學習丨教育

伴你成長,讓愛回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聲臨其境》:配音都是怪物
親身體驗像范冰冰一樣每天敷兩張面膜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