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365-32:桓公失信

國學365-32:桓公失信

齊桓(huán)公時,江國,黃國,小國也,在江淮之間。近楚,楚,大國也,數侵伐,欲滅取之;江人黃人患楚。齊桓公方存亡繼絕,救危扶傾;尊周室,攘夷狄,為陽谷之會,貫澤之盟,與諸侯方伐楚。江人、黃人慕桓公之義,來會盟於貫澤。管仲曰:「江、黃遠齊而近楚,楚為利之國也,若伐而不能救,無以宗諸侯,不可受也。」桓公不聽,遂與之盟。管仲死,楚人伐江滅黃,桓公不能救,君子閔之。是後桓公信壞德衰,諸侯不附,遂陵遲不能復興。夫仁智之謀,即事有漸,力所不能救,未可以受其質,桓公之過也,管仲可謂善謀矣。詩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此之謂也。

——選自《新序》

注釋:

1、宗,使……敬重。

2、閔,同憫,可憐

3、陵遲,敗壞。

4、漸,加劇。

5、媒,徵兆。

6、曾是莫聽,大命以傾,這樣有道理的話不聽取,那麼就會有很大的危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鷺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白鷺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