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次換乘歷經67個小時,終於到家啦!

7次換乘歷經67個小時,終於到家啦!

新華社銀川2月15日電(記者楊澤)從西北到西南,行程2300多公里,北跨黃河,南渡長江,穿越秦嶺、巫山,走過公路、鐵路、泥路,7次換乘花費67個小時。13日14時,楊莉帶著大女兒如同南歸的鴻雁抵達貴州畢節老家,終於親吻到一年未曾見面的小女兒,擁抱四年來未曾謀面的祖輩與故土。山水千里,卻阻擋不住回家的腳步。

36歲的外出務工者楊莉,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八堡彝族苗族鄉天寶村,走南闖北的她於2010年來到銀川和丈夫共同打拚。丈夫汪怡諾因每年都回家一兩次,而且開設的店鋪需要有人看管,所以今年春節留守銀川。

楊莉於去年2月進入寧夏如意服裝有限公司工作,如今已成長為西裝生產工序檢驗員,每月有2700元的穩定收入,她最近被評為全廠2017年度崗位標兵。

臨近春節,在城市打拚的人們回家過年心情愈發迫切。

「想著回家,連著幾天都沒睡好。昨天夜裡還夢見,我走到哪兒,小女兒跟到哪兒。」楊莉說,2016年11月,兩歲半的小女兒汪思辰被送回貴州老家由公婆照看,但家裡老人沒用智能手機,每周只能打電話聽聽聲音,卻見不到模樣。

「有時聽她喊一聲『媽媽』我就會哭。」楊莉說,在銀川到西安的列車上和西安到貴陽的列車上,晚上一閉眼就想到小女兒的容貌,「沒有告訴她我們要回去,想給她一個驚喜。」楊莉坦言,一年沒見,恐怕孩子跟自己會有陌生感。

「我既是母親也是女兒,孩子和老人總是讓我放心不下。」對於像楊莉一樣千千萬萬在外務工者而言,因為心裡惦記著親人,再遙遠、再辛苦、再艱難的歸途都有溫暖的意義。

楊莉不僅要自己回去,也帶大女兒回歸故里——「要讓孩子既能留在城市,也能找到『根』在哪裡。」

「我只看過爺爺奶奶的照片,外公外婆的樣子幾乎記不清了。」楊莉9歲的大女兒汪詩絢自2013年到銀川上學以來,還沒回過貴州老家,四年光陰使她記憶中的祖輩與故鄉日漸模糊。

13日13:20分,小巴車剛停靠在天寶村附近,汪詩絢就已迫不及待,「快點兒走呀!我想趕快到家看看爺爺奶奶。」顯然,四天三夜的歸途疲憊已被興奮代替。

楊莉的家鄉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最後一段步行到家的土路坑窪泥濘。爬坡跨坑,拖包拽箱,楊莉母女的鞋子、褲腳、行李不一會兒就沾滿泥點。兩公里的路,母女二人走了近40分鐘。

「路這麼難走,你以後還會回來嗎?」記者問。

「當然會,這可是回家的路呀!」汪詩絢氣喘吁吁卻回答乾脆。

「對,回家的路,再難也要走。」楊莉說。

終於到了家門口。在汪詩絢「爺爺!奶奶!」的呼喊聲中,房屋拐角處13級台階之上,奶奶右手牽著身穿紅棉襖的妹妹汪思辰蹣跚走出。

汪詩絢快步跑上前去,抱住妹妹,又抱住奶奶。

楊莉拖著40斤的行李箱一步一步走上台階,一聲聲叫著汪思辰的名字。「媽媽……」小女兒以不確信的口吻輕聲回應。楊莉抱起小女兒不住地親吻,眼淚決堤,「還記得媽媽不?想沒想我?哪裡想了?」小女兒點點頭,「『心』里想了。」

在公婆居住了30年的老屋裡,楊莉一邊抱著小女兒,一邊翻看小女兒的寫字本,「你都會寫這麼多字了,都認得不?」

「『山』『雨』『人』……媽媽哭,我就笑不來。」

「媽媽這是激動的哭。」

汪詩絢拿出兩張獎狀和一本老師評語,爺爺奶奶看得十分開心;一個說方言,一個說普通話,姐妹二人時常互相說著、笑著緊緊抱在一起……10平方米的老屋滿是幸福,「這就是不遠千里回家的意義吧。」楊莉說。

21時,夜深了,濕冷侵入毛孔。燈盞點亮,一方窗戶透出老屋和暖昏黃的色調。楊莉一家人圍坐一起,或稚嫩,或纖細,或粗糙,一雙雙手在紅彤彤的爐火旁取暖。

「『回家的路,再難也要走』。什麼是『家』?」記者問。

「有親人的地方就叫家。」9歲的汪詩絢說。

「父母在,家才在。」36歲的楊莉說。

「只有老家才算家。」楊莉48歲的二嫂說。

「一年到頭,全家老小平平安安、齊齊整整的就是家嘍。」楊莉70歲的婆婆說。

三代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每個人對於家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家,就像每個人都在仰望同一個月亮——祈願人團圓,千里共嬋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最前線R 的精彩文章:

TAG:娛樂最前線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