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谷歌Waymo估值700億:自動駕駛迎來春天,但前路漫漫

谷歌Waymo估值700億:自動駕駛迎來春天,但前路漫漫

在經過近一年的法庭之爭後,Waymo與Uber的自動駕駛專利權訴訟案於近日宣布和解。最終的結果,是Uber向Waymo支付0.34%股權(目前價值2.44億美元)。但事實上,與Uber的官司解決後,一場更大的爭鬥正在展開,Waymo也在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Waymo和Uber的官司,讓我們看到了科技行業的古老傳統——被「老二」(也稱後來者)超越的故事。如,IBM開創並推動了大多數公司使用資料庫,但卻被甲骨文做成了大生意;施樂矽谷實驗室的很多創意,甚至早於蘋果,但現在最輝煌的是卻是後者……當每一次機會來臨之時,似乎先驅總難避免被人彎道超車的尷尬。

老司機」的苦惱:沒有一個明確的商業模式

早在2009年,Waymo就進入了自動駕駛領域。彼時,這一領域幾乎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Waymo是一點一滴地做起來。Waymo不僅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了長達數年的時間,也耗費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當然,收穫也是滿滿的。相比其他自動駕駛相關企業,目前Waymo在技術上有著領先優勢。不過技術有優勢並不意味著就能成長起來成為巨頭,更需要找出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即使擁有自動駕駛技術,但是也必須去擴展這種技術,為人們提供真正想使用的服務。」目前,Waymo確實在自動駕駛的落地應用上存在問題。與福特、通用或豐田不同,Waymo既不生產,也不銷售汽車。與Uber和Lyft等提供汽車出行服務的企業不同,Waymo也不提供覆蓋範圍極廣的出行服務。

汽車行業巨頭正依託於自身的製造能力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而出行服務企業也能夠輕鬆部署、配備搭載自家自動駕駛技術的車輛,這就讓Way很尷尬。如果不能尋找到明確的商業模式,Waymo這「老司機」就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翻車」。

出路還沒找到,但自己員工還不斷開新公司

更讓Waymo無奈的是,在出路還沒找到的當下,旗下的員工就在紛紛成立自動駕駛領域的新公司。如,前Waymo工程師Dave Ferguson就負責監督一家名為Nuro的新公司,該公司正在研發用於運輸和交付貨物的無人駕駛汽車。另外一名前工程師Chris Urmson是初創公司Aurora的首席執行官。此外,前工程師Brian Salesky目前正在Argo工作,這也是一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但已經獲得了福特汽車1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失去這些具有超高研發能力的員工就已經是Waymo的損失,但如果他們還將Waymo的技術拿出去用,將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因此,Waymo和Uber死磕到底其實也是想「殺雞給猴看」。Waymo拿出前員工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盜竊14000份技術文件的證據,並聲稱Uber的竊密給Waymo造成逾19億美元的損失。

而在官司和解之後,Waymo還有可能對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繼續窮追猛打,向他發起民事訴訟程序。其實Waymo乃至谷歌就是借這個機會去「提醒」那些離職的技術高管和工程師:不要用你們的張狂挑戰我的忍耐力。只不過,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並不會因為Waymo去阻礙前員工的「獨立」就會停下腳步的。Waymo要做的,始終是要搶先所用同類公司一步,完成自身可持續生態體系的構建。

原有優勢正在被淡化

就目前來看,Waymo原有搶先入局、谷歌人才及資金支持等優勢正在被淡化。比如谷歌此前建立了驅動自動駕駛「機器學習」所需的專用硬體龐大網路,甚至還構建了適合於此任務的新計算機晶元,而這些技術目前正在整個領域中傳播。此外,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公司運營的雲服務獲得巨大的計算能力,原有的研發阻礙已經蕩然無存。

而且很多實力雄厚的汽車行業巨頭認為他們會迎頭趕上,在自動駕駛領域成為領先者。因為他們可以部署更多的汽車配備感測器,能夠記錄真實世界的相關活動。豐田研究院首席執行官去年秋天接受採訪時說就提到,「汽車企業收穫數據的潛力遠遠超過其他任何企業,這可能是最重要的。」

如果Waymo還是醉心於技術研發卻忽視了商業模式的搭建,那麼自動駕駛領域的最終勝負還真不好說。就算是此次吃了大虧的Uber,說不定未來就會給Waymo來次「反殺」。(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斯坦丁 的精彩文章:

一張紙巾,如何徹底改變人類處理傳染病傳播的方式?
為了飛行模式打起來了!華為和高通到底誰在說謊?

TAG:康斯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