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媒稱中企主宰鈷供應中間商網路:助中國領跑全球電池供應鏈

美媒稱中企主宰鈷供應中間商網路:助中國領跑全球電池供應鏈

參考消息網2月17日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12日刊登題為《中國領跑全球電池供應鏈爭奪賽》的文章稱,礦工們用自行車馱著一袋袋鈷礦石,沿著一條塵土飛揚的道路來到一個條件簡陋的市場。在這裡,他們排隊把這些礦石賣給批發商。

文章稱,這些批發商大多是中國人,他們隨後把原料出售給中國公司,這些公司把裝滿鈷的包裹航運到中國,加工成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被廣泛用於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以及電動汽車。

文章稱,眼下全球正掀起爭奪鈷供應鏈的競賽,到目前為止中國遙遙領先。隨著電動汽車產量增加,全球對鈷的需求還可能進一步上升。

剛果是全球最大的產鈷國,而中國是剛果鈷的最大消費國。根據Darton Commodities的數據,這個西非國家生產的鈷約94%出口到了中國冶煉企業。

多倫多勘探公司First Cobalt Corp.首席執行長特朗·梅爾說,該公司開始意識到,剛果對電動汽車的意義,相當於沙特對內燃機的意義。他說,中國企業敏銳地意識到剛果對電動汽車的重要性,從鈷開採到電池生產,中國正試圖掌控整個生態系統。

文章稱,中國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2011年,中國將電動汽車行業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國產電池產業已成為政府扶持計劃的重要內容。

文章認為,中資公司目前在鋰離子電池生產的第一步流程中佔據主導地位。根據大宗商品研究機構CRU Group的數據,這些公司生產的精鍊鈷化學品佔據了大約77%的市場份額,2012年為67%。CRU顧問赫佩爾表示,中資公司可能很快會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文章稱,全球54%左右的鈷供應都來自剛果,中資公司則主宰著中間商網路。這些中間商從科盧韋齊等地市場眾多的自由礦工手中收購鈷。

文章稱,幾乎沒有任何大宗商品的需求上漲速度能超過鈷。鈷是銅礦和鎳礦的副產品。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自2000年來,全球鈷產量已增長三倍,至12.3萬噸/年。

而需求的增長則更為迅速,根據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公司的數據,預計到2025年鈷需求將達到20萬噸以上。電動汽車是造成鈷需求暴增的一個重要原因。摩根士丹利估計,2014年電動汽車中鈷的使用量約為1300噸。預計今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13萬噸,2025年達到6.3萬噸。

這些預期已導致倫敦交易市場的鈷價在過去一年上漲逾一倍。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鈷價自2015年年底以來已上漲超過230%。

倫敦市場情報公司羅斯基爾追蹤鈷的分析人士傑克稱,如果該公司對電動汽車的預測準確,鈷市場將面臨一些嚴重問題。供應吃緊將讓中國因其在鈷供應鏈中的強勢地位而獲得另一個優勢。

據Darton Commodities的數據,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的鈷儲備庫存大約為5000噸,約合15天的全球供應量。

Cobalt 27 Capital Corp.首席執行長米萊夫斯基表示,很明顯,中國市場想要成為電動汽車的核心力量。

文章稱,全球電池產能約為每年110千兆瓦時,主要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和電力儲存。過去一年,中國已宣布多項計劃,將在未來三至四年增加超過150千兆瓦時的產能,是當前產能的三倍。這讓特斯拉位於內華達沙漠的「超級工廠」相形見絀,該工廠計划到2020年增加35千兆瓦時產能。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科技領域研究員西瓦拉姆稱,中國控制了全球絕大部分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還有電池的生產。

資料圖:工作人員在流水線上為鋰離子電池晶元穿鉚釘。新華社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接連自殘」!蔡英文又對大陸「出招」了
英媒述評:美國民主病了並且有傳染性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