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狗年,寫給本命年的自己及朋友們

狗年,寫給本命年的自己及朋友們

今天是大年初一。

戊戌年的第一天。

狗年的第一天。

而我,屬狗。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第四個本命年。

第一個本命年,壬戌年,1982年1月25日到1983年2月12日。

那時的我,正值「小升初」;當然了,當時並沒有這個概念,但考初中卻是每一個五年級學生的頭等大事。

對,我的小學是五年制。

當時,我在老家漣水就讀,我們那兒「小升初」的淘汰率相當高,約有百分之五十。另外,老家不僅上初中要考試,初二到初三還要再來一場大考,考不上的就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

為了能讓我們順利進入中學,老師真是拼了命。

五年級開始,我們要早讀。

早讀的具體時間我已記不清了。

反正,天色微明時,五年級的學生就得起床,然後直接上學。早讀完了,再回家吃早飯,然後再去正式上課。

為了激勵我們考個好成績,我們的老師一天到晚拿歷屆的優秀學生當榜樣鞭策我們。老師們最愛說的,是一家四兄弟。

這家的四兄弟,酷愛學習,成績之好,足以碾壓時下的學霸。他們四兄弟的小學,是在本地讀的(就是我們的鄉村學校),初中也在本地,但高中全都考到了蘇州中學、揚州中學等名校去了。後來高考,他們也全都考入名校。

這在鄉間,堪稱奇蹟,更成了老師口中的勵志榜樣。

這四兄弟中,有一對雙胞胎,中考時,一個考入蘇州中學,一個考入揚州中學。為了讓兄弟倆彼此有個照應,他們的父母讓將他們轉學到同一所學校。

結果,去了蘇州中學,學校說了:我們不放人,歡迎另一個孩子到我們學校來。

再去揚州中學,對方的意思也是如此。

最終轉學失敗。

而老師的激勵,成效顯著。

當時我們的學風之濃,現在回想起來我都感到吃驚。

所有的學生都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所有的作業都搶在第一時間完成,甚至,老師尚未布置的作業,也有許多同學提前去做。偶爾有同學作業拖了班級的後腿,不用老師批評,自己就覺得得十分丟人。

對考試,更是全力以赴,人人想要好成績。

結果,我們班絕大多數同學順利升入初中,比率遠高於當地的平均水準。

回想整個求學生涯,我讀過的最好學校,就是故鄉的那所鄉村學校。

第二個本命年,甲戌年,1994年2月10日到1995年1月31日。

那時的我,剛出校門沒多久,在工作里做技術工作。

每一天,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我要設計工裝,編寫工藝,解決車間遇到的技術問題。

但我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的專業是機械設計與製造,但我從未喜歡過。

當時為了學業,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學。

機械原理、刀具、機床……一門門專業課,學得我幾乎吐血。

工科課程量大,難度也大,根本不存在臨時抱佛腳就能過關的可能。所以,我們班的同學,沒幾個敢放任自己,一天到晚,不是教室就是實驗室要不就是圖書館。

有一天,我的一位很要好的同學走在路上時,忽聽旁邊的一群男生道:你看前面,機制班的憨孩子又去用功了。同學抬頭一看,果然,前面正是我們班的幾個學生,抱著圖板去教室畫圖呢。

這樣的專業,面向的當然是工廠。

可我真不甘心。

怎麼辦呢?

改行吧。

改什麼?

一向喜歡英語,於是上班之後,選擇了英語的自學考試。

對我來說,精讀、泛讀之類的課程並無難度,不需多作準備,一考即過。

真正難的,是聽力與口語。

畢竟,我們這一代人,所學的都是「啞巴英語」。

英語專業的聽力,大約有二十盒磁帶。

為了順利通過考試,我的隨聲聽真的成了「隨聲聽」,走到哪聽到哪。就連上班路上的那點時間,也不想錯過——一邊騎車,一連帶著耳機聽。

其它課程的考試,都是在徐州本地進行的,但聽力考試,是在南師大本校進行的。

萬幸的是,一次過關。

後來,去了深圳,我的工作就是做翻譯。不過,是筆譯。

那是一家不大的翻譯公司,專門為IBM做服務工作,幫他們翻譯資料。

第三個本命年,丙戌年,2006年1月29日到2007年2月17日。

那時已為人母。

做了母親才知道,一個小小的幼兒,需要多少時間、精力與心血,才能慢慢撫養長大。

每一天,我的生活幾乎都是圍著孩子打轉,給他穿衣,喂他吃飯,給他講故事,教他認字,帶他出去玩。

平時忙就算了,怕的是孩子生病。

別的病也就罷了,最怕發燒。

孩子小的時候,一旦發燒,就是高燒,往往在兩三個小時之內,體溫就能從正常直衝到四十度以上。

有一次兒子夜裡發燒,帶到去看急診,醫生檢查之後,輸液治療。

從醫院回到家,已是凌晨兩點。

孩子的燒暫時退卻。

可到了早上六點,體溫再度升到四十度以上。

心急如焚的我,只能再次帶上孩子,去醫院。

好在醫生體諒我,先給孩子看病,然後再補手續。

……

孩子小的時候,特別愛聽故事,每天晚上,都得聽足了才願意去睡。

一個又一個晚上,我已困得兩眼朦朧,可孩子依然精神十足,抱著一本又一本故事書,要我講給他聽。

沒辦法,只能強打精神,裝做一個好媽媽。

那時候總是想,等到孩子再大點,上學了,一切就好了。

一位長我幾歲的朋友聽了我的憧憬後,很是不以為然:到時你就知道了。

果然。

孩子上了小學後,我照樣忙得團團轉。

每天早上,我五點半即起,然後打開電腦開始工作。六點半,準備早餐,然後喊孩子起床,飯後送他上學。

離開學校,直奔菜市場。

等到買好菜到家時,已到八點半。

打開電腦,工作。

十點半,準備午餐。

十一點半,去學校接孩子。

中午又是一番忙碌。

下午將孩子送至學校,然後返家,已是兩點半。

四點半,又得去學校接孩子。

晚上,各種雜事。

孩子的整個小學,我的日程大致如此。

年少時喜歡聽評書,而評書的開頭往往就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當年,小小年紀的我總覺得時光過得太慢,一年一年似乎長得到不了頭。

可似乎就在轉眼間,數十年的時光飛逝而去,第四個本命年說到就到了。

人生至此,已進入下半場。

這個年齡,額頭不再光潔,頭髮不再黑亮,眼神不再清澈,心靈不再單純……偶爾攬鏡自照,能夠清楚地看到光陰在身上留的痕迹。

歲月如飛刀,刀刀催人老。

老去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有個閃失。

到了這個年齡,才能清楚明白「頂樑柱」的含義。

父母日漸老邁,孩子尚未成年,自己還有太多的責任未盡。

健康地活著,平安地活著,才是王道。

狗年尚來到來時,朋友圈裡滿是「狗富貴,勿相忘」的祝福。

我喜歡這樣的祝福——富且貴的生活,多麼美好。

願你,願我,願每一個人,都能擁有這樣的生活。

說明:本文所配圖片,皆選自網路。

多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曙巒 的精彩文章:

萬字長文聲討父母:是父母自作自受,還是孩子不懂感恩?
收費站撤銷了,除了收費啥都不會,未來怎麼辦呢?

TAG:孫曙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