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海行動》:又一部成功的撤僑題材主旋律電影

《紅海行動》:又一部成功的撤僑題材主旋律電影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大年初一,國產賀歲片《紅海行動》上映,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的賀歲片,它改編自2015年的葉門撤僑事件,絕對是水準之上的作品。

《戰狼2》珠玉在前,《紅海》的題材與《戰狼2》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描述的角度不一樣,《戰狼2》更多的是以退伍軍人冷鋒的視角為主,中國軍方從後支援,吳京設計的多場動作戲個人英雄色彩較為濃厚;《紅海》則是以中國軍人的行動為主線,動作戲設計當中也比《戰狼》更講究團隊配合。

導演林超賢以拍警匪片出名,早在1998年已經獲得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前年的《湄公河行動》是他第一次執導軍事題材的動作片,本次經費更足,執導難度更大。

《紅海》與《戰狼2》一開頭都是在海上打海盜。《戰狼2》強調男主角一人,片頭戰鬥最難的地方就是攝影師需要手持攝像機跟著冷鋒跳到海洋里,把打鬥的緊迫感展現出來;《紅海》強調軍人團隊合作,所以對林超賢來說,最難的地方就是如何合理調動軍事設備,片頭戰鬥里一共有6艘軍艦出現,有1艘長達500多米的大貨船,數架武裝直升飛機,作為導演,要對每一個鏡頭負責,軍艦怎麼編隊,如何開動,鏡頭從何處切入,何時又帶入直升飛機,都比一般的警匪片拍攝難度大得多。

剪輯風格上,林超賢有使用類似《諜影重重》那樣的手持快速碎片化剪輯,以達到不斷調動觀眾神經推高潮的效果,也有海戰的大航拍、巷戰的超長鏡頭、狙擊手射擊特效等等,情節上,比較套路化,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設定。

狙擊手的元素一直是戰爭片的一大亮點,尤其是正派與反派狙擊手的巔峰對決,更是讓人腎上腺素飆升,像《兵臨城下》《拯救大兵瑞恩》《戰狼1》這些片子里,都有非常經典的正邪狙擊手對決。這次《紅海》同樣有借鑒到。

人物塑造是軍事片的難處,《紅海》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拿捏不到位的地方,譬如說,它把軍人戰鬥之後的心理掙扎很好的表現出來,並非一味地歌頌軍人英勇無畏,這裡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譬如說,它整場文武戲的比例太不正常了,忽略掉那少的可憐的文戲,整場戲可以用三個字概括:「就是干」,由於張弛無度,整場緊繃塞滿了動作戲,使得片子節奏偏快,觀眾易審美疲勞,人物形象原本可以刻畫得更細點的。

應該多插入怎樣的文戲呢?

《紅海》有一幕,戰鬥的間隙中,突擊隊隊員石頭跟另一位隊員佟莉說,自己小時候總是被母親打,打完之後,母親卻會給他糖吃,他就覺得不疼了。其實他就是想家了,否則是不會提起自己跟母親這段事的。

--後面石頭是含著糖而死的。

這一幕讓我想起《拯救大兵瑞恩》里,小分隊夜裡聊天的時候,軍醫韋德說,想起自己小時候,母親由於需要工作,常回家很晚,他很不喜歡母親總是這樣不陪伴自己,所以母親來看他的時候,即使沒有入睡,他也會裝作入睡。說到後面,他眼泛淚光。

-後面韋德死的時候抽搐著身體,叫著「媽媽,媽媽…」。

這些對話看起來跟整場戲的主要線索完全沒有關係,但是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可能某個迫擊炮爆炸,坦克漂移,狙擊手爆頭的鏡頭我會很快忘記,但是這些感人的分支劇情我卻會記憶猶新,原因是它戳中了我們作為「人」的同理心,我們無法體會戰爭的殘酷,但我們都是為人子,深知漂泊在外時,對親人的那種眷戀。

另一幕,艦長對張譯飾演的蛟龍隊長楊銳說道,「你是隊長,不是家長。」其實,相比於家長,我覺得隊長更接近於「兄長」這樣的角色,《軍中綠花》有云:「不要離別時兩眼淚花,軍營是咱溫暖的家。」這些演員就是拍一場戲,都要離開中國幾個月之久,更別說真正的軍人,身邊的戰友就是自己唯一可以依賴的人了。電影應該適當削減一些動作戲,多些去塑造小分隊之間的感情,這樣讓軍人的形象出得更豐滿。

如果《拯救大兵瑞恩》可以打10分,這部國產片我可以打到8分。在新春喜慶與家人團聚之際,不要忘記是祖國的強大,是軍人同志守護疆土的擔當,是無數父母見不到孩子的挂念,才換來我們的闔家安康。

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無論怎樣,好好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旋仔 的精彩文章:

TAG:旋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