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最強戰艦發動機壞了:這次怪烏克蘭 上次賴中國

俄羅斯最強戰艦發動機壞了:這次怪烏克蘭 上次賴中國

近日,俄海軍內部一位不願公開身份的技術人員稱,俄海軍最新的22350型,「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導彈護衛艦在試航途中,確切來說是在去年的12月23日,於海上損壞了一台主機,目前已經回到了俄北方造船廠的船塢內進行修理。

圖為已下水,正在建造中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該艦在2006年2月開工,於2010年10月下水,但迄今仍未服役。(原定2017年11月,後又推遲至2018年11月)

22350型護衛艦一共有四台主機,採用柴-燃聯合推進形式,其中2台發動機是俄產的10D49柴油發動機,另外2台是烏克蘭產的M90FR燃氣輪機。

而據俄海軍消息人士稱,損壞的「正是」烏克蘭提供的M90FR燃氣輪機。而這一戲碼對中國軍迷而言不可能不熟悉:約莫半個月前,俄海軍一樣透過媒體發聲,聲稱21631「暴徒」小型導彈艦的服役延期,完全要歸咎於中國產的柴油機!

圖為建造中的21631小型導彈艦。

眾所周知,一台發動機要從發動機廠方轉交到造船的「用戶」方,必然要接收複雜而嚴苛的測試,至少要跑出合同上所有的規格數據才能出廠/交付。而就算中國和烏克蘭的發動機廠商都「不約而同」地違背商業規則和業界慣例,難不成分布於俄南北的兩家造船廠也「不約而同」地無視了質量管理環節?

所以,本文筆者便能斷言,中烏提供的發動機其實根本毫無問題。至於是誰把這些「沒毛病」的發動機玩壞,以至於讓一艘本就建造了十二年之久的護衛艦還要「多拖兩年」?

圖為俄11356型「格里戈洛維奇海軍上將」號護衛艦。

眾所周知,俄羅斯基於出口印度「塔爾瓦」型護衛艦開發的,「出口轉內銷」的11356型護衛艦,已經算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水面艦艇製造業中最「成熟」的一款軍艦了。

當然,另有說法稱是2006年開工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大型護衛艦進度不順,俄海軍才不得不採購性能稍遜的11356型護衛艦。但即便「性能稍遜」,這款四千噸級護衛艦的建造-服役周期依舊長達5-6年,遠遠長於其它國家的造艦周期。

圖為航行在香港的054A護衛艦。同為4000噸級的護衛艦,054A的建造周期僅為2年左右,遠不到11356型的一半。

再放眼一下環太平洋地區,日本5000噸級的「秋月」防空驅逐艦和「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的定位類似,技術含量還略有超出,但從「秋月」開工到下水,日本人也只不過花了4年多的時間。相比之下,俄國兩型護衛艦的極低建造效率,幾乎是兩國建造航母或大型直升機反潛艦的水準。

圖為俄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的鍋爐房內部。

當然,蘇聯的造船業是依賴著俄羅斯、烏克蘭等各加盟共和國,甚至是華約各國的通力協助,才能取得良好的質量控制和進展速度。而在蘇聯解體後,失去了外部協力,甚至是黑海造船廠的俄羅斯無法將蘇聯時期的良好傳統繼承下去,這也是很正常的。

但事實上,造成俄海軍艦船故障頻發戰力不足的原因,並非只有俄船廠的貧弱不堪。專業海員的缺失,海軍經費有一茬沒一茬地間歇拖欠,也就自然地造成了俄海軍艦船的維護欠佳,也就很自然地影響到了艦船的戰鬥力,而它們接二連三地趴窩,也就是偶然當中的必然了。(利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陸戰隊員盛讚消聲器 技術優勢巨大!中國早已推廣
中國高能固體激光武器悶聲發大財,射程上千公里壟斷核心技術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