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娘家,女兒是爹媽的貼心「小棉襖」

回娘家,女兒是爹媽的貼心「小棉襖」

大年初二,回娘家,在北方又稱為「走娘家」。

每年的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丈夫要同行,所以又俗稱「迎婿日」,這是對娘家來說的,要接待女婿。

在古代,女兒出嫁後,在婆家要操持家務,伺候公婆,還要應付各種妯娌、姑嫂關係,非常辛苦。

所以娘家會在一些節日的時候接女兒回家來住幾天,名義上是「探親」,實際上是讓女兒藉此機會放鬆、休息。

除了大年初二回娘家(有的地方是正月十六回娘家)之外,雨水節氣那一天要回娘家,還有「六月六,請姑姑」,在農曆六月初六這天,娘家人要去請出嫁的女兒回娘家。

傳說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與朱元璋、馬皇后一家子有關:

朱元璋坐天下後,安慶公主下嫁都尉歐陽倫。

當年除夕夜,已經出嫁的公主們都回婆家過年去了,惟有新出嫁的安慶公主不願回去。

她嫌棄婆家寒酸,仗著自己是馬皇后最小的親生女兒,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宮中與父皇母后一道歡歡喜喜過大年不可。

歷來對子女管教極其嚴格的馬皇后勸說安慶公主:「你已為人妻,要孝敬公婆,體貼丈夫。」

好說歹說,安慶公主總算回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正安排皇宮裡燃放鞭炮迎接新年,忽然看見安慶公主與駙馬都尉歐陽倫來拜年了。

朱元璋心想:昨天夜裡才把你打發走,今兒一早你們倒又來了,便問公主:「你給公婆拜過年了嗎?」

安慶公主嘻嘻一笑,說還沒有。

朱元璋大怒,說道:「我當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麼能不先給你公婆磕頭,而大老遠地進宮先拜我們呢?立刻回家,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實在家待一天,侍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

朱元璋說完,還當場給公主寫了一副對聯:羊跪乳,媳敬婆。橫批是:天經地義。

安慶公主夫妻二人只好回家。

從那時起,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成了一種民間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誰家的媳婦,她走得忙又忙呀,原來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紅襖,頭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臉上擦,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呀……」

朱明瑛演唱的這首《回娘家》膾炙人口,傳唱一時。

俗語說:「女人回娘家鷹抓兔,回婆家牛踏步。」

民間俗語總是質樸卻精深,女人回娘家真的是「鷹抓兔」,一分鐘也耽擱不得的,一句「鷹抓兔」,與「歸心似箭」比起來,更生動形象。

回娘家真的很幸福,娘家是每個出嫁女兒的心靈歸宿,到了娘家,生活中的委屈都可以平復。

豐盛的飯菜,團圓的快樂,家的溫暖,濃濃的父愛母愛,而相聚常常是很短暫,使得離開娘家總是依依不捨,總是想著再一次回娘家。

女兒永遠是父母的牽掛,哪個做父母的不是對兒女牽腸掛肚,父母不要兒女的「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反而是讓兒女帶走一隻雞,拿走一隻鴨,滿載的還有父母殷切的叮嚀和滿腔的愛。

有一句話說,「生兒子是名氣,生女兒是福氣」,應該說這句話是不太準確的,世上好兒子和好女兒一樣,大有人在。

但是有一點,我們還是可以認同,女兒關心父母相對比兒子更貼心一點,更周到一點,情感更細膩一點。

所以,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這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說法,也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有了小家,你有多久沒回過娘家?即使路再遙遠,總有娘家的親人在對我們翹首以盼,如果可以,常回娘家,陪父母吃個家常便飯,說說家長里短,承歡膝下。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兒女已經長大,父母還未年老;兒女有能力報答,父母仍然健康。

女兒長大了,也要成為公婆的兒媳,希望所有女兒也能成為公婆貼心的「小棉襖」,扮演好人生中不同的角色,真正為溫馨和睦、美滿幸福的家庭,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既做好女兒,也做好兒媳。

本文系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生活有五味,人間有臘八;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一碗臘八粥添福添壽,熬出生命的覺醒和自由
臘八節|生活有五味,人間有臘八;合聚萬物,調和千靈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