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為什麼總感覺不夠快樂?從「優秀的陷阱」中解脫?原來你一直深處愛中……

你為什麼總感覺不夠快樂?從「優秀的陷阱」中解脫?原來你一直深處愛中……

狗年年三十,

熟悉的兩桌麻將,

只是長輩們老了。

弟弟妹妹們聚一堂看春晚、打遊戲,

只是他們更懂事了,

明明睡意闌珊,

大家卻都默契相伴。

我也似乎更懂得了這份陪伴的珍貴,

給長輩們一一斟上熱蜂蜜茶,

給做IT的弟弟按摩揉肩,教他緩解勞損的姿勢,

撫摸妹妹的長髮,一起抱著狗狗,

看一本喜歡的書,坐在他們身旁,

在一起就好。

說來也許見笑,

外人看來聰明自信、豁達樂觀的我,

花了30年才明白自己一直深處愛中。

想要抓住時光的韁繩,

彌補過去缺失的感恩,

並用心記住被愛包圍的存在。

我的30歲生日也剛剛度過,

我想在此記錄一下30年中我最重要的3個成長。

3個小故事,或許能夠幫助類似困惑的有緣人。

為什麼你總感覺自己不夠快樂?

這是我在24-25歲那年第一次看心理醫生的時候,

向醫生提出的命題。

從小到大我一直很努力,很優秀,

好學生,好學校,好工作,

熱愛生活,樂於助人,有夢想,

似乎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奔跑前進,

可是我似乎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我後來知道,我不是個例。

北上廣打拚的年輕人,

名牌大學優秀學子,

甚至我父親和我父輩那一批社會中流砥柱,

都有這個病。

醫生的一段話讓我醍醐灌頂,

當你找到病因的時候,

問題已經釋放了50%了。

醫生告訴我,

一個人的幸福感的來源,

其實有5個圈,

最內核的圈來自自己對自己的慾望的滿足,是對小我的滿足,

其次是核心家庭的愛,是一種無條件無背叛的安全的愛,

再其次是親朋好友的連接與正反饋,

最外面一圈是社會價值的肯定和滿足,大我的滿足。

自我滿足的順序應該是從內到外的,

先滿足自己最基本人性的需求,

吃得好,穿的好,自利自愛,小我得到充分滿足,

快樂的基礎才是健康的,

你真正快樂了,才有能量去愛別人,愛社會。

但是我們中國這一代人,我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教育都被洗腦了,

越是"家教良好"的大眾中國家庭,

越是覺得允許孩子"寵愛自己"是一件"不正義"的事情,

而光榮的人格應該是"長大以後要做一個有用的人","要為社會做貢獻",

於是我看到我父親辦公室放著"天才為公"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我從小到大也一直深信"勤儉節約","不追求物質享受","捨己為人","孔融讓梨",似乎是一種道德上的正義。

每個人都有很多慾望,

但是很多很多人都在無意識地用一些根深蒂固的教條壓抑自己想要寵愛自己的那份原始衝動。

把注意力放到更大更遠更正義的地方。

然後卻發現,追逐的越遠,離內心真正的快樂,似乎並沒有更近。

原來我們都顛倒了順序。

你如果壓抑自己的本心,

自己都不敢大膽愛自己,

任性地滿足自己一把,

你不會有真正紮實的快樂。

我們大部分中國人需要補習的功課,

反而是學習如何正視自己的需求,

敢於愛自己。

關照最弱小的小我。

我們的大我太多了。

我的父親就是一個典型病人。

他在55歲生日那年發過一次朋友圈。

"年輕的時候,

我的夢想是改變全世界,

後來我發現改變世界有點難,

我想改變中國,

後來我縮小為想要改變我的家鄉,

後來變成改變我的企業,

我的家庭,

我的員工

最後我發現,

我只能改變我自己,

甚至我連改變自己都是很難的命題"

我當時很欣慰,

我覺得父親活了大半輩子,

終於從這個為社會活為別人活的"圈套"中走出來了,

終於開始回歸自己。

當我開始真正關注自己內心的小我,

並且覺得它是正義的時候,

我感到一種解放,

凡事先聽從自己的內心,

不壓抑自我,

敢於say no,

敢於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身邊有不少同齡人並沒有我這個病,

但是這對於我這樣家庭的孩子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從"優秀的陷阱"中解放?

20-21歲那一年我在美國加州做交換生,

陽光明媚的地方人心也很溫暖。

DAVIS是一個小鎮,

比較富裕,環境優美,節奏緩慢,

讓人忘記了外面世界的爭奪。

我去年回加州又故地重遊了一趟,

發現10年過去了竟然連街邊的漢堡店都沒有換過,

我恍惚覺得我還是20歲那個在讀書的女孩。

這漫長的一年我感受到了在中國無法學到的一課。

我一直認為比起這一年的學分、海外投行實習履歷,

這一課才是最大的收穫。

在這個緩慢的小鎮,

每周三鎮中心的廣場草坪上都會舉行一場famers" market,

全鎮家庭出來一起在草坪上野餐,聽現場樂隊,

逛有機農產品,買買買,吃吃吃,

歡聲笑語,孩子與狗狗肆意玩耍。

我身邊總會有人真誠地攀談,

今天的漢堡多好吃,這個樂手很不錯,衣服很漂亮,

家長里短愉快的一段時光過後,

眼神中還有溫度,相互微笑告別,

不留聯繫方式。

上學路上過十字馬路,旁邊的父親和兒子停下自行車,

開心地轉頭向我打招呼,早上好,

笑容燦爛地彷彿他們是你的鄰居。

上課路上自行車鏈掉了,

我很著急無助,

路過的卡車司機停下車,

從後備箱拿出了傢伙幫我折騰了一下,

修好了,開開心心地走人了。

我連感謝的話都沒說完。

還有很多很多生活中的細節。

共產主義一樣的錯覺。

這是我在中國萬萬不會體會到的社會存在。

他們經常說的have a good day,

是真的價值觀里的東西,

不是客套話,

生活很純粹,

過好今天這一天,

這一個小時我們要很愉快,

這一個瞬間,我希望和你的對話大家心情都很愉悅,

這樣就很好。

活在當下,live in the moment.

不過如此。

只是在這裡他們真的能放得下。

就著眼於眼前要過的有質量,愉快,陽光。

這在那年的我,是很驚奇的。

從小到大,我這種中國孩子都在被教育為了明天而活。

小學為了升中學,中學為了升大學,大學為了好工作,好工作為了買房買車,

然後升級換代過上更好的生活,還要為了下一代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奮鬥。

中國發展太快,社會流動太快,機會多競爭也大,社會保障不足,

所有人的人都在焦慮,

都在為明天而活,

而那一年我才明白了,

原來可以有另一種活法。

這種焦慮帶給我們這些"優秀年輕人"什麼呢?

一停下來就焦慮,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

我現在是可以從容接納自己享受當下,

該焦慮的時候焦慮,該放下的時候真正放下,

兩種活法,都是正義的。

但是我生命中還有很多重要的朋友,

還做不到放下。

越優秀的人,

越難。

這是從小到大的教育,

根深蒂固,

看幾本斷舍離的書也很難讓人學會真正放下,

我很慶幸有過這樣一年的漫長生活,

讓我真切體會過活在當下的人是多麼真實純粹美好。

而我說的"優秀的陷阱"是什麼?

也是我這類人身上的一種"病",

現在"治好了很多了"。

我們這一代人獨生子女多,

兩家人扶持一個孩子成龍成鳳,

很多家長只要孩子好好學習,

其他的事情就都不讓孩子做,

只要學習好,工作好,

就是正義,

這樣的我們確實在父母的保駕護航中成長的很"優秀",

心無旁騖拼搏進取,名牌大學,金牌工作。

但是我們這類人更容易擁有以下這些"病態":

1)長年聚焦"正業",除了工作學習以外,不懂得愛人,不懂得先付出。

容易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最愛自己。

我看到很多優秀的投行投資男女,都有這個特點,

曾經的我也是。

所以很多我身邊的優秀女孩抱怨,現在的男生都太自私了,沒幾個好的。

所謂的不好,就是優秀男孩子們都不太懂付出和愛人,從小沒有經過這個價值觀洗禮。

2)不能接受自己不優秀。

這也會帶來無盡的焦慮。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父母在無意識中給我們種植了"有條件的愛"。

父母常說,你讀書好了就可以怎麼怎麼樣了,不好的話就怎麼怎麼怎麼。

其實就是讓孩子認為,優秀了,就可以得到愛得到滿足了。

所以我們所接受的愛不是鼓勵式的肯定式的無條件的愛,

而是威脅式的有條件的愛。

這種根深蒂固的情節會伴隨我們一生,

哪怕你到了50歲,還會存在這種潛意識——如果我事業做的不夠好,就是一種不正義,就不值得被肯定和被愛,可能會失去家人朋友的認可。

但是其實如果換一種教育方式是成長起來的人,

終身就算經歷多少失敗,他骨子裡都會是傾向於無條件地自信、樂觀、陽光、肯定自我,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失敗,真正地接受,把能夠把事業的失敗,和自我的失敗,這兩個概念分割開來。

我就是被這樣"有條件的愛"教育長大的,

它讓我長期處於"不能接受自己不優秀"這樣的無意識的焦慮中。

我就是被"好好學習就是第一正義"教育長大的,

它讓我在進入社會進入情感關係後必須重新學習愛人,學習體察生命中生活中很多其他東西也是很重要的,我花了很多淚水和汗水才拾起這些功課。

原來你一直深處愛中

我大概4個月的時候父母離異,

我跟父親,童年是奶奶帶大的,

小時候一年見父親一次,童年記憶很稀薄,

中學去廣州和父親住,6年期間也是常期住校,

父親很嚴厲,性格很硬,不懂愛表達,

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這樣的環境下我從小就性格很獨立自強,

從沒有享受過寶貝女兒依賴父母的那種矯情,

從沒覺得這個世界上我可以依賴任何人,

只有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肯定與愛。

我記得高三十一國慶期間我發燒了,

躺在宿舍床上蓋著被子,

室友媽媽來看到問我為什麼生病了不回家呀,

反正都在廣州市區,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為什麼生病了要回家?回家不是一樣么?我完全沒有想到可以回家尋求照顧。

是不是有點可憐?

好在當時傻傻的我竟也不自知這是一種可憐。

這樣過了20年,

直到我去美國交換讀書的那一年,

可能距離遠了父親會更多擔心,

電話多了,給錢也爽快了,

父親難得說出一些溫暖的話,

我記得當年20歲的我在大洋彼岸的電話機旁,

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原來也是有人愛的,

淚如雨下。

與父親的對抗還在繼續,

冰山非一日之寒,

我想要喚醒父親的溫柔,

用盡心裡去說教父親,

未遂,

越想改變父親,

越撞得頭破血流,

越絕望。

因為缺愛,

我會把情感寄託更多放在朋友和男朋友身上,

導致我在後來的感情生活中也不夠健康,

我把我受的苦都責備於父親,

更希望他能為我改變。

鬥爭一度激烈到要斷絕關係的地步,

兩個人都非常固執,

我說我帶你去看心理醫生,

他說他帶我去看心理醫生。

每次看到父親痛苦,

我也絕望,覺得看來這個癥結是要帶到棺材裡去了,我父親沒救了。

但是說來命運的安排就是這麼神奇。

毫無徵兆的。

去年我去義大利旅行的時候,

同行的小夥伴給我分享了很多她與家庭的遭遇,

可以說如果我的家庭帶給我的痛苦是2分的話,她的是10分,

但是她通過宗教的方法獲得了諒解和自我救贖,

一路給我做了很多功課。

我是非常抵觸基督教的,

但是我卻在她真摯地幫助下第一次真正"看到了我的父親",

那天晚上我在威尼斯一個古董酒店的床上,

泣不成聲,

突然頓悟了,

原來我的父親一直深愛著我,

原來他的那些責備、否定、惡魔一般的折磨,

背後都是他對我的期望,這就是他的愛的方式,

說起來很簡單的道理是不是,

但是扭轉這一念的差異,真的太不容易。

我給父親發了很多很多的簡訊,

大意就是:

"爸爸我終於知道你是深愛我的,

一點都不少,

這麼多年我都沒能理解你,

給你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我很對不起,

餘生我一定會好好愛你。"

父親給我回了很多很多的語音。

當天他發了一個隱晦的朋友圈:

"這麼多年的一個心愿,終於實現了,感慨萬分"

我想他說的應該是得到了女兒的理解。

我打那以後再也不說傷害父親的話,

同樣的來自父親的否定和批判,

我卻都能解讀為父親的愛,

從此擁有足夠的智慧溫柔相對。

自從我與父親和解了,

我發現我與自己也和解了,

我的整個性情都變得真正柔軟了,

不再有盔甲,

我有安全感了,

我可以打開柔軟的地方給別人。

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

我的親戚們也開始更愛我,

我也獲得了更多愛別人的能力。

然後我發現原來愛我的人那麼多。

真的無比感恩。

我感到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自我救贖。

物以類聚,

在此之前我最好的閨蜜大多與我有類似的家庭經歷,

莫名被彼此的氣質吸引,

這些年都與原生家庭互相折磨。

幸運的是在這幾年大家都陸續與原生家庭達成了和解,

一念之間,

原來惡魔一樣的父親母親,

原來一直是深愛著我們的,

只是他們不懂得愛的表達,

他們的性格也來自一些歷史原因的雕塑,

不是他們的錯。

能夠看到愛的本質,而不被表象蒙蔽眼睛,

這需要的不僅僅是智慧,努力,還有時機。

我知道像我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

很多人還在尋求與家庭和解的路上,

還在掙扎,

如果我的小故事能有幸被正在掙扎的你看到,

我想說:

不要放棄努力,

不要放棄你的家人,

在與家庭和解之前,任何其他形式的愛都無法真正救贖你,

以最大的善意去尋求方法。

只有愛,才是一切的救贖。

~~以上,問題少女的成長故事分享完了~~

~~祝福您和家人新年快樂、幸福安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逐本自然生活館 的精彩文章:

TAG:逐本自然生活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