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皇帝在位時有關測字的奇聞軼事

宋朝皇帝在位時有關測字的奇聞軼事

拆字又稱測字或相字。談起這門學問,大多數人都把它和一般算命、看相及卜卦等斂財糊口的江湖之術相提並論。其實倉頡造字,不論是象形、會意或形聲等等,無不有所依據,從而使中國文字別具一格,獨步世界。就以詩詞、聯語、妙對、燈謎以及測字來說,哪一國、哪一種的文字能做到這一點?

拆字源於何時,已不可考。據傳始於周代,盛於唐、宋,在這方面,明、清也是人才輩出。而唐宋年間有幾位代表性人物,如:袁天罡、謝石、李淳風及邵康節(邵雍)等,都是個中翹楚。

宋徽宗酷愛琴棋書畫,自創「瘦金體」書法。因為私底下欽慕謝石算卜的大名,有一天,寫了一個「朝」字,讓太監拿去找謝石試試。謝石看看字再看看人,說:「這個字不是你寫的。」那太監堅稱是他本人所寫。謝石說:『你「今日之貴」就憑此字。』

『他日「鯨配蠻荒(充軍發配到邊疆蠻夷之地)」也憑此字。』只是這第二句話吞了下來,不敢說出口罷了。那太監要他說明白些,又問:「如果你非要說不是我寫的,那你猜猜看,到底是什麼人寫的?」謝石說:「朝字分開為十月十日,寫這個字的人,生於十月十日也。」而宋徽宗果然是這天生日。

太監回去,把這件事一五一十的回報給皇上,宋徽宗立刻把謝石召入宮中,皇后嬪妃們紛紛向他問卜、測字,都說靈驗極了。徽宗不但賞賜豐厚,而且還賜官為「承信郎」呢。

後來果然發生「靖康之難」,北宋滅亡。徽欽二帝被俘,金太宗下詔廢帝,強脫龍袍,貶為庶人,囚於五國城。

南宋高宗(趙構)有一天心血來潮,微服出遊,很巧,在鄉間和謝石不期而遇。在古代,平民能見到皇上的,恐怕萬里不挑一。當然他絕對認不出他就是皇帝。但是宋高宗卻聽說過謝石之名。高宗用杖在地上劃個「一」字,說:「請先生判斷一下敝人的身份。」

謝石說:『土上加一橫為「王」。』因為「一」那個字,是用杖劃在泥「土」上的。高宗驚服不已。於是再寫一個「問」字。

謝石說:『左看是「君」字,右看也是「君」字。』(那君的上半部與門部左、右單獨分開看,很類似。倘若都共用個「口」,不就成了兩個「君」字了嗎?)高宗不但敬佩,而且驚訝極了,心中直犯嘀咕,甚至以為此人早知他就是皇帝呢。於是高宗又寫了一「春」字。

謝石望著「春」字靜默了半天,喟嘆不已,說:『春日雖好,可惜「秦」頭太重,壓「日」無光。』(春字的上半部與秦字的上半部相同。而皇帝應如「旭日」般輝煌才對,如今卻被壓得黯淡無光……)高宗聽了,為他的明察秋毫而動容,心情激動不安。這當然是暗示奸相秦檜專權誤國之事。

然後,謝石納頭要拜,宋高宗阻止了他,說是微服出遊,諸多不便。高宗佩服他的「袖裡乾坤」,有意要他入朝為官,但謝石婉拒了。

歷代以來,相命、卜卦均有專門的著作與理論根據傳世,而只有拆字到現在還沒有正式著作出現。不管其可信度如何,不管是否是牽強附會的道聽途說,如果沒有對中國文字深入的研究與探討,沒有高深的學問和經驗作基礎,沒有敏銳的反應和縝密的思考邏輯而操此業,那就是自欺欺人!

對於一個讀者來說,能夠借著這些拆字的軼聞、趣談,悠遊於博大精深的神傳漢字里,不但能體會中國文字的深層內涵,還能領悟天道循環的奧秘與善惡有報的因果,而知一飲一喙,無非前定,就能清心寡欲,不忮不求了。從這一個角度來說,看這類文章,也能受惠無窮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被嚴重低估!它不是「弱宋」而是文人和小資最好的朝代
岳飛死後四百年,轉世挖了秦檜的墳?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