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一遍沒看懂,正常嗎?

閱讀一遍沒看懂,正常嗎?

學習編程遇到最大的困難,應當就是閱讀英文文檔了,可能會說看中文文檔不行嗎?確實不行,因為好的教程和問答基本都是英文,所以才會直接去看英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國內決定一個工程師水平高低的是英語水平,所以從一開始就選擇只看英文。

過程確實比較痛苦,就像當年學漢語,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心裡想著這什麼時候算個頭呢?再想想做英文閱讀理解的時候,一個句子裡面有好幾個單詞不認識,即使單詞全部搞懂,但還不能準確知道整個句子的含義,因為裡面有些語法沒有搞懂。

現在的優勢是隨時可以查單詞和翻語法書,可又會有另外一種想法,想當然地認為這種簡單的事情,怎麼還不會呢。當時學漢語的時候,也沒有遇到這麼大的困難啊,這絕對是錯覺,因為當時學漢語的時候,也會經常查漢字和語法書,也肯定會遇到很大困難,只是時間太久遠已經忘記了當時的笨拙,再加上現在已經用的非常熟練了。

現在已經認識到,這種經常查字典和翻語法書是必須經歷的過程,並且還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總會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和不太懂的語法,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面遇到的概率會非常低,但卻永遠不會消失。這個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原則(相當於自己世界的憲法)是設定之後不能觸碰的東西。編程世界裡,自己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只閱讀英文文檔;只用Google搜索引擎。

以現在的水平,遇到的所有問題,理論上都可以通過Google找到答案,但每當在找答案的時候,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即在閱讀文檔的時候,總想快速地將內容全部看懂。尤其是在時間比較緊張的時候,又想快速解決問題,可越著急越看不懂文章的內容。本質原因是現階段閱讀水平比較差,更為不好的習慣是經常快速略讀。

閱讀次數太少,導致理解文章不深入,即使每個單詞都認識,裡面的某個語法不懂,整句話也無法理解。未能做到逐字逐句地反覆閱讀,導致問題不能快速解決,又因為沒能做到認真、仔細反覆閱讀,導致根本無法徹底理解。

這個錯誤是怎麼發現的呢?因為春節放假,節奏能夠慢下來,對於編程中概念又進行總結和提煉,發現還是有不少概念理解地不徹底,導致在理解未知內容的時候,總會出現偏差。現在時間沒有那麼緊,可以慢下來仔細地精讀。(在一開始就應該這樣做的,只是當時未能執行下來)。

為什麼之前沒有完全搞懂呢?一是總覺著時間不夠,想快點解決問題;二是沒有認真自問是否已經全部搞懂。這兩點以後要好好改正。

現在閱讀一篇英文文檔,最少要閱讀三遍才能比較明白知道這篇文章在說什麼,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看個一遍左右就想知道這篇文章說的是什麼,最多也就讀上兩遍,如果看不懂的話,會下意識地認為是作者寫的不好,確實是在自欺欺人。

古人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非常有道理的,以後再閱讀文章,無論讀英文還是中文,即使是閱讀很多遍,務必要讀懂一篇再閱讀下一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行知在路上 的精彩文章:

TAG:張行知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