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焦慮、煩躁與焦慮症

關於焦慮、煩躁與焦慮症

一、焦慮與煩躁

焦慮與煩躁均是一種負性情緒,均能引起我們生理上的一些反應,如睡眠問題、心慌或胸悶等,但焦慮與煩燥不同點在於:焦慮指向於未來,是對未來可能性的擔心;煩躁指向於過去或現在,往往是對過去的事感謝到後悔和對現狀的不滿。

如:王女士總是擔心自己的丈夫有外遇,因為丈夫對自己看他的手機表現出非常的敏感,為這事,王女士在婚姻方面一直缺少一種安全感,一想到這事心裡就堵得慌,這是焦慮的表現。

楊女士的小孩10歲,最近寒假在家,總是一天到晚抱著手機玩,不願幫媽媽分擔日常家務事,作業也一拖再拖,為這事,楊女士有時控制不住就發火,這是煩躁的表現。

二、焦慮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幾乎都有焦慮或煩躁的表現,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我們一生會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喜、怒、哀、樂、愛、憎、懼這些情緒都會通過我們的表情而表現出來,而很多時候,我們都能通過自我調節或時間的因素,逐漸淡化或忘記這些負性情緒,所以不會對我們的生活構成多大的影響。但當這些負性情緒一直持續下去,達到3個月左右仍然無法自我調節出來,這時候我們需要引起重視,如果引起了泛化(即是不由自主地對很多無關緊要的事也產生莫名的焦慮),而且也產生了一定的生理性反應,可考慮有焦慮症的表現。

在心理學中,焦慮症又叫焦慮性神經症,主要表現為發作或持續地出現焦慮、緊張、恐懼,伴有頭暈、心悸、胸悶、呼吸急促、出汗、口乾等植物性神經系統癥狀和運動性不安。焦慮症分為兩種:

1、廣泛性焦慮

表現為與處境不相稱的痛苦的情緒體驗,也稱為漂浮性焦慮或無名焦慮。病人總是提心弔膽,總是莫名地擔心,但又說不上是擔心什麼。經常會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控制不住自己情緒,沒有明確具體的擔憂對象,是一種泛化的焦慮。

2、急性焦慮或驚恐障礙

這種焦慮是突發性的,同樣也沒有具體明確的對象,所以是不可預測的。發作較突然,出現嚴重的植物功能障礙:劇烈心跳,胸痛,咽喉部有阻塞感或窒息感,頭暈,全身發麻或針刺感,呼吸快而淺等。

二、焦慮症形成的原因

1、軀體疾病或生物功能障礙

根據生理與心理相互影響的原理,某些軀體癥狀同樣也會引起我們情緒的反應,如睡眠障礙,長期的失眠與焦慮可能會存在著一種惡性循環。

2、認知因素

長期經歷過一些負性事件,容易讓我們對同類型的事件產生一種負性的解釋,即一種不合理的信念。如:問題擴大化、不好的事總會發生在自己頭上等。

3、應激事件的影響

一些對自己意義重大的事件對自己突然的打擊,也可能造成急性焦慮的發生。

總之,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焦慮的情緒,我們需要及時地調整自己,放鬆自我,當出現一些不如意的事時,需要多角度看問題,以一種從容、淡定的心態應對各種煩惱與焦慮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7種輔食最傷娃,千萬不要給孩子添加,早看不後悔!
有關宮外孕術後的保養事宜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