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心理學:要想自信,你必須告別這三種固化思維

心理學:要想自信,你必須告別這三種固化思維

每個人都有自卑,自卑並不可怕,但是某些時候比自卑可怕的是我們的思維,思維才是最終讓我們無法走出自卑的情結,所以要想告別自卑,首先要學會告別真正自卑的思維:

心理學:要想自信,你必須告別這三種固化思維

心理學:自卑

1、我不行的思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不行的思維其實是一種習得性無助的體現。通常來源我們生活中多次失敗的事實,從而有了心理陰影。比如多次考試不及格,或者遇到別人的嘲笑,內心再通過不斷加強的自我暗示就非常容易形成「我不行」這種思維。

說我不行,主要是由於沒有找到自我存在價值地方,尤其是與周圍人對比,就更容易陷入到情緒低落中去,這與我們的教育也息息相關,在標準化的教育環境中,以成績論英雄,常常讓那些成績不好學生失去了 自信。我們必須要明白,學習成績只是反應我們自我一小部分。所以要想告別我不行的思維,首先就必須從自己生活中去找到自己曾經擅長的事情,把自己所擅長事情做到比周圍人更好一些,就會擁有自信。

比如我們所熟悉的三毛女作家,她自己其實在學習上數學是非常糟糕的,但是她的特長就是寫作,因為寫作把她從深深的自卑中解救出來,讓她獲得了自信,所以自卑的時候,告訴自己這方面不行,並不代表你其他方面不行。

我們要記住的是,上帝關閉了一扇窗,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而我們需要是睜大眼睛隨時審視上帝給予我們的機會。

心理學:要想自信,你必須告別這三種固化思維

心理學:自卑


2、我害怕的恐懼思維

自卑的第二大原因就是內在恐懼,內在害怕恐懼是剝奪我們自信的第二大因素。很多人患有社交恐懼症,其實就是內在恐懼。而恐懼其實主要是來源我們內在的無知與自我的狹隘。害怕與恐懼思維常常讓我們失去了許多機會,也讓我們停留在現在不敢進步,

杜月笙曾經也是一個很膽小的人,他本來之前只是上海灘的一個很小的混混,既沒有背景也沒有實力。他後來之所以能夠躍遷成為黃金榮的左膀右臂,其實是他在闖蕩過程中發現一個秘密,有次在遇到一個劫匪面前,他無意中發現,其實所有人都恐懼,但是只要你表現的比對方勇敢一點點,其實就能震懾對方。杜月笙發現這個秘密後,也是他開始能做老大的原因,因為他洞察了人內心恐懼的根源,而且也懂得駕馭的方法。而這也是我們常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道理。

而要告別內在的恐懼,其實就是告訴自己勇敢一點點,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強大的,我們必須明白,所有人變成強大的過程其實都是從弱小開始的,所以自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害怕的情緒困擾糾結,而不敢嘗試。

心理學:要想自信,你必須告別這三種固化思維

心理學:自卑


3、都是我的家庭環境原因

告別自卑的第三個思維是重新認識你自己家庭環境。許多人自卑的原因要麼就說自己出身農村。這其實是一種刻板印象思維。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知道,每個人都無法接受改變自己的家庭。原生家庭雖然對我們影響重大,但是心理學發現,我們的大腦其實是可以重塑的,我們並不是不可以從童年與家庭環境中走出來。

大腦重塑就是來源心理學提及的情緒心智模式,它告訴我們通常事情的發生都是中性的,而事情對我們的影響大小則來自我們的情緒解讀。比如出身農村家庭,很多人就認為自己沒有視野,沒有機會,但也有很多農村裡面出身的人膽大,能吃虧,能幹事,不同的解讀方式帶來截然不同的心境狀態,帶來也是自我生命的改變。

所以只要你能意識到大腦是可以重塑的,任何事情發生都有兩面性,你就可以從自我原生家庭中解放出來,而是重新選擇對自己負責,重新認識你的父母,重新認識事件對自己價值與意義,而你就能逐步變得強大,自卑也就逐步會消失。

要想自信,所以我們必須告別自卑這三大思維,我不行,我害怕,我的家庭出身不好,這些都不是你決定你生命的關鍵,影響你人生其實是你選擇解讀的方式與你內在的思維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