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

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

漢末之後,天下大亂,魏蜀吳三國鼎立終歸於晉。但西晉驕奢淫逸,腐化現象太嚴重,沒多久就出現了八王之亂,而後五胡亂華,隨後十六國時代、南北朝時代,國家混戰不休,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8年之後又滅了南陳。國家才趨於統一。但是到了兒子隋煬帝時代這樣的情況又重演了。苛捐雜稅逼得老百姓不斷造反,618年,太原的李淵藉機稱帝,建立唐朝,而後不斷統一各割據政權。直到貞觀二年,這場統一的戰爭才算結束。隨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穩定的發展時期。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高宗時期「貞觀遺風」,武則天時代「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退位之後雖然高層的變動頻繁,但是對老百姓還是沒什麼大影響的。唐玄宗繼位之後,走馬任姚崇,採納「十事要說」,焚燒華麗服裝以示勤儉治國。經過一段時間的勵精圖治,終於出現了大唐時代的巔峰時刻——開元盛世。到了天寶年間,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可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盛況空前。

不可否認,唐玄宗是一個明君,他把大唐王朝,把中國帶到了一個巔峰時代。但是他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慾,和我們普通人一樣「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無上的權力和享樂集於一身,誰也不能保證一輩子都這麼勤勤懇懇。到了天寶時代的唐明皇便是如此。

由於安定繁榮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後,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給宰相李林甫處理。李林甫對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卻利用職權,專橫獨斷。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任宰相,更是排斥異己,貪污受賄,使政治日益敗壞。加上當時土地兼并劇烈,貧富懸殊嚴重,政治、經濟、社會漸呈衰敗之象。

原來玄宗因對外開拓,在邊境駐以重兵,設立十大兵鎮,以節度使為最高軍事長官。節度使領若干州,權力很大,初時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後往往入朝拜相。天寶以後,李林甫為了鞏固本身權位、堵塞邊帥入相的路徑,藉口文官不懂軍事,多用胡人擔任節度使。結果給胡人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的機會。

安祿山「本西北雜胡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民族的。貌似忠誠,生性狡詐。為了討得唐明皇歡心,就在朝見時故意裝傻。拜比自己小很多的楊貴妃當乾媽。後來在朝見的時候先拜楊貴妃後拜李隆基,大臣責怪他他卻說「胡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這樣就得到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寵信。安祿山是個大胖子,如果按現在的體重換算的話,應該有差不多300斤。有一次在朝堂上,有人問「你這肚子里裝的什麼」,安祿山回答道:「我肚子里什麼都沒有,只有對陛下的一顆忠心。」這些花言巧語把唐明皇徹底穩住了,由於得到玄宗和楊貴妃的歡心,安祿山自己身兼了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使。

由於安祿山兵權太重,引起了很多人的擔心,前前後後的很多宰相,包括張說、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等等人都看出,安祿山將來必反。而且張說、張九齡,甚至包括李林甫這個奸相在內的這些宰相都想方設法去避免這次造反,以至於有一次安祿山見李林甫之後甚至一身冷汗。

儘管這麼多宰相都告誡唐明皇,但是他就是聽不進去。而且楊國忠為了在皇上面前顯示自己說得正確,還故意逼安祿山。最後安祿山於公元755年,以討楊國忠為名,自范陽(今北京附近)率兵南下,很快就攻佔了洛陽,自稱大燕皇帝。第二年,唐軍在潼關潰敗,安祿山便長驅直入長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隨行的將士在憤怒中殺死了楊國忠,又逼玄宗絞殺楊貴妃,才肯繼續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時,太子李亨逃往靈武(在今寧夏境內),在郭子儀、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將領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為唐肅宗。

後來叛軍內部發生分裂,安祿山為兒子慶緒所殺。唐軍聯同回紇援兵乘機反攻,收復了長安和洛陽。不久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殺安慶緒,重新攻陷洛陽,也稱大燕皇帝,後又被兒子朝義殺害。於是唐朝再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自殺,這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才告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擷英 的精彩文章:

白起如何誘發並控制了長平之戰?
中國第一個寫檢討書的皇帝

TAG:史海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