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我要做相親狗

今年,我要做相親狗

PS:本篇文章的音頻跑去和年初二的炮竹玩了,忘記回家。一首the truth that you leave也很合適搭配文章享用哦!

不久前在《非誠勿擾》看到一個問題:同學聚會,你最討厭聊什麼話題?

·婚戀話題:你這麼大了,還沒遇到合適的對象嗎?

·前男友話題:你知道你前男友,現在怎麼樣嗎?

·已婚人士表白:你都已經結婚了,再跑過來表白說:你當年是我的夢中情人。

·姜振宇:我特別討厭吹牛的。

過年是同學聚會的高峰期,同齡人之間無論是出於真誠關心還是戲精鬥法,都很難躲過這個世紀話題。

其實不是不渴望幸福,而是緣分未到情路不順,看社會新聞就知道, 今年的相親市場也不會是風平浪靜的一年。

年前那個問「我是在和誰相親」的小伙:

那個結婚要求300萬房子的蕭山女生:

那個穿特步相親被拒絕的男生:

那些拿著傳單在公園給孩子做地推的大媽大爺……

好像都在拷問現在的年輕人——你為什麼找不到對象?

01

多少歲是相親臨界值?

A我自己有能力賺錢養家,把自己收拾好了再結婚,30歲也不遲;

B我剛畢業,22歲,也不是很著急,有合適的可以先交個朋友;

C我26歲,現在的生活很穩定,卻一直談不到一個心儀的對象,反而有點苦惱;

D我研究生畢業後,在工作崗位上打拚了幾年,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已經過了該談戀愛的年紀,現在考慮上一些交友節目找個對象;

E我讀大一的時候就開始相親了,家長介紹的對象都挺靠譜的,有個不錯的男孩子,兩年之後我們在一起了,現在感情挺好的。

F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相親吧,我是相信緣分的,不用去強求一些什麼,相親,總覺得太現實了。

不著急結婚,卻渴望陪伴,是這個社會十分普遍的現象。

英國國家統計署的數據顯示,1973年到2013年這40年間,英格蘭人和威爾士人的首婚年齡推遲了近8歲,其中男子首婚年齡為32.5歲,女子則是30.6歲。

這是因為青春期的定義和從前相比發生了變化,有研究認為:從前19歲就被視為成年,而現代人青春期的跨度是從10歲到24歲,身體持續發育、接受教育時間更長、社會文化改變等因素都將促使一代人的青春期延長。

經過近十年社會輿論和教育水平進步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父母認同「不這麼早結婚」的觀念,願意放手空窗幾年,讓孩子自由去選擇和戀愛。

實在比較著急的父母也不再直接把人家閨女往家門領,而是問對方要一張照片,互相留個微信,看看孩子們聊得怎麼樣,讓他們順其自然地發展。

父母孩子之間和解了,父母也不催自家孩子結婚了,卻出現了許多主動相親的年輕人。

朋友介紹、微信相親、節目相親、甚至參加黨組織的公益相親活動,各種相親交友形式覆蓋下來,說到底,幸福的婚姻依然是每一個人最真實的嚮往。

02

現在的人相親更在意:相互成全

70後相親有三寶:戶口本、房產證、畢業證;

80後相親有三寶:房子、職業、性格;

90後相親:三觀、興趣、生活方式。

90後相親,更傾向一種新的趨勢:相互成全。成長環境更為優沃,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更加獨立自信,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穩定的薪水,使這一代年輕人對於物質層面的要求低於以往,更看重精神上的契合。

他們大多人相信佛系,甚至認為我們的社會發展出現了一點固化,開始意識到:你要爭,也不一定爭不到啊,活得順心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們想找的伴侶多少也帶有一點養生的味道。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A同學

我不想找一個愛吃肉卻不運動的男孩子相伴一生,我希望我的伴侶注重健康和養生,一起慢慢地變老,不要生病和疾苦。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B同學

以前有想過要買怎樣的房子,最好對門住的就是一個年紀相仿、單身的女孩子,現在我發現了,會自己買房的女孩子,永遠不會和我「門當戶對」。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C同學

我身邊有好幾個同學都結婚了,但似乎過得並不快樂,每天都在為了生活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如果沒有遇到真正適合的人,我情願不這麼早結婚。

馬薇薇在《奇葩說》上曾引用羅賓·威廉姆斯的一句話:「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不是孤獨終老,而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情人節那天,微博發起「你為什麼單身」的話題討論,有位網友這麼回答:

生命如果不能浪費在我所喜歡的人身上,那我寧願把生命浪費在自己身上。我寧願寂寞擁抱我,讓我沉浸於一個人的美好孤獨之中。我不願去碰觸那些我不喜歡的身體,去回應那些我毫無感覺的詞句,去擁抱那些我從未為之心動過的靈魂。

他也許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婚戀態度。十年前相親,沒有人會提「靈魂伴侶」這個詞。今天的相親,雖然也不講這麼老土的詞,但「三觀一致」、「在一起舒服開心就好」正是回歸了這個古老的命題,也讓雙方的感情更接近真正的愛情。

當代年輕人渴望愛情,更珍惜真心。其實他們相親沒什麼具體標準,相親不再是為了談條件,愛情才是相親的最終歸宿。

03

那些無法忍受的相親體驗

據研究,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之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如果你在相親的第一面就想把對方掐死,只能送你三個字:斷、舍、離。

雖然現在年輕人相親經常是先微信再見面,但見面吃飯約會依然是成功與否的核心關卡。也有一種說法叫做:我以前是沒有什麼擇偶標準,直到我見了你,我告訴自己,你這種人我不能要。

一次去相親,氣氛冷場,男方就跟我說:「你看旁邊桌那女的好醜啊。」

「那是我姐。」

「不好意思,你們長那麼像,我應該猜到的。」

關愛智障人人有責,但我不想負這個責。

我相過一個女的,她約了一家高級餐廳,全程和我說的話不過10句,點了一大桌菜,吃不完的打包再帶走,最後不忘和我說一聲:「我們不合適。」

後來我也不想說話了,就當吃豪華工作餐吧。

出來吃,遲早要還的。

一次去相親,對象35歲,本以為成熟的男人已經懂得人情世故了。

剛見面沒多久他突然說:「如果你覺得不合適也沒關係,我是賣XX的,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聯繫我。」

原來找對象也可以順便拉業務,這一波,你真不虧啊。

上次被逼得不耐煩,終於和一個遠方親戚去相一個女生,見面了才知道,相親的對象居然是我前女友。

「你好,我是XXX。」

「你好,我是XX。」

……

有些尷尬是無法被化解的。

有的飯吃進心裡,有的飯吃進肚裡,有的飯吃完想吐出來。糟心的相親飯還不止這些,有的人相親就是為了等上菜:前一秒感嘆從前車馬郵件慢,上菜遲到了兩分鐘卻忍不住要罵娘,這種「真性情」難免讓對象避而遠之。

「再晚,也要嫁給愛情。」是這一代人不將就的縮影,遇見讓自己心塞的人,多半不會像老一輩那樣將就著相處。

如果給你一分鐘時間想想,假如你要相親,你要考慮的條件有哪些?

性格、家庭、經濟、價值觀、興趣、長相、學歷、工作、健康、年齡……

如果限制只能選三項,又會考慮哪三項呢?

有答案才能有方向,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應該要問自己:我最看重的是什麼,我的底線和原則是什麼,然後守好這兩條線。

關於愛情,有另外一種演算法:

愛是1,不愛是0,不是很愛是0.5。

1x1=1,那就是愛,1x0=0,那就是不愛,0.5x0.5=0.25,那愛就少得可憐。

相親是為了以後有相愛的可能,如果只有相處沒有愛,無論經歷多少次,都不會改變單身的事實。

04

相親成功的兩門必修

如果說家庭、出身、財產這些硬性條件是不可控的因素,那麼從哪些軟性條件著手相親的成功率更高呢?

一、好看的皮囊

顏值=長相+氣質。

之前有一個熱門話題:「如何應對家裡的催婚?」答:「好好保養,讓大家以為你還是個孩子。」

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你的臉反映了你的生活經歷,以及,你的生活態度。

但是不是一定要有張年輕的臉呢?不一定,根據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有良好氣質的人也能贏得好印象,無論是微笑,還是有禮貌,都是簡單有效的好方法。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發現了著名的「首因效應」,指人際交往中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頭腦中佔據著主導地位。

相親的第一面,把自己收拾乾淨了,有禮、謙遜、把對方看在眼裡、放在心裡,一般會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我的一個朋友,用了整個下午的時間,把5年的相片全翻了一遍,就為了選出一張相親的照片,心理戲份比誰都多,但我依然覺得這樣的女孩很可愛,她不會逢場作戲,如果去,就一定會認真準備,這樣的女孩更值得珍惜。

二、有趣的靈魂

網易雲音樂《陪你度過漫長歲月》中有一條留言被印在杭州地鐵上:

如果有一天,我有機會碰上喜歡的男孩子,願意一起過一生的男孩子,就用這首作婚禮背景曲吧。關於愛情,關於婚禮,我什麼都想好了,你要快點出現才好。

有人說:過了珍珠奶茶的年紀,讀懂慢慢生活的意義。

有人說:光,落在時間歇腳的地方,才有了時光。

有人說:你的小生活,都是值得記錄的大事件。

也有人說:人活一輩子,就應該走走心。

金玟岐在《歲月神偷》里唱:「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好的壞的都是風景。」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平淡的生活也可以刺激,甚至逼迫青春、理想與感動,不那麼快從生命舞台上謝幕隱退。

一個有趣、暖心、熱愛生活的靈魂,能穿透皮囊看見人心柔軟的善良,和這樣的人相處,很容易讓人重新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

當愛情還未到來之時,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養成一個有趣的靈魂,總有一天,會有人發現你的美。

很欣賞這位22歲女生的態度:大方、自信、有趣。

@寶寶的少女心

一個人也可以走走停停,但我更希望一路風景有你同行。

05

揭開「相親」的標籤

《戀愛先生》里有句台詞:這年頭感情真的是又廉價又金貴,廉價是因為這愛都能用做的了,誰還好好談,但是金貴也正在於此。這位戀愛先生拉客接活的唯一標準是:真愛。

相親,只是披著相親的外衣,實質上依然是在尋找真愛。

三年前,一位平淡無奇的男嘉賓上了《非誠勿擾》的舞台,女嘉賓們嫌他空有理想,而沒有現實基礎,被團滅,三年之後,他坐擁35.9億資產,被稱為「財經界的許志安」,不知當年那22位嘉賓腸子有沒有悔青?

社會上依然有許多人把物質條件當做相親的第一要素,但相親不是工業化生產,更不是流水線檢測優劣產品,相親是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只有試著接觸和交心,才有可能發現那個適合自己的人。

好朋友經她姐姐介紹,認識了一個男生,比她大4歲。男生顯然是相親過很多次了,上來直接擺存款、房子和車。朋友想找的是合適一起過日子的人,而不是一個有錢卻無趣的人,第一天差點把男生拉黑了。

直到後來他們約著見了一面,才發現對方不是她想像的那樣子,他只是習慣面對面有溫度地表達而已,實際上是一個內心溫柔豐富的人。朋友感慨道:因為這該死的財務流程,差點錯過一個值得相守的人。

相親就像一把篩子,如果用篩沙子的空隙去篩選黃豆,最後換來的就是一場空。

許多人在相親的時候會把各種人標籤化:有錢、有才、有顏、有愛……對相親這件事有著先入為主的偏見,其實,相親最大的標籤就是「相親本身。

願天下單身汪揭開標籤,回歸真心,早日脫單~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動派DreamList 的精彩文章:

「我最喜歡看你大口扒飯的樣子」

TAG:行動派Dream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