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家國情懷哪有好家風

沒有家國情懷哪有好家風

人物簡介

閻真,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曾在天涯》《滄浪之水》《活著之上》等。

十多年前,我發表了小說《滄浪之水》,寫的是環境對人的強制性同化,人在現實面前,除了順應,別無選擇。但後來我想,如果每個人都順應環境,那還有誰去堅守一點什麼,去做一個好人、一個君子呢?所以我又寫了另一本小說《活著之上》。這本小說的主人公一直堅守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雖然工作、生活上的遭遇充滿坎坷,但在迷惘和掙扎中,他依然堅守良知。這就是小說的名字所表達的意思——知識分子除了活著,還應當有「活著之上」的部分,應當堅守某種信念,應當有家國情懷。

《禮記·大學》中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因此,具有家國情懷的知識分子,首先應該做好自己,這是一種責任。而在我們傳統文化中,也有很多關於責任的表達:孔子所說的「君子喻於義」,即古代的君子把道義當作自己的生存原則;范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是把整個天下都當作自己的價值目標。當代知識分子,更應該堅持這樣一種責任感,具有更高的人格標準,堅守法律和道德底線。

《雙城記》中有這樣一句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從生活條件這一點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好的時代。但從精神層面來說,人們追求財富和利益的動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而精神追求的動力則有所下降。這其實是辜負了這樣一個好時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應該有更多的條件和能力來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對於社會而言,家是每一個組成單位。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和對底線堅守離不開優秀家風的熏陶;全社會追求精神財富的動力也源自每一個家庭對於真善美的追求。

家風和家訓,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學說影響深遠,滲透到很多家庭中間,成為這些家庭的倫理原則和道德準則,經上千年至今依然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孔子學說的影響下,形成了很多如《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這樣知名的家風家訓。而對於個人而言,父母則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孩子生下來並不具備任何道德原則,都是父母教的,所以家風家訓首先是從父母那裡來的。

我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師,家教非常嚴格。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在一家單位的池塘里釣了一條魚拿回家,因為怕被父母責罵,就將魚藏在廚房裡,後來還是被母親發現了。她狠狠地罵了我一頓,還責令我將魚還回去。

這雖然是件小事,但對我影響很大。在成長過程中,我從來沒對錢財表現出特別的執著。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懂得了「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道理。後來,在國外求學的三年里,我當廚師、清潔工、廣告派送員、塑料廠工人,吃了很多苦,經受了很多磨礪,可就在綠卡唾手可得的時候,我卻毅然決然放棄機會,選擇回到祖國。現在想想,這些都是源自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過於寵溺,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驕縱心理,習慣性地以自我為中心,長大之後,也容易讓身邊的人「敬而遠之」,實際上是害了孩子,這種家風是要不得的。

在當今社會重提傳統文化,弘揚優秀的家風家訓,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從家庭層面來說,良好的家風家訓能夠給孩子從小樹立一個好的規範榜樣。而從社會層面來講,良好的家風家訓則有助於培育廉潔風氣。

從很多現實中的案例不難發現,很多官員的腐敗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們的家庭,因為家庭內部的腐蝕,將他們推上了一條不歸路。相反,清廉的家風家訓,則有助於防微杜漸,從源頭上遏制腐敗。對父母而言,廉潔就是最大的孝順;對妻子而言,廉潔就是最大的尊重;對孩子而言,廉潔就是最好的榜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谷歌雲TPU全面開放:每小時6.5美元限量租用
美2019年國防預算或增至7160億 較今年增加逾7%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