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戲精攜名帖給大家拜年hhhhh

戲精攜名帖給大家拜年hhhhh

高陽台·除夜

宋 韓疁

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頻頻聽更漏之聲,又重新點起紅燭,突然想到年華飛逝,如東去流水,滾滾驚心。告別舊歲,迎接新春,然而新的一年又有幾刻?如今我年老體衰,哪裡還能如往日那樣通宵暢飲。(冷笑)。為了等待新年不忍入睡,卻怕寒氣入侵。還是只得放下酒樽,致謝那梅花,伴我微吟。

鄰家的姑娘已試穿了春妝,蜂腰形的翡翠,燕股形的寶釵橫金。春風引起人們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難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盡情地遊樂吧,趁著現在大好的光陰。恣意地去眺望登臨吧,觀賞那殘雪未消的玉色樓台,遊覽那斜陽輝映的美麗園林。

祝大家即便過得像上闋一樣艱難,新的一年也要換上春妝像下闋一樣歡脫

還有就是,,人又老一年就減少熬夜吧:)

《隸七言聯》中的年

春節前這兩天聽到最多的一個字大概就是「年」了,盯著一個字看久了就覺得好像不認識這個字了,盯著一個人看久了也覺得好像不認識這個人了。於是在這兩天聽了太多的「年」之後,我好像不知道它是什麼了,或者說我從來也沒有知道過,於是有了一個追根溯源看看它到底是個什麼鬼的衝動:

秊,穀孰也。從禾,千聲。《春秋傳》曰:「大有秊。」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上說:年,表示禾穀成熟。字形採用「禾」作邊旁,「千」是聲旁。《春秋傳》上說:「大有收成。」

千,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遷」的本字,表示遷移。年,甲骨文(禾,代穀物)(人),表示農人載谷而歸。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將「人」寫成形旁兼聲旁的「千」(遷移),表示搬運收割好的莊稼。造字本義:動詞,將收成的穀物搬運回家。篆文承續金文字形。隸書將篆文的寫成,將篆文的寫成。楷書將隸書字形中的「禾」與「千」連寫,變形較大,至此「禾」形與「人」形消失。秋冬穀物收成叫「年」;秋冬穀物欠收叫「歉」。

原來最早年只是遷移穀物,後來它演變為了是收成,進一步變做是時間,甚至是壽長,是命。那麼,如果有人問我們命是什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那是壽長,是一段時間,它由你一生的收成組成,而在收成成為收成以前,它只是一些物的遷移和搬運。於是,命不過就是事物(當然,這其中有物質性的也有精神性的)的位移和累積。王羲之說:「死生亦大矣」,而所有的「大」,不過就是這些微小點滴的匯聚積澱而已。

後來我又想去歷代的名帖里找一找各位書法家都把它寫成了什麼樣子,表達了什麼心情:

趙佶《小楷千字文》

文徵明《行草千字文》

董其昌《草書千字文》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智永《真草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余成歲,律呂調陽。

——《千字文》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於混沌蒙昧的狀態中。太陽正了又斜,月亮圓了又缺,星辰布滿在無邊的太空中。寒暑循環變換,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秋天收割莊稼,冬天儲藏糧食。積累數年的閏余並成一個月,放在閏年裡;古人用六律六呂來調節陰陽。

在《千字文》中寒來暑往周而復始是這樣的神奇又是這樣的尋常,每一「年」平淡得讓人覺得溫柔,其客觀性又令人怖畏。

王羲之《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蘭亭集序》

與我們相隔一千六百多年的那個暮春,在王羲之筆下卻是活生生的,近在咫尺的一次盛宴。我常在想,「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當王羲之在酩酊中寫下這句的時候他是不是就在想,這一天終將遠去,遙不可及,於是他才更要在文章的開篇認認真真記下這一「年」、這一刻。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蘇軾《寒食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蘇軾《寒食帖》

蘇軾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作了二首五言詩,被貶的三個春秋對蘇軾來說應該是極漫長的一段時日了,年年欲惜春,今年又苦雨,每一個年字都那樣地難挨、無奈。而時間的流逝又是從不間斷的,時間如流水逝去,「年」在這裡最是無情,最是漫長,也最是飛快。

米芾《適意貼》

五十千與宗正爭取蘇氏《王略帖》(旁註:右軍),獲之。梁、唐御府跋記完備。黃秘閣知之,可問也。人生貴適意,吾友覷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一旦光照宇宙,巍峨至前,去一百碎故紙,知他真偽,且各足所好而已,幸圖之!米君若一旦先朝露,吾兒吝,萬金不肯出。芾頓首。

——米芾《適意貼》

想來若有一心愛之物「十五年不入手」,那定是每一年都有365次的輾轉難眠。然而十五年後回首想來又算得什麼,無論得與不得,心有所愛總好過一片荒蕪。

若是愛上什麼人或物十五年不得,那便輾轉著度過十五「年」好啦。

黃庭堅《苦筍賦》

余酷嗜苦筍。諫者至十人。戲作苦筍賦。其詞曰。僰道苦筍。冠冕兩川。甘脆愜當,小苦而及成味。溫潤稹密。多啗而不疾人。蓋苦而有味。如忠諫之可活國。多而不害。如舉士而皆得賢。是其鍾江山之秀氣。故能深雨露而避風煙。食餚以之開道。酒客為之流涎。彼桂玫之與夢永。又安得與之同年。蜀人曰。苦筍不可食。食之動痼疾。使人萎而瘠。予亦未嘗與之下。蓋上士不談而喻。中士進則若信。退則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頑不可鐫。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為醒者傳。

——黃庭堅《苦筍賦》

這篇大概在說,我酷愛吃苦筍,它雖然苦但是有味道,猶如忠諫能使國家興旺,那些不苦而受人們歡迎的普通食物怎可與苦筍同「年」而語(不可相提並論)。

「年」在這個自帶光環顯得矜持,同年而語成為了一個區別身份的標準,於是新年中的每一天都要小心翼翼度過呀,否則怎麼配與諸多美好一併被錄入這「年」當中呢~

其他一些名帖中的「年」~

孫過庭《書譜》

《曹全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唐寅《落花詩冊》

李斯《嶧山刻石》

《城隍廟碑》

最後總結了下丁酉年下在這裡的文章

1.紅樓夢

最初建公眾號單純想寫一些關於紅樓的文章,後來零零散散各種文章寫多了,就單起了一個分享《紅樓夢》的公眾號:

2.意趣集

看看往期《意趣集》

3.寫了一些關於喝茶的:

看看往期《啜苦齋》

4.有一些通感

看看往期《加法簿》

5.讀了一些詩(主要過嘴癮)

還有…好多……誒呦不總結一下都沒發現我在過去一年有這麼無聊:)

橐tuo爚yue : 意為風箱

天地間如一個大風箱

來來回回的風 在來來回回的吹

內部虛空卻不會枯竭

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追求意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橐爚 的精彩文章:

TAG:橐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