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少數民族的「春意」表達

少數民族的「春意」表達

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春節不僅是漢族的主要節日,少數民族也有著過春節的習俗,他們的慶祝方式讓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顯得更為五彩斑斕,春意濃濃。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

|記者:尤蕾

在中國的五行之說中,水火相剋。然而,有那麼一天,水火卻可以「並存」。那就是春節,無論水還是火,都寄託著少數民族對來年希望的熱切表達。

生活在中國北方水草豐茂的內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對於火有著別樣的崇拜。事實上,這並不難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中找到依據,人類祖先最早對於大自然的崇拜就是把火送上神壇。火給了最初的人類以溫暖,烤熟的食物讓他們告別了茹毛飲血的原始蒙昧,擁有了健康的體魄和更長的壽命。作為一種集體潛意識一般的存在,「祭火」,至今仍是蒙古族春節中有著特別意義的儀式。

蒙古族通常從臘月二十三傍晚時進入一天中的最高潮——祭火。根據史料記載,祭火隨薩滿教傳入,在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後形式有所改變,蒙古族人將羊胸脯肉連同白色哈達、肉米粥、黃油、酒作為祭品,由長輩點燃9個小燈,並將祭品投入旺火中燃燒,口中吟詠讚詞,祝福全家人生活幸福。火,在蒙古族的文化中象徵著一個家族的興旺。通常,燒完祭品後,全家再一起進餐,有的人家還會把剩餘的祭品分給親戚食用。

對於勞動人民而言,水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等一切美好願景的圖騰。在一些彝族聚居地區,大年初一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他們將一碗水和前一天的水比重量,如果新年的水比較重,就意味著新的一年雨水充足。

布依族從除夕之夜開始全家便通宵達旦地在水塘旁守歲。天一亮,姑娘們就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白族也有類似的新年習俗,青年男女都會在子夜過後就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來臨,全家還要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願日子比蜜甜。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55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歌舞,他們喜歡將日常生活、勞動場景、風俗習慣等抽象化,以肢體語言的形式表達喜怒哀樂。

土家族在春節會跳起「擺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回溯過去,土家族在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掛三籠帳子,帳內掛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後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帶頭搖擺吶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後再跳舞。現在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武術等。

在春節到來之前,彝族聚集區的人們要在村子裡選人扮演老虎。被選到八隻老虎裡邊的年輕人或是壯年男性,都是很自豪的,八名身強力壯的漢子作為八隻虎,其中七人披上用氈子紮成的「虎皮」,在臉上、手臂上、小腿上用紅、白、黃三種顏色畫上虎紋,裝扮成虎的模樣;另外一人為虎頭,虎頭的著裝與其他虎有區別。另外還有身披皮氈、頭戴草帽的兩個人扮「山神」;穿黑衣、臉上畫成貓面的兩人扮「貓」;加上四名身穿黑衣的敲羊皮鼓的鼓師和敲芒鑼的一名鑼師,這17人便組成了跳虎的隊伍。在一系列祭祀活動中,跳虎隊伍要不斷重複老虎開門、老虎出山、老虎找伴、老虎找食、老虎搓腳、老虎勾腳、老虎擺尾等反映彝族原始先民生產生活的一系列舞蹈。

舞獅,也是一些少數民族表達情感迎接新年的方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苗族的「百獅會」。

每到春節,苗胞舞著近百匹或數十匹獅子云集傳統的村寨或集鎮,敲鑼打鼓,放地銃、打火槍,有迎獅,有盤獅、考獅、搶獅、獅子登高等內容,充滿著濃郁的苗族風情。

在廣西西部壯族人則會在春節時舞牛,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跟著的是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此外,還有敲鑼打鼓的,領唱春牛歌的,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歌聲笑聲。

舌尖上的創意

「福」在口中食物,不需要編故事,本身它就是一種文化。

也因此,「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時,家裡的味道更是攪動舌尖的味蕾,從而直擊內心的思鄉之情。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故事,食物,就是最生動的講述者。

發源於黑山白水之間的滿族,一直以來,對於民族飲食有著固守的堅持。春節前,滿族人會做本民族傳統糕點薩其馬,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做成的薩其馬為過新年烘託了紅火的氣氛。

另外,滿族人在大年三十會全家圍坐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徵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煮餃子時,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來了嗎?」其他人同時回答:「起來了!」他們把餃子從鍋底浮起來比作日子起來了。然後讓小孩爬到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個高」

在寶島台灣,高山族的春節飲食也別具一格。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另外,過春節時,高山族人有吃「長年菜」的習俗,所謂「長年菜」就是「芥菜」,有的家庭會將粉絲加入其中,討個長命百歲的好彩頭。

無論哪一個民族,即使他們慶祝春節的方式不一樣,也都有著共同的心愿,濃縮成一個字,就是辭舊迎新之時貼在門口的「福」。

傣族:甩糠包收穫愛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遊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侗族:蘆笙會載歌載舞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達斡爾族:食物拋入火堆祈禱安康

達斡爾語稱春節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掃庭院,在大門的正前方用雜物和家畜糞碼成一個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後,輕煙繚繞,到處籠罩著節日的氣氛。老人們將大塊的肉、饃、餃子等食物拋進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穀豐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並進行各種辭舊迎新活動。

佤族:互贈芭蕉團圓和睦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賀,特別要向寨子里的長者拜年。拜年時,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徵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黎族:獵物人人有份

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時,先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分,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哈尼族:盪鞦韆步步高升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準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納西族:講述民族故事

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 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說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繡球》、《凰舞》等。

維吾爾族:特色美食招待親友

在新疆的維吾爾族人,將本民族最喜愛的抓飯作為慶祝春節的大菜,他們用大米、羊肉、葡萄乾等做成金黃油亮的抓飯,與親人共享團聚。當然,用麵粉、羊肉、洋蔥等做成的「匹提爾芝達」(包子),用帶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麵糰抻成的「蘭曼」(抻面),以及酸辣可口的「曲曲爾」,「艾西姆桑扎」(圓盤饊子)、「沙木波薩」(炸子),「卡依克」(花色炸食),等等,都是新年期間最常出現在餐桌上招待親朋好友的美食。

《小康》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哦。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小康網 的精彩文章: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比特幣再大挫破9千美元 嚴厲監管四面楚歌

TAG:中國小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