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2018年了,青黴素研究還能發Cell?

都2018年了,青黴素研究還能發Cell?

葯明康德/報道

提到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的名字,或許還有人感到陌生,但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為人類健康做出的卓越貢獻——1923年,他發現眼淚等體液中的溶菌酶有殺菌效果;1928年,他發現的青黴素(盤尼西林),更是讓人類進入了抗生素時代,拯救了無數病人的生命。

▲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在抗細菌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圖片來源:By Official photograph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快100年過去了,在最新一期的《細胞》雜誌上,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將弗萊明爵士的兩個重要發現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不過,他們的發現並不是什麼好消息——溶菌酶和青黴素這兩種抗菌殺手,居然會聯手鬧出烏龍,放跑喬裝打扮的細菌。

我們先來說說溶菌酶和青黴素。這兩種抗菌分子都能直接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其中,溶菌酶能促使肽聚糖細胞壁的關鍵部分發生水解,破壞細菌的細胞壁;而青黴素作為β-內醯胺類抗生素的一員,能抑制細胞壁的合成。在低滲環境下,細菌會自發吸入外界的水分,發生膨脹,而細胞壁就好像是高壓鍋的「鎖」,防止細菌炸裂。一旦細胞壁發生缺陷,就好像是高壓鍋突然失去了安全保護,細菌自然就會發生漲裂,從而死亡。

▲B. subtilis細菌肽聚糖的合成與抑制(圖片來源:《細胞》)

然而人體組織與培養基不一樣。研究人員們發現,在組織中,細菌往往處於一個等滲的狀態。換句話說,即便它們的細胞壁被破壞了,這些細菌也不大會發生裂解。有意思的是,青黴素等β-內醯胺類抗生素並沒有對此束手無策。相反,這些抗生素能用其他手段防止細菌增長,並讓它們死亡。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和氧化帶來的損傷,或是細胞壁前體通路循環受阻有關。

不過,在經歷了青黴素洗禮、已經奄奄一息的細菌進一步遇到溶菌酶時,居然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改變——在溶菌酶的作用下,這些細菌索性脫去了細胞壁,搖身一變,進入了一種叫做「L-form」的形態。

▲本研究的圖示:抗菌葯並不是越多越好(圖片來源:《細胞》)

先前,紐卡斯爾大學的這支團隊對L-form形態的細菌有過報道。此類細菌沒有細胞壁,因此青黴素或溶菌酶等通過破壞細胞壁來殺菌的方法對其不起作用。而有著此類形態的細菌在人體組織的保護下,還能夠正常生長。研究人員們指出,這也是許多感染複發的潛在原因之一。

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的兩個重要工作已經過去了90多年,每個人都以為我們對它們的工作機理已經摸得很透了,」該研究的通訊作者Jeff Errington博士說道:「但我們的研究帶來了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這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在這方面的理解,知道為什麼一些患者的感染會複發。」

Errington博士指出,這項研究對於公共健康有著重要意義。儘管沒有細胞壁的L-form形態讓細菌看上去比較脆弱,但它們也能因此逃過許多抗生素的攻擊。先前,不少研究人員只是知道此類細菌形態的存在,並不了解它們有多普及。如今,這篇發表在《細胞》上的研究,將喚起人們的警惕,並有望帶來全新的抗菌藥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術經緯 的精彩文章:

破天荒!丁勝教授團隊發現只要激活一個基因,就能誘導出幹細胞!

TAG:學術經緯 |